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之行的惊魂余波,在林烨心中持续震荡了好几天。
那墨绿色的深水、诡异的气泡、系统刺耳的警报,以及周教授邮件里“生物能量改造产物”、“实验体残骸”的字眼和那张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像是一组蒙太奇画面,在他脑海里反复循环播放。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包塘”这个行为,在“渔讯洞察系统”和“凤凰计划”遗留物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偏离了普通的直播娱乐范畴,滑向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领域。
官方处理小组的介入和最高级别的封锁,意味着这件事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也像一个沉重的注脚,提醒着他前方道路的莫测。
工作室的氛围也因此有些沉闷。
小陈时不时还会做噩梦,阿明则更加沉默寡言,检查设备的频率显着提高。林烨知道,这次经历对团队的冲击不小。
他组织了一次团建,吃饭唱歌,绝口不提野塘的事,只聊未来的规划和新内容的想法,努力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烨哥,下次咱还是挑点阳光明媚、知根知底的水库吧,”小陈灌了一口啤酒,心有余悸,“那种邪门地方,给再多钱也不去了,太吓人了。”
阿明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林烨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放心,那种意外是极少数。咱们的核心还是‘巡塘’,发现价值,分享乐趣。以后选址会更谨慎的。”
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清楚,只要系统还在,只要“凤凰”的遗产还散落在各处,他就无法完全避开。区别只在于,是被动遭遇,还是主动探寻。
主动探寻的念头,自那天看完邮件后,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父亲的失踪、棱镜的谜团、自身能力的来源,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责任感,都在推动着他。
他需要信息,需要力量,需要跳出被动反应的模式。
几天后,一条加密信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林烨那部特殊手机的本地存储里,绕过了所有常规网络通知。
是周教授发来的后续简报。
简报内容极其简洁:“目标已收容。现场无扩散风险。
能量信号源确认为‘凤凰’早期生物实验失败品(代号:饕餮-7),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你的钓钩活动意外提供了微弱能量刺激,诱发其短暂‘苏醒’。
处理方式:永久封存。你的及时预警和上报避免了更严重后果。奖励积分已计入账户。”
“饕餮-7”……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
林烨关掉简报,长出一口气。官方处理这类事件的效率和高超手段让他安心不少,但“奖励积分”这个词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无形中进入了一个特殊的“体系”。
这个体系,显然与“凤凰计划”密切相关。
这更坚定了他寻求更多主动权的想法。
他想到了棱镜,那个神秘而似乎无所不在的组织。他们显然知道很多内情,并且对自己表达了“兴趣”。
从贴身的口袋里,他再次拿出了那张黑色的卡片。
卡片触感冰凉,上面只有那个仿佛能吸收光线的棱镜标志和一串邮箱地址。
犹豫再三,他回到书房,打开电脑,创建了一个一次性的加密邮箱,向那个地址发送了一封极其简短的邮件。
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我是林烨。我想我们需要谈一谈。”
发送成功后,他靠在椅背上,心情有些复杂。
他不知道这步棋是对是错,与棱镜接触无疑是与虎谋皮,但困于信息孤岛的感觉更让人无力。
出乎意料,回复来得极快。
几乎在他发送后的五分钟内,新邮件提示就响了。发件人同样是一个无法追踪的临时地址。
邮件内容同样简短:“明智的选择。明日下午三点,A市‘尘心茶馆’,兰亭包间。独自前来。”
对方对他的位置和动向似乎了如指掌。
林烨深吸一口气,回复了一个字:“好。”
……
次日午后,林烨借口出去见个朋友,独自开车前往位于A市老城区的“尘心茶馆”。
茶馆闹中取静,装修雅致,带着岁月的痕迹。
在服务生的引导下,他推开“兰亭”包间的门。
包间里已经有人了。并非想象中黑衣墨镜的彪形大汉,而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中式棉麻长衫、气质温文儒雅的男人。
他正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动作行云流水,见林烨进来,抬头微微一笑,眼神锐利而深邃。
“林先生,很准时。请坐。”他伸手示意对面的座位,“尝尝今年的明前龙井。”
林烨在他对面坐下,没有动茶杯,直接开门见山:“你们找了我好几次,想谈什么?”
那男人也不介意,给自己斟了一杯茶,轻轻嗅了嗅茶香:“林先生快人快语。也好,那我们就直入主题。我叫‘文先生’,代表‘棱镜’,对你表达诚挚的敬意和合作的意愿。”
“合作?”林烨挑眉,“合作什么?怎么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