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王一哲和杨曼曼并肩靠在客厅柔软的大沙发上,各自刷着手机。
“热度终于下去了。”
王一哲划拉着屏幕,看到各大平台关于“六家公司招聘”的热搜排名确实跌落了不少,“创业园那边发了通知,说明天开始进出要有限制了。”
“嗯,也该降降温了,今天这场面太吓人了。”杨曼曼头也不抬地应着,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操作着,登陆了公司官网后台。
然而,当她看清后台数据时,不禁感叹:“平台热度是下来了,但我们官网的访问量……还在暴涨。”
“多少了?”王一哲好奇地凑过去。
“官网总访问量已经超过了十亿次。”杨曼曼指着屏幕上的数字,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注册账号人数突破了一千万,完成详细简历上传的,超过了三百万。”
“一千万注册!三百万简历!”王一哲激动地一拍大腿,“好家伙!这就是我们的人才库啊!”
他也拿着手机登陆官网后台,随意调阅起今天新入职员工的个人简历。
看着那一份份光鲜的履历,他和杨曼曼忍不住一边看一边惊叹。
“曼曼姐你看这个,华清本硕,发过顶刊论文的……”
“还有这个,燕大博士,参与过国家级重点项目……”
“今天新招的这五百多人,最次的都是211。”
王一哲粗略统计了一下,咂舌道:
“华清燕大的,都快有两百号人了!这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看着看着,王一哲发现了一个现象:
“曼曼姐,你发现没有,今天新入职的这五百多人,看家庭住址,绝大多数都在农村。”
杨曼曼仔细看了看,点点头:“还真是。”
王一哲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过来,叹了口气:
“也能理解。
家里没背景,自身又特别优秀的寒门学子,在这种就业形势下,反而更难找到特别心仪的工作。
我们这种不看背景、只看能力(潜力)、还给高薪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反而更大。”
他伸手将杨曼曼揽进怀里,语气变得坚定:
“现在人才过剩,这么多优秀的人找不到施展的平台,太浪费了。
我们得尽快在实业上挣到大钱,然后用挣来的钱,大规模招人,搞研究,搞大事情!”
他笑了笑,眼神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带着点憧憬,也带着点忧患意识:
“可控核聚变还没实现呢,人类还有那么多疾病治不好,更别提长生不老了。
我们连太阳系都还没走出去,也没能力在地球外面建个备份家园。”
他顿了顿,感叹道:“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人类啊,还远没到可以躺平的时候。”
杨曼曼被他这番天马行空的话逗笑了,仰头看他:“你想得可真远。”
“相关短视频看多了。”
王一哲不好意思地笑笑,随即表情认真起来,“我是真的有点担心,曼曼姐,你说人类是不是挺脆弱的,地球环境稍微发生点大变动,可能就是末日。”
他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呼吸的空气,里面的氧气比例要是变化大一点,人类可能就完了。”
杨曼曼闻言,也收敛了笑容,认真地点点头:
“从生物学和环境学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人类文明是建立在极其脆弱的生态平衡之上的。”
“所以啊!”王一哲搂紧了她,像是要汲取力量,“人类想避免灭绝的悲剧,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发展科技,建造出完全可控的、不依赖特定自然环境的生存空间。”
两人依偎在沙发上,就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王一哲脑洞大开:
“比如在地下深处建造大型封闭生态圈,或者像科幻片里那样,在太空建世代飞船,再不然,直接改造地球和其他星球。”
杨曼曼则从理论和工程的角度帮他分析:
“地下生态圈要考虑地质稳定性、能源供应和生态循环系统的闭合性,技术难度极高……
太空城或星际飞船需要解决人工重力、辐射防护、长期生命支持……
星球改造更是以世纪为单位的超级工程,涉及大气、温度、水源……”
两人就这样一个敢想,一个懂行,聊得投入,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九点。
杨曼曼起身去了趟卫生间。
回来时,她脸颊微红,眼神有些闪烁,重新靠进王一哲怀里后,用极小极小的声音,含混地说了一句:“一哲……我大姨妈走了。”
王一哲还沉浸在“人类生存空间”的宏大构想里,根本没听清,下意识问:“曼曼姐,你说啥?”
杨曼曼的脸更红了,如同熟透的樱桃。
她抬起头,声音稍微大了点,却依旧带着浓浓的羞意:“我说……我大姨妈走了!”
说完,她立刻把发烫的脸颊重新埋进王一哲的胸口,不敢看他。
王一哲愣了一下,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和火热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理性思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