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研究笔记!
林烨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这份迟来了多年的遗物,或许就是解开眼前困局的关键。
韩冰将一台加固的平板电脑推到林烨面前,屏幕上是扫描后的笔记影像,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充满了那个年代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严谨与狂热,也透露出字里行间隐藏的焦虑。
笔记并非连贯的日记,更像是零散的研究记录、数据分析和一些晦涩的推测。
大部分内容涉及深海水文、声波共振、以及一种他称之为“L-能量场”的特异现象。
林烨快速翻阅着,目光最终定格在最后几页,那里是笔记被破译的核心部分。
“……‘龙门’非门,‘归墟’非墟。
所谓‘跃迁’,实为‘回归’。
L-能量场乃‘故乡’之坐标,亦为‘锁孔’之形……”
“……吾等皆乃‘游子’,血脉中沉睡‘归航’之印记。
然印记稀薄,需‘信标’指引,需‘共鸣’激发……”
“……‘伪光’窥伺,其意在窃取‘坐标’,扭曲‘归航’,行‘净化’之实,断我族类之根……”
“……若事不可为,当毁‘信标’,绝不可令‘伪光’得逞。
吾儿……或承吾志,然前路艰险,平安为上……”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字迹带着一种决绝与不舍。
林烨反复咀嚼着这几段话,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龙门”不是空间跃迁技术,“归墟”也不是毁灭的深渊,而是……**回归“故乡”的通道**?
父亲所说的“L-能量场”,就是“观察者”母星的坐标,也是开启通道的“锁孔”?
而他们这些所谓的“后裔”,血脉中竟然沉睡着“归航”的印记?
所谓的“钥匙”,指的就是这种**特定的血脉印记**,结合“信标”(石板)和“共鸣”(他的系统能量或李慕兰的研究),才能完全开启通道?
“净世会”(伪光)的目的,是窃取这个坐标,并扭曲“归航”通道,用来执行他们那毁灭性的“净化”计划?
父亲在最后时刻,宁愿毁掉“信标”,也绝不让“净世会”得逞……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林烨的认知。
他一直追寻的父亲失踪的真相,竟然牵扯到如此宏大的星际背景和血脉宿命!
“看来,林远航教授早就意识到了‘观察者’文明的本质,以及我们人类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韩冰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脸色同样凝重,“他所说的‘游子’、‘归航’,或许意味着我们人类,或者说一部分人类,本身就是‘观察者’散落在地球上的后裔。”
李慕兰激动地补充道:“这就解释得通了!
为什么我的血脉波动能被识别,虽然契合度不高,但说明我祖上可能也含有‘观察者’的基因碎片!
而林先生,你的契合度如此之高,很可能……你就是林远航教授所说的,印记较为浓厚的‘直系后裔’!”
林烨感到一阵恍惚。
自已的身体里,流淌着来自星海彼岸的血液?
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却又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系统会选择他,为什么他的能量频率能与石板和遗迹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所以,现在开启‘门户’的条件基本明确了。”
韩冰总结道,“需要林烨的高契合度血脉作为主‘钥匙’,李教授的血脉和知识作为辅助,再加上石板作为‘信标’和能量引导。
三者合一,才有可能完全激活那个能量漩涡。”
他看向林烨和李慕兰:“下一次下潜,我们将尝试开启‘门户’。
这可能是我们了解真相、阻止‘净世会’的唯一机会,但也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你们,准备好了吗?”
舱室内一片寂静,只有船体对抗风浪的沉闷声响。
小陈和阿明担忧地看着林烨。
李慕兰则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如初。
林烨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父亲笔记最后那句“平安为上”,又想起“净世会”的疯狂与威胁。他知道,自已没有退路。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锐利而平静:“我准备好了。”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
第二次下潜将在12小时后进行,利用短暂的天气窗口期。
这次除了林烨、李慕兰和潜航员外,还将有一支精锐的特种小队乘坐另一艘潜水器同行,负责外围警戒,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异生物干扰。
“海龙号”也将携带一套临时加装的、高功率的声波和能量干扰装置,用于驱散守护生物。
所有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林烨利用这段时间,再次仔细研究父亲笔记中关于“L-能量场”和“共鸣”的部分,尝试更精细地操控自身的系统能量,使其与石板的波动更加契合。
李慕兰则不断演算着可能遇到的符文序列和能量节点,为开启过程提供理论支持。
风暴依旧肆虐,但“向阳红09号”如同暴风雨中的海燕,顽强地坚守在目标海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