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41章 痰湿阻肺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41章 痰湿阻肺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1:16:07

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半宿,葆仁堂的青石板路润得发亮。刚开门,就见巷口的赵大哥抱着胸口蹲在台阶上,脸憋得通红,一看见陈砚之就直摆手:“小陈大夫,憋……憋得慌……”

林薇赶紧搬了把竹椅让他坐下,递过温水:“赵大哥这是咋了?听着喘气跟拉风箱似的。”

赵大哥喝了口水,喘得更厉害:“昨儿淋了场秋雨,夜里就开始咳,痰黏得像胶水,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躺平了更憋,坐着能强点。”他边说边捶胸口,额头上渗着冷汗。

陈砚之蹲下来,指尖搭在他腕脉上,另一只手轻轻按了按他的锁骨窝:“吸气时这儿疼不?”

“疼!”赵大哥吸了口凉气,“就像有东西堵着,使劲吸也吸不满气。”

“张嘴我看看舌苔。”陈砚之示意他抬头,眉头微微蹙起,“舌苔白腻得像涂了层奶油,舌边还有齿痕。再咳一声我听听。”

赵大哥憋足了劲咳了两声,声音闷闷的,像从破瓦罐里发出来的。林薇在旁边记着:“咳嗽声重浊,痰多黏腻,伴胸闷气短,苔白腻,脉滑……这是痰湿阻肺吧?”

“差不多。”陈砚之直起身,“淋雨受寒是诱因,脾湿生痰,痰湿堵在肺里,肺通气就不畅了。赵大哥,你最近是不是总吃甜的?我看你裤腰都紧了不少。”

赵大哥有点不好意思:“前阵子我媳妇做了两回糖糕,我没忍住多吃了几块……”

“甜食生湿,痰湿更重,可不就堵得慌了。”林薇笑着拿过药秤,“得先化痰湿,再宣宣肺。陈哥,用二陈汤打底?”

“嗯,”陈砚之点头,“半夏三钱,燥湿化痰;茯苓四钱,健脾渗湿,治痰先治脾嘛。再加陈皮三钱,理气化痰,这三味是二陈汤的底子。”他顿了顿,看向赵大哥,“你这痰黏得吐不出来,得加些能豁痰的药。”

“桔梗?”林薇眼睛一亮,“桔梗能宣肺利咽,还能载药上行,正好往肺里走。”

“加三钱。”陈砚之补充,“再加点苏子,降气化痰,你不是躺不平吗?苏子能降肺气,帮你顺顺气。”他拿起笔添上“苏子三钱”,又想了想,“对了,你吸气时胸口疼,是痰湿阻滞气机,加三钱瓜蒌皮,既能化痰又能宽胸散结,缓解胸痛正好。”

林薇已经开始抓药,戥子称得精准:“半夏得用姜半夏,炮制过的温性没那么烈,免得伤了胃。”她边称边说,“赵大哥,这药得煎二十分钟,头煎二煎混在一起,分两次喝,记得温着喝,别放凉。”

“那我这咳嗽啥时候能好啊?”赵大哥还是发慌,“夜里根本没法睡,白天干活也没力气。”

“痰湿得慢慢化,急不来。”陈砚之递过一张纸条,“这是穴位图,每天按按丰隆穴,在小腿外侧,按到发酸就行,能帮着化痰。还有,这几天别吃甜的、油腻的,尤其是你媳妇做的糖糕,一口也别碰。”

正说着,爷爷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看了看赵大哥的脸色,又摸了摸他的手背:“手心里潮乎乎的,是痰湿化热的苗头。”他对陈砚之说,“加两钱桑白皮,清肺热,免得痰湿郁久了变热痰。”

“爷爷说得对。”陈砚之立刻添上,“桑白皮能清肺化痰,对付这种痰湿夹热正合适。”

