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在店内传开,大家纷纷侧目,想知道这位美食界泰斗会对季家菜品作何评价。
当听到崔老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时,整个店渐渐安静下来。
崔老越说越兴起,忽然对随从道:“取我的文房四宝来!如此佳肴,当有墨宝相配,方能尽兴!”
文房四宝顷刻便至。崔老捋袖执笔,神色极为郑重。只见他运笔顺畅、眉头紧锁,一笔一画都透着十足的认真。他口中念念有词,片刻后,一首赞美酱油的诗终于完成:
秋来酿出黑油香,拌菜烧肉味倍强。
一勺入锅鲜气冒,家常饭里也添光。
题毕,他郑重落下“崔明远”三字,并盖上了印章。
店内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阵压低的笑声——这诗实在直白得像街边童谣,与崔老那“美食泰斗”的身份形成了可爱反差。可笑声过后,众人却纷纷点头:“‘拌菜烧肉味倍强’,可不就是嘛!”“通俗是通俗,但一听就懂,说得在理!”
季知棠原本也有些忍俊不禁,但眼见食客们反而因此更觉亲切,她心头一亮:这朴实无华的诗句,不正是最接地气的活广告吗?
她连忙上前,恭敬一礼:“崔老这首诗,通俗易懂,道尽酱油真味,小店感激不尽!”
“当得,当得!”崔老对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抚须笑道,“小娘子不必客气。这酱油,可还有多余的?老夫要订一些!”
季知棠婉言解释头批产量有限,需等下一批。崔老不以为意,当场预定二十坛,并放下定金。
这一幕被众食客看在眼里,顿时引发议论。有人笑道:“崔老这诗虽不风雅,可句句大实话,听得我都想买两坛回家拌面!”更有人附和:“正是!‘家常饭里也添光’——我今晚就要试试!”
季知棠心中暗喜,这通俗诗句反而拉近了与寻常百姓的距离。她一边收下定金,一边已示意弟弟季知舟将诗作装裱起来,挂在店堂最亮眼处。
果然,那首语言朴实、内容真切的《酱油诗》,成了季家酱油最好的宣传。不少识字不多的食客也能念上两句,口口相传之间,“季家黑油香”的美名,就这么悄然传开了。
崔老不愧是古代美食博主,离去不到一个时辰,季家速食店的门槛就快要被踏破了。
先是县衙的师爷亲自前来,说是知县大人听说崔老盛赞季家酱油,特命他来订购几样小菜尝尝鲜,还特意叮嘱:“一定要用那崔老尝过的酱油烹制。”
接着是县学的山长派书童前来,不仅要订餐,还详细询问那酱油何时能够单独售卖,说是山长想买些赠与远方的同窗好友。
最让季知棠意外的是,几位本地富商也相继派人前来,开口就是“崔老推荐的那几道菜各来十份”,甚至有人询问能否长期订购酱油,价格好商量。
后厨顿时忙得不可开交。季知棠掌勺,姚小星和何氏帮忙打下手,连元宝和满仓都拉过来,跑来跑去地传递菜单。忙得脚不沾地,却都脸上带笑——他们知道,生意越好,他们的工钱和打赏就越丰厚。
季知蘅原本在柜台后帮衬着记账,眼见店里客人越来越多,忙放下手中的笔墨,像只灵巧的小雀儿般穿梭在桌椅间,帮忙招呼起客人。
她年纪虽小,却丝毫不怯场,笑起来眉眼弯弯,声音清脆,自带一股惹人喜爱的活泼劲儿,让一些文人墨客见了不禁莞尔,更愿意与她多说几句。
一位书生打扮的食客见她机灵可爱,便笑着问道:“小妹妹,崔老那首诗中所言的‘黑油’,可是你们家酱油的别称?”
季知蘅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被问到了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她用力点点头,声音清脆又带着几分认真的稚气:“是呀是呀!先生您不知道,我姐姐做的黑油可厉害了!她说一定要在立秋前后做那个……那个用到叫‘豆曲’的东西,还要在大太阳底下晒整整一个夏天呢!崔爷爷说,这样得来的酱油最醇最厚,颜色乌亮亮的,所以大家都叫它‘黑油’!”
她话语间满是对姐姐的崇拜,解释得虽不如文人那般引经据典,却格外真诚生动,带着孩子气的比喻。
这番天真又诚挚的解释,反而比文绉绉的考据更显得真切有趣,引得那书生不由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妙极!妙极!黑油之名,质朴贴切,经小妹妹这么一说,更是栩栩如生!难怪崔老如此盛赞。”
另一边,季知棠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却心花怒放。她没想到崔老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更没想到他题的那首诗会产生如此效果。
姚小星好奇地问:“棠姐姐,那崔老是什么人物啊?怎么他一来,咱们店就突然这么热闹了?”
季知棠手下不停,解释道:“崔老可是当下最有名的美食家之一,听说年轻时在京城做过品鉴,舌头厉害得很。能得到他的认可,是咱们的福气。”
正说着,元宝兴冲冲地跑进来:“东家,好消息!悦来茶楼的掌柜刚才来说,想跟咱们长期订购酱油!”
季知棠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好机会。悦来茶楼是鄞县最高档的茶楼,若是能与之合作,不仅能够扩大销路,更能提升酱油的档次。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元宝,你去回复悦来掌柜,就说咱们目前酱油产量有限,要先满足店内使用。等下一批酱油酿成,一定先考虑与他们合作。”
何氏有些不解:“棠儿,这么好的机会,为何要推掉?”
季知棠认真地说:“娘,您想,物以稀为贵。咱们的酱油现在因为崔老的推荐而名声大噪,若是轻易就大量供应,反而会失了稀缺性。再者,咱们确实产量有限,若是答应了悦来,就可能顾不上自家店铺了。”
何氏恍然大悟:“还是你想得周到。”
忙碌的一天过去,到了傍晚稍事休息时,季家人才得以喘口气。统计下来,仅一个中午,他们就卖出了平日一整天的量,而那三道限量菜品更是早早就售罄,后来者只能失望而归。
季知棠对何氏说:“娘,后厨的压力会更大,我想再请个帮工,您看如何?”
何氏想了想:“确实需要个人手了。我看西街李家的媳妇手艺不错,人也勤快,最近正好闲着,不如请她来试试?”
“好,就请她来。”季知棠点头。
安排完毕,季家上下各司其职,虽然忙碌,却都充满了干劲儿。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