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深处,空气中的刺鼻气味越发浓重,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臭氧的电气味道。
甬道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上下分层和纵横交错的管道系统,仿佛闯入了一个巨型的机械内脏。
低沉的轰鸣声从脚下和墙壁后方传来,震得人胸腔发闷。
根据刚才那两个研究员的对话和林烨系统对污染源及水流声的追踪,他们判断核心区域应该在下层。
两人找到一处维修通道的竖井,利用管道和缆线悄然向下。
竖井底部连接着一条相对狭窄的副通道,这里的灯光更加昏暗,荧光条时明时灭。
但林烨能感觉到,那股庞大的、混杂着多种生物特征与污染能量的源头,就在前方不远了。
“山鬼”突然打了个手势,示意停下。
他指了指前方拐角处一个几乎与墙壁融为一体的微型传感器。一丝几乎不可见的红色激光束横亘在通道中央。
“动作探测,带生物识别反馈。”
“山鬼”用唇语说道,眼神凝重。
这种级别的安防,意味着他们已经极其接近要害区域。
硬闯必然触发警报。
绕路?
时间不等人,对方可能已经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
林烨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通道顶部凝结的水珠和墙壁上几处不起眼的渗水痕迹。
这里湿气很重,显然某些管道存在微小的泄漏。水……依然是这里无处不在的元素。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他示意“山鬼”后退几步,自己则集中精神,将感知聚焦于那几处渗水点和空气中浓郁的水分子。
他回想着在落云村净化污染、在雨林中驱散潜伏者的感觉,但这一次,他的目的不是净化,也不是驱散,而是**模拟**。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体内属于太平洋节点的浩瀚之力,将其极度稀释、转化,模仿着这片区域固有的、那种混杂着培养液和生物排泄物的“污染”水汽特征。
同时,他利用对水分子超乎常人的掌控力,在激光传感器前方极小的区域内,制造了一片极其微弱的、符合此地“背景噪音”的**水汽扰动**。
这就像在鱼塘里,他可以通过细微的水流变化判断鱼群动向,此刻,他反其道而行,利用水汽制造一个符合预期的“自然”波动,用以欺骗传感器。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操作,要求对能量和物质(水)的掌控达到妙到毫巅的程度。
汗水从林烨的额角滑落,他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分神。
几秒钟后,那束红色的激光微微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了正常。
传感器顶端的指示灯依旧是代表安全的绿色。
“山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随即对林烨比了个大拇指。
两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这道死亡防线。
拐过弯,一扇厚重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金属气密门出现在眼前。
门上没有常规的锁具,只有一个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掌纹和视网膜识别面板。
门旁的墙壁上,嵌着一个不起眼的数据接口。
就是这里了!强烈的直觉告诉林烨,门后就是“蜂巢”的核心——主控室或者中央服务器机房!
“山鬼”立刻上前,从战术背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银色设备,连接到那个数据接口上。设备屏幕亮起,无数代码飞速滚动,他在尝试破解门禁系统。
林烨则背靠着冰冷的金属门,一边警戒后方,一边全力维持着系统感知。
他能“听”到门后传来巨大的数据流奔腾的“声音”,如同信息的瀑布,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令人心悸的庞大污染能量源,仿佛一个沉睡的邪恶心脏在缓缓搏动。
就在这时,或许是距离足够近,或许是核心服务器的信息流过于庞大,【渔讯洞察系统】的界面突然剧烈闪烁起来,一些杂乱无章的、并非由他主动调取的**数据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那不是图像,也不是文字,而是一种更原始的、基于能量模式和生物信息的“感受”:
* **碎片一:**
冰冷、精确、毫无感情的指令流——**“……G-12序列‘潜伏者’投放,坐标雨林东南水系,指令:清除一切非识别生命体征……”
** 这指令的模式,与他在雨林小溪边驱散的那些生物何其相似!
* **碎片二:**
狂暴、饥饿、纯粹毁灭的**——
那是“饥渴”污染的本源低语,被放大、被扭曲,与各种生物基因强行拼接的痛苦嘶嚎。
* **碎片三:**
一张张快速闪过的、模糊的**水域地图**!
并非亚马逊雨林,而是他熟悉的地方——A市周边的水库、B市的水乡河道、C市的海域养殖区……甚至包括他刚刚包过的**黑松水库**!
地图上某些点位被标记了红色的惊叹号,旁边标注着“待观察”、“潜在实验场”等字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