赵大哥拿着药方要走,林薇忽然叫住他:“等等,给你这个。”她递过一小包炒莱菔子,“回去煮水当茶喝,莱菔子消食化痰,跟药间隔半小时喝,帮着往下顺顺痰。”

送走赵大哥,雨下得更密了。林薇擦着药柜问:“陈哥,你说这痰湿阻肺和咱们上次治的那个肺热咳喘,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看舌苔和痰。”陈砚之拿起一块湿抹布,擦着柜台,“痰湿阻肺是白腻苔,痰白黏;肺热咳喘是黄腻苔,痰黄稠,还带点腥气。治法也不一样,痰湿得温化,肺热得清泻。”

“哦——”林薇恍然大悟,“就像赵大哥这是‘寒湿型’,上次那个工地老李是‘湿热型’,对不?”

“差不多这意思。”爷爷不知啥时候坐到了竹椅上,慢悠悠品着茶,“治痰湿,别忘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光清肺化痰不够,还得健脾,不然痰总也化不完。刚才方子加了茯苓,就是这个理。”

林薇赶紧记在本子上:“健脾化痰,肺脾同调。”她抬头看见门口有个撑着伞的姑娘在徘徊,赶紧招呼,“姑娘进来避避雨吧,看你站半天了。”

姑娘犹豫着走进来,收起伞时带进一阵寒气,她抱着胳膊直哆嗦:“我……我来找陈大夫,最近总觉得嗓子里有痰,吐不净,说话多了就哑,还觉得胸口发闷。”

陈砚之示意她坐下:“伸舌头我看看。”姑娘照做,舌苔薄白腻,舌尖略红。“咳嗽吗?痰是什么颜色?”

“不怎么咳,痰是白色的,黏糊糊的,早上起来最多。”姑娘声音确实有点哑,“我是幼儿园老师,天天跟孩子喊,嗓子总这样。”

林薇在旁边搭话:“是不是总觉得嘴里发黏,不想喝水?”

“对对对!”姑娘连连点头,“喝多了水更胀得慌。”

“这也是痰湿阻肺,不过偏于上焦。”陈砚之思索着,“给你开个轻一点的方子,别用太多温燥的药,免得伤嗓子。”他提笔写着,“桔梗、甘草、陈皮、茯苓、炒白术……”

“加味二陈汤?”林薇凑过去看,“去掉半夏,加了木蝴蝶?”

“嗯,”陈砚之点头,“她嗓子哑,木蝴蝶能利咽开音,比半夏温和,适合老师这种用嗓多的人。再加三钱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对付这种痰湿阻喉正合适。”

姑娘接过药方,有点犹豫:“这药苦不苦啊?我怕苦……”

林薇笑着说:“放心,我们加了点炒麦芽,带点甜味,不难喝。对了,你上课的时候,试试用‘腹式呼吸’,别总用嗓子喊,省着点用,恢复得快。”

姑娘连声道谢,撑着伞走进雨幕。陈砚之看着她的背影说:“痰湿这东西,跟生活习惯关系太大,老师总用嗓过度,气机不畅,也容易生痰湿。”

爷爷放下茶杯,接口道:“所以说‘上工治未病’,不光要开药,还得教他们咋避着病因。小林刚才提醒她用腹式呼吸,就挺好。”

林薇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去整理药材。雨敲打着屋檐,葆仁堂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混合着潮湿的水汽,倒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温润。陈砚之看着林薇忙碌的身影,忽然说:“等雨停了,去后山采点鲜薄荷吧,最近嗓子不舒服的人多,鲜薄荷捣汁兑蜂蜜,比干品效果好。”

“好啊!”林薇眼睛一亮,“顺便挖点鱼腥草,最近湿热重,好多人需要这个。”

雨还在下,药柜上的标签在水汽里晕开淡淡的墨痕,陈砚之看着那些“半夏”“茯苓”“陈皮”的名字,忽然觉得这雨天也没那么难熬了——有药香,有雨声,还有身边一起琢磨医理的人,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