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曼曼没有半分耽搁,开门见山地开口道:
“园丁科技对高端芯片制造,以及相关的制造设备,非常感兴趣,计划深度参与其中。”
杨曼曼语速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想麻烦孙所长,方便的话,为我们引荐一些国内在芯片制造领域相关的核心企业,以及院校,方便我们后续交流合作。”
孙礼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紧绷的心弦骤然放松,甚至有些不敢置信地反问:“就……就这些?没有其他的了?”
杨曼曼微微一笑,肯定地点头:“就这些,希望能借助孙所长的人脉和影响力,为我们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
“方便!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完全没问题!”
孙礼长舒一口气,脸上笑容变得真切而热络,说道:
“这是好事啊!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杨总,王董事长,你们放心,回头我就把国内几家主要的芯片制造企业、关键设备供应商以及相关优势院校的负责人联系方式整理出来。
并建议他们主动注册贵公司的官网账号,届时可以直接通过官网与二位联系交流!”
“太好了,多谢孙所长!”杨曼曼真诚道谢。
王一哲也笑着说:
“孙所长费心,我们后续会在官网开设一个专门的技术交流论坛,方便产业链上的各位专家、同行们随时沟通想法,碰撞灵感,还望孙所长和大家多多捧场。”
“一定一定!这是利于行业的好事!”孙礼满口答应。
双方就合作细节和后续沟通方式客气地交流了几句,这才真正结束了这次效率极高的视频会议。
看了眼时间,已近正午。
王一哲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曼曼姐,时间不早了,我去弄点午饭。”
杨曼曼也笑着起身:“一起吧!”
小小的厨房里,很快响起了洗切炒煮的忙碌声音。
两人一边准备着简单的午餐,一边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曼曼姐,咱们现在芯片这块,具体卡在哪儿?跟国外差距有多大?”王一哲手上打着鸡蛋,随口问道。
杨曼曼一边翻炒着锅里的青菜,一边条理清晰地解释:
“简单说,国内在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产业链已经比较完善,完全能自主。
但到了14纳米,大规模量产还有难度,良品率和成本控制是关键。
7纳米嘛……目前主要通过DUV光刻机进行多重曝光来实现,算是小规模量产,但成本高昂,效率也低。”
她关掉灶火,将菜盛盘,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归根结底,最大的瓶颈还是EUV光刻机。
其他的像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国内都已经取得了突破,唯独EUV光源,是最后,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反观非国内控制的区域,叁星和美积电已经实现了3纳米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并且正在全力攻关2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制程。”
她擦了擦手,看向王一哲,“反映到终端产品上,就是我们的高端芯片在性能、功耗上全面落后。”
听着杨曼曼的讲述,王一哲对全球芯片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午饭后,两人收拾好碗筷,并肩靠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准备午休。
杨曼曼依偎在王一哲怀里,轻声感叹:
“一哲,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只满足于解决EUV光刻机,跟在别人后面追赶现有的技术路线。”
“哦?”王一哲低头看她,“曼曼姐,你有什么想法?”
“我在想……”
杨曼曼眼神闪烁着光芒,说道:
“我们能不能从最底层的软件、架构开始,到最高端芯片的制造设备,重新打造一条完全自主可控、且全新的芯片生产制造全产业链?不是追随,而是为了实现彻底的超越。”
王一哲眼睛瞬间亮了,用力搂紧她:“想做就做啊!这个想法太棒了!”
杨曼曼却叹了口气,理性地分析着困难:
“这谈何容易……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将是天文数字,而且前路未知,不一定能成功。”
“不做怎么知道不行?”
王一哲语气异常自信,带着一种近乎盲目的乐观,说:
“做了就肯定能成功!你看,国产EUV光刻机眼看就要被我们攻克了,别人走过的老路,我们没必要再重复走一遍。要干,就干票大的!我们的目标,直接锁定1纳米!”
他见杨曼曼眉宇间还有一丝犹豫,笑着鼓励道:
“别想那么多,先试试看嘛!不试怎么知道极限在哪里?咱们先招三万人!三万人不够,就再招三万人!还不够?继续招!”
王一哲异常自信的说:“在我看来,只要是人能搞出来的东西,无非就是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堆也能堆出来!”
杨曼曼被他这番话激得坐直了身体,挣脱他的怀抱,面对面看着他,神色异常认真:“真的?一哲,我们真的试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