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73章 防醉方,草木藏着醒酒的智

白露刚过,晨露在葆仁堂的梧桐叶上凝成珍珠,风一吹就滚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湿痕。陈砚之正在药圃里采摘薄荷,指尖沾着清凉的露水,空气里飘着股淡淡的药香,混着巷子里早点摊飘来的油条香,格外真切。

“砚之,忙着呢?”刘叔的声音从月亮门传来,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提着个空酒壶,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中午有个应酬,推不掉,想请你给开个方子,提前防着点,别再像上次那样醉得丢了人。”

陈砚之放下手里的薄荷,笑着让他进屋:“上次醒酒汤的滋味,您还没忘啊?”

“哪敢忘,”刘叔搓着手坐下,“吐得昏天黑地不说,还让孩子们笑了好几天。这次是老领导组的局,不去不行,你给想个法子,既能应付场面,又别醉得太难看。”

陈砚之想起《本草纲目》里“葛花解酒毒,葛谷亦良”的记载,又记起爷爷说过的“防醉需健脾,醒酒先护胃”的道理。他走到药柜前,抓了把葛花,又取了些枳椇子——这东西长得像拐棍,爷爷说它是“酒徒的救星”,能解酒毒,利小便。

“刘叔,这是‘防醉汤’,”陈砚之把药材包好,“您提前半小时用温水泡着喝,像喝茶似的,慢慢咽。葛花和枳椇子能解酒,我再给您加两味药——茯苓和白术,健脾护胃,免得酒气伤了脾胃。”

他又从药圃里摘了几片鲜姜,用棉纸包好:“要是喝到中途觉得晕,含片生姜,能提神,还能止恶心。回家后再用绿豆煮水喝,清一清肠胃里的酒气。”

刘叔捧着药包,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还是你想得周到!上次那醒酒汤管用,这次这防醉汤肯定也错不了。对了,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嗓子干,像有小毛刺扎着,你给看看?”

刘婶跟着走进来,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烙的芝麻饼。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沙哑:“就是早上起来厉害,总得喝半杯水才能说话,吃了润喉糖也不管用。”

陈砚之让她张开嘴,喉咙有点发红,舌苔薄白而干。“是不是最近总熬夜做针线活,忘了喝水?”他问。

刘婶点头:“可不是嘛,给孙子做棉衣,赶工期,夜里缝到两三点,确实没怎么喝水。”

这是“秋燥伤津”,白露后空气干燥,熬夜又耗伤津液,嗓子自然干痛。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麦冬、玉竹,又取了颗胖大海:“这三味药泡着喝,麦冬和玉竹能滋阴润燥,胖大海能清咽利喉,比润喉糖管用。记得别熬夜了,熬夜最伤津液。”

刘婶接过药包,把芝麻饼往陈砚之手里塞:“刚烙的,热乎着呢,你尝尝。”

送走刘叔夫妇,陈砚之刚想整理药方,就见东巷的赵大爷被孙子扶着进来,老人捂着心口,眉头皱成个疙瘩,嘴唇有点发紫。“砚之啊,我这心口疼得厉害,像有块石头压着,喘不上气,是不是犯了老毛病?”

赵大爷有冠心病,去年这时候也犯过一次。陈砚之赶紧让他坐下,摸了摸他的脉搏,跳动得又慢又沉,像被什么东西拽着。“您是不是早上起来着凉了?”他问。

“是啊,”赵大爷的孙子说,“早上起来打太极,穿少了,回来就说心口疼。”

这是“寒凝血瘀”,白露后早晚温差大,寒气侵袭,导致血脉不畅。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丹参、川芎,又取了片麝香保心丸:“先把这药丸含在舌下,能很快缓解疼痛。这两味药煮水喝,丹参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止痛,能改善心口疼的毛病。以后早上锻炼记得多穿点,别着凉。”

赵大爷含上药丸,没过几分钟,就说心口松快多了,能顺畅喘气了。他拉着陈砚之的手说:“还是你这药见效快,比我家里的硝酸甘油还管用。”

下午,西巷的李嫂抱着个陶罐进来,罐里装着刚熬的小米粥,上面飘着层米油。“陈医生,尝尝我熬的粥,给你添麻烦了。”她放下陶罐,叹了口气,“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头晕,像踩在棉花上,血压也不高,你给看看?”

李哥走进来,脸色有点发黄,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就是觉得浑身没劲儿,吃饭也没胃口,早上起来晕得厉害。”他说。

陈砚之给她搭脉,脉象细弱,像根快断的线,舌苔淡白。“是不是最近秋收忙,没休息好?”他问。

李哥点头:“收玉米、割豆子,天天累得倒头就睡,确实没休息好。”

这是“气血两虚”,秋收劳累,耗伤气血,导致头晕乏力。陈砚之从药柜里抓了些黄芪、当归,又取了些红枣:“这三味药煮水喝,黄芪补气,当归补血,红枣健脾,能改善头晕乏力的毛病。记得别太累了,忙完这阵好好歇歇。”

李哥接过药包,笑着说:“还是你懂我这毛病,以前累着了也这样,喝几副药就好了。”

傍晚,夕阳把药圃里的薄荷染成了金色,陈砚之坐在竹椅上,看着刘叔送的芝麻饼,李嫂给的小米粥,心里暖暖的。爷爷走过来,手里拿着本医案,翻到防醉汤那一页:“你这防醉方开得不错,葛花枳椇子解酒,茯苓白术护胃,兼顾了防醉和护胃,比单纯的醒酒汤周全。”

“刘叔上次醉得厉害,这次肯定怕了,”陈砚之说,“这防醉汤既能让他应付场面,又能保护脾胃,一举两得。”

“行医就是这样,”爷爷说,“不仅要治病,还要懂病人的心思。刘叔要应酬,不能不喝酒,那就想办法让他少受点罪;刘婶熬夜做针线活,那就提醒她别熬夜,再给点润喉的药。医者仁心,不只是开方抓药,更是体谅病人的难处,想办法让他们活得舒坦些。”

陈砚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道:白露的病,多与燥、寒、劳有关。刘叔的防醉,用葛花枳椇子解酒,茯苓白术护胃;刘婶的嗓子干,用麦冬玉竹滋阴润燥;赵大爷的心口疼,用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李哥的头晕,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都是寻常药材,却藏着体谅与关怀。原来医道不只是治病,更是懂人,懂他们的难处,懂他们的需求,用最妥帖的药方,让他们在琐碎的日子里,少些病痛,多些舒坦。

晚风吹过院子,薄荷的清香混着小米粥的甜香,飘得很远。陈砚之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觉得,这白露的日子,虽然带着点凉意,却也藏着温暖——就像这些默默守护着人们健康的草木,不声不响,却在需要时,递上最合时宜的慰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