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浓郁的饭菜香气弥漫在整个套间。
王一哲和杨曼曼做的色香味俱全的六菜一汤摆满了餐桌。
“哇!看起来就很好吃!”张倩早已被香味勾得食指大动,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清蒸鱼,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连称赞,“味道太好了!曼曼,一哲,没想到你们手艺这么棒!”
“主要是曼曼姐掌勺,我打下手。”王一哲笑着给杨曼曼夹了块她爱吃的糖醋排骨。
杨曼曼抿嘴一笑:“随便做的,合你口味就好。”
一顿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饭后,张倩本想帮忙收拾,却见王一哲和杨曼曼极其自然地系上围裙,一个洗碗,一个过水擦拭,配合得天衣无缝,根本插不进手。
她靠在厨房门边,看着两人在暖黄灯光下忙碌的背影,水流声和碗碟轻微的碰撞声交织,那种平淡却真实的温馨感再次将她包围,心里不由得再次泛起一阵羡慕。
这种烟火气里的默契和陪伴,比她见过的许多轰轰烈烈都更动人。
收拾好,三人移步到客厅连接的大阳台。
这里视野开阔,能望见远处城市的点点灯火。
他们在舒适的躺椅上坐下,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面而来,十分惬意。
很快,杨曼曼和张倩就聊了起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国内外金融市场、最新的货币政策以及一些复杂的金融模型。
王一哲坐在旁边,一开始还努力想跟上她们的思路,但听着那些专业术语和深入的分析,他很快就感觉像是在听天书,脑子有点跟不上趟。
他倒也坦然,不再强行去理解,转而拿起林小雨给的那份网红公司计划书,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说实话,这计划书里涉及的市场分析、运营策略、成本核算等内容,他也看得云里雾里,很多地方都不太明白。
此时,他心里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曼曼姐、倩姐,还有那个林小雨,都是华清的高材生。’他在心里自嘲地笑了笑,‘我一个大专文科生,看不懂也正常。’
这点小失落很快就释然了。
‘想那么多干嘛?我是老板,把握大方向就行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他调整好心态,继续耐着性子看计划书,不求完全弄懂,至少了解一下大概框架。
而此时,正在与杨曼曼讨论的张倩,内心却是越来越心惊。
她发现,杨曼曼对金融市场的见解变得异常深刻,许多复杂的概念和模型,她信手拈来,分析得鞭辟入里。
更让她感到压力的是,杨曼曼的思维速度快得惊人!
往往一个问题她还需要思考片刻,组织语言,杨曼曼却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就给出了回答,而且句句切中要害,逻辑清晰得可怕。
这和她印象中那个虽然优秀但绝不到如此逆天程度的杨曼曼,简直判若两人!
张倩忍不住抬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脸上带着无奈又佩服的笑容:
“曼曼,等等……我今天脑子有点跟不上你的节奏了,就先到这吧。”
她顿了顿,看着杨曼曼,由衷地感叹,“就凭你现在这水平,下周一进军大A,想不挣钱都难!”
杨曼曼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刚想谦虚两句,张倩已经迅速转移了话题,目光投向王一哲手中的文件:“对了,这网红公司计划书,是怎么回事?”
王一哲见她们讨论告一段落,便把文件递给杨曼曼,解释道:
“哦,这个啊,我们除了要注册一家研究脑机的科技公司,后面还计划开一家研究机器人的科技公司,另外就是这家网红公司了。”
张倩还没来得及感到惊讶,就听到身旁的杨曼曼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怎么回事?”杨曼曼拿着那份计划书,脸上满是不可思议,“我……我好像过目不忘了?而且理解能力也变强了好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刚才只是快速浏览了计划书,但里面的内容,包括具体的数据、复杂的条款,竟然如同刻印一般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并且瞬间就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和深意。
“什么过目不忘?”张倩一脸懵。
王一哲心中顿时乐开了花,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
有效果了!
属性加点真的有效果了!而且还是“过目不忘”这种神技!
杨曼曼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向张倩解释:
“就是字面意思,看过的东西好像一下就记住了,而且我感觉……脑子转得特别快,变聪明了,聪明了很多!”
张倩一阵无语,看着杨曼曼:“曼曼!你才发现吗?”
她指着刚才两人讨论时放在一边的平板电脑:
“刚才我们讨论的那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毕业论文的课题方向,里面有几个难点困扰我很久了,结果你刚才几乎完美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杨曼曼闻言,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