时间: 民国二十一年,谷雨,“过山风”覆灭一月后
地点: 朱家角“济世”医馆、陆家浜“福寿”膏店分号、左浜镇“百草”药铺、榴莲分舵“百草阁”刑房、苏州河右浜段“迷雾荡”
左浜之地血沃的土壤尚未完全吸收去年的腥气,对岸的阴影已悄然蔓延。盘踞苏州河右浜,与左浜子会曾有千丝万缕联系、实则更为隐秘阴狠的“右浜子会”,终于按捺不住。其三把手“药箱”,人如其名,非以武力见长,却是个用毒用药的绝顶高手,精于算计,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他见黄榴莲在左浜杀伐过甚,根基未稳,便决定不与其硬拼,而是以其最擅长的方式,无声无息地侵蚀黄榴莲赖以维系底层人心和利润的命脉——医药与烟膏生意。
---
第一幕:医馆瘟灾——怪病与流言
黄榴莲接手后重新整顿的“济世”医馆,本是收拢人心、兼做眼线的重要据点。这日清晨,医馆刚开门,便涌入了数十名上吐下泻、浑身起满红疹的病人,症状怪异,郎中也一时难以断症。更可怕的是,其中数名重症者,在服用了医馆开出的药剂后,病情非但未缓,反而迅速恶化,口吐黑血而亡!
“济世医馆开的是毒药!”
“黄榴莲要毒死我们这些穷苦人!”
恐慌与流言如同瘟疫般在朱家角蔓延。死者家属抬尸闹事,乡民围堵医馆,昔日悬壶济世之地,瞬间成了千夫所指的修罗场。虽经弹压,但医馆信誉一落千丈,门可罗雀。经验丰富的老郎中暗中查验药渣,发现几味寻常药材被人用外形极其相似、却含有剧毒的“鬼见愁”和“断肠草”替换了。
---
第二幕:膏店幻灭——**与疯癫
陆家浜“福寿”膏店分号,新进的一批上等“南土”烟膏,被掺入了一种特制的、能致人产生严重幻觉和精神依赖的迷幻药粉。数名老烟客吸食后,不是飘飘欲仙,而是陷入癫狂,有的当街脱衣狂舞,有的持刀砍伤亲友,更有甚者,产生被害妄想,冲击榴莲帮的哨卡。
“福寿膏店卖的是疯人膏!”
“吸了黄老板的烟,要做索命鬼!”
烟馆生意一落千丈,无人敢再光顾。更棘手的是,那些陷入癫狂的烟客成了不稳定因素,牵扯了榴莲帮大量精力去维持秩序。浪里白派人暗中取回烟膏样本,米缸检验后发现,其中混入了西域传来的、名为“极乐仙”的霸道迷药。
---
第三幕:药铺蛀空——劣药与假方
左浜镇“百草”药铺,是榴莲帮控制左浜药材流通的枢纽。“药箱”指使人,将库存的不少珍贵药材,如人参、鹿茸等,用劣质品乃至萝卜雕刻品替换,更在一些常用药材中混入泥沙增重。同时,暗中散播几张精心炮制的、看似对症实则药性相冲、长期服用会损伤脏腑的假药方,专门针对一些慢性病人。
一时间,药铺卖假药、开毒方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讨要说法的病人络绎不绝,药铺掌柜焦头烂额,库存账目与实物严重不符,损失巨大。影子派人核查,发现药材调包的时机和假药方的流传,都指向一个对药材和医理极其精通的人。
---
第四幕:暗影寻踪——药渣与香囊
接连三处产业遭袭,手段阴损,直击要害,非寻常江湖手段。黄榴莲震怒之余,亦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不是打打杀杀,是冲着断我根基来的。影子,去把这只藏在药堆里的老鼠揪出来!”
影子动用了所有资源,重点排查近期所有接触过这三处产业药材、烟膏来源的人员,尤其是那些新面孔或有医药背景的人。暗探在清理“济世”医馆被替换的毒药渣时,发现其中混杂着几片极为罕见的、产自右浜“迷雾荡”一带的“七心海棠”花瓣碎片。同时,在调查“福寿”膏店迷药来源时,一名暗探在码头附近,从一个形迹可疑的货郎身上,嗅到了一种独特的、混合了多种药草的香囊气味,与那“极乐仙”迷药的气味有几分相似。
货郎被秘密控制,未经酷刑,只将那香囊和几包“极乐仙”摆在他面前,他便面如土色。
“……是……是‘药箱’先生……他……他住在右浜‘迷雾荡’……边的……水寨里……那香囊……是他……赏给我的……”
---
第五幕:百草阁审讯——万毒舆与金针渡穴
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情报,必须撬开更核心人物的嘴。影子设计擒获了“药箱”安插在左浜、负责传递指令和药材的一名亲信弟子。此人被送入分舵精心布置的“百草阁”刑房。此房不像其他刑房般血腥,反而像一间药铺,四周摆满药柜,但每一个抽屉里,都不是救人的良药,而是各种千奇百怪的毒物、蛊虫和引发剧痛、瘙痒、幻觉的怪异药材。
刑讯并非拷打,而是“用药”。行刑者本身就是精通药理的暗探。他将那名弟子绑在特制的“万毒舆”上,此舆可调节姿势,暴露不同穴位。然后,行刑者用金针,蘸取不同的毒液或药粉,刺入其特定的穴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