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的“全程公开账目、接受第三方监督”的宣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原本一边倒的舆论炸出了一个缺口。
支持者为之振奋,认为这是极致的坦诚和自信。
质疑者则冷笑观望,觉得这是在哗众取宠,最终无法收场。
《户外探险》杂志依旧保持沉默,并未回应邀请,仿佛从未发表过那篇文章。
但林烨并不在乎他们是否回应。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将公众的注意力从无休止的口水战,拉回到事实本身。
发布会结束后,团队立刻投入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透明直播”准备中。
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包塘,而是一场公开的审计,一场对自身商业模式的极限压力测试。
“所有合同,必须规范,条款清晰,特别是关于鱼获所有权和价格的约定。”林烨叮嘱小陈。
“直播流程重新设计,增加多个机位,专门对准称重、算账、交易环节。所有数据实时打码上屏。”阿明修改着直播脚本。
“联系之前合作最愉快的望海楼赵经理,还有本地的水产批发市场,提前沟通好,一旦有收获,他们立刻派人现场估价、交易,全程直播。”林烨亲自打电话。
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确保整个过程的真实、透明、无懈可击。
目标鱼塘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不能太差,否则没有说服力;也不能太好,以免被说是故意作秀。
林烨通过系统地图,精心挑选了一个价值中等偏上、鱼种常见(易于估值)的郊区养殖塘。
塘主老李是个实在人,听说要全程直播签合同、数钱,有点紧张,但在林烨保证会打码保护他**后,也爽快地答应了。包塘价格按照市场价,三万五千元,合同写得明明白白。
直播前一天,预告发出:【明日午时,“巡塘”透明直播:三万五包塘,每一笔账目实时公示!欢迎全民监督!】
标题直接、粗暴,充满了话题性。热度瞬间拉满,甚至超过了《极限挑战》播出时的盛况。
【来了来了!真金不怕火炼!】
【坐等打脸!看你怎么圆!】
【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已预约,明天啥也不干就蹲直播间了!】
次日中午,阳光正好。
直播准时开启。镜头里,不再是风景优美的自然水域,而是一个标准的养殖塘,塘边摆着桌椅,上面放着合同、计算器、POS机、秤。林烨、小陈、阿明都穿着印有“巡塘”Logo的 Polo衫,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紧张。
【气氛好正式!】
【感觉像开庭现场……】
【主播加油!】
“大家好,我是林烨。欢迎来到‘巡塘’透明直播现场。”
林烨对着镜头,开门见山,“这位是塘主李老板。今天,我们将以三万五千元的价格,包下这个鱼塘未来24小时内的所有鱼获。
整个过程,所有合同、支付、称重、交易环节,都将全程直播,数据实时公示。”
镜头给到合同特写,条款、金额、双方签名清晰可见。接着,林烨当场通过手机银行,向李老板转账三万五千元,转账成功的界面被投射到直播屏幕一角。
【支付成功:-35,000.00元】
【当前总支出:35,000元】
冰冷的数字打在公屏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实感。
【真转了啊!】
【开局就支出三万五,压力山大!】
支付完毕,抽水机开始轰鸣。
等待过程不再有插科打诨,林烨就坐在镜头前,回答着弹幕里关于模式、生态、成本的各种问题,态度坦诚。
水线缓慢下降,鱼开始显现。依旧是先出常见的鲫鱼、鲤鱼、草鱼。称重环节格外仔细,每称完一筐,重量和预估单价(按照当前本地批发价)就立刻显示在公屏上。
【鲫鱼:158斤 x 8元/斤 = 1,264元】
【鲤鱼:203斤 x 7.5元/斤 = 1,522.5元】
【草鱼:185斤 x 8.5元/斤 = 1,572.5元】
【当前总收入:4,359元】
【当前盈亏:-30,641元】
数字不断滚动,支出是固定的,收入在缓慢增加。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看着都紧张……】
【这要是捞不回本,可就真成笑话了。】
【黑子们满意了?这压力给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收入逐渐累积到了一万五千元,但距离回本还差得远。弹幕里的质疑声又开始增多。
就在这时,塘底一片淤泥滚动,几条黑影猛地窜出!
“是黑鱼!”小陈喊道。
抄网下去,捞上来五条平均三四斤重的野生黑鱼!这东西价格可比家鱼贵不少!
【黑鱼:18斤 x 25元/斤 = 450元】
【总收入:15,450元】
【盈亏:-19,550元】
依旧血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