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碰到牛皮纸文件袋粗糙的表面,林烨的心脏也随之重重一跳。
与棱镜的这次交易,无异于在悬崖边走钢丝。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官方渠道的沉默和父亲线索的诱惑,最终压倒了内心的警兆。
他拿起文件袋,没有立刻打开,而是直视文先生:“我怎么知道这些情报的真伪?”
文先生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从容一笑:“情报的真伪,需要你自己判断。但我们可以提供一点‘样品’。”
他滑动了一下手机,屏幕上出现一张有些模糊但能辨认的短波通讯记录截图,频率和呼号都被特殊软件处理过,但内容关键词依稀可辨:“…目标区域确认…‘海蛇’小组已就位…等待‘教授’的最终坐标…‘归墟之门’…”
“教授”这个词,让林烨瞳孔微缩。这是他父亲在学术界惯用的尊称。
“这只是冰山一角。”
文先生收起手机,“更多的细节,在你完成‘勘探’之后,自然会奉上。我们很有诚意,林先生。”
林烨沉默了片刻,将文件袋收起:“我需要时间准备。”
“当然。期待你的好消息。”
文先生微笑着起身,如同一个真正读完书的读者,悄然消失在图书馆深邃的书架阴影中。
回到工作室密室,林烨才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文件袋。
里面的资料详尽得令人吃惊。
高清卫星地图上标注了“熵”活动区域的植被覆盖、水系分布、甚至推测的巡逻路线。
几个用红圈标出的临时据点,配有估计的人员数量和装备类型。
最核心的,是一个用等高线精确勾勒出的区域,被标记为“疑似‘归墟’入口(概率67.3%)”,位于一条隐秘的雨林河流深处。
关于父亲失踪的线索则相对模糊,只有一份泛黄的旧报纸剪报(境外小报)的复印件,报道了某学术会议期间一名华裔科学家意外失踪
提及当地传言与“宝藏猎人”冲突有关,以及一份“熵”组织内部某个小头目近期发布的、寻求“熟悉复杂水文与声波定位专家”的加密信息。
真伪难辨,但指向性极其明确。
合上资料,林烨感到一阵沉重。无论真假,这趟浑水,他恐怕都非蹚不可了。
但眼下,首先要完成与棱镜的交易——勘探红星纺织厂。
他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沉下心,先全力推进“绿水青山”计划。
小陈和阿明的效率极高。几天后,工作室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重磅预告:“【绿水青山计划启动】首站告捷!
黑水潭生态修复持续进行中!
下一站,我们将联手XX农业合作社,对一片遭受农业面源污染的水塘进行生态改造,并尝试打造‘鱼菜共生’试点!
直播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预告片拍得充满希望:阳光下的农田(虽然旁边的水塘略显富营养化)、农民朴实的笑脸、林烨团队勘测水质的专业身影……正能量十足。
粉丝反响热烈,官媒再次点赞,合作邀约纷至沓来。
明线上的进展一片大好。
暗地里,林烨以“寻找工业怀旧直播题材”为借口,开始搜集红星纺织厂的所有公开信息。他让小陈去档案局查询厂区历史图纸(结果发现关键部分缺失)
让阿明用无人机对厂区外围进行多次遥感测绘,生成高精度地形图。
他自己则数次开车在厂区外围逡巡。
厂区占地很广,围墙高耸,锈迹斑斑,大部分厂房都已破败,窗户黑洞洞的。
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废弃多年的厂区,门口却有一个看起来相当正规的保安亭,里面似乎常年有人值守,偶尔还有巡逻车进出。
这绝不正常。一个废弃工厂,为何需要如此级别的看守?
他尝试远距离调动系统进行扫描。
【扫描目标:红星纺织厂区域。
地表建筑: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严重老化。地下结构:探测到多处空洞及金属反应,深度约15-30米。
能量信号:检测到微弱的、稳定的低频能量残留(类型:疑似休眠状态的地热/化学能电池?)。警告:探测信号受到轻微屏蔽干扰。】
地下有东西!而且有微弱的能量反应和信号屏蔽!这与棱镜提供的“小型能源核心试验场”的信息吻合!
风险等级无疑很高。
但这也是验证棱镜情报可靠性的第一次测试。
直播日到来。
林烨首先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与农业合作社的“鱼菜共生”水塘改造直播。过程专业、效果积极,再次收获一片好评。
直播结束后,林烨以“个人有点私事,要去城西看个老厂房找点灵感”为由,让小陈和阿明先回去整理素材,自己则独自开车,再次前往红星纺织厂。
这一次,他选择了黄昏时分。
夕阳给破败的厂区镀上了一层残破的金色,更添几分诡秘。
他将车停在远处一个废弃的停车场,换上了一身便于活动的深色运动服,背上一个装着轻便探测仪、高强度手电、运动相机和那枚加密U盘(以防万一)的背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