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36章 暑湿郁表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36章 暑湿郁表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刚过端午,日头就毒得像要把人烤化。葆仁堂的门帘被晒得耷拉下来,陈砚之正用竹扇给药柜扇风,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哎哟”一声,出门一看,一个中年男人捂着肚子蹲在地上,额头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滚。

“这不是张师傅吗?”林薇从柜台后探出头,“您这是咋了?脸都白了。”

张师傅疼得说不出整话,指着肚子一个劲哼哼。陈砚之赶紧把他扶进堂屋,让他躺在竹榻上,伸手按了按他的肚子:“是胀得疼还是拧着疼?”

“又胀又拧……”张师傅喘着气,“早上吃了俩凉粽子,又喝了瓶冰啤酒,刚才在工地搬砖,突然就疼起来了,还拉肚子……”

林薇端来温水让他漱了口,陈砚之已经搭上了脉,指尖下的脉搏又快又浮,像被风吹得乱晃的柳条。“舌苔黄腻,脉浮数,”他翻开张师傅的眼皮看了看,“眼白都有点发黄,这是暑湿郁在表里了。”

“暑湿?”张师傅皱着眉,“我这不是吃坏肚子吗?”

“吃坏肚子是引子,”陈砚之拿过纸笔,“您这是暑邪夹湿,郁在肌表,又积在胃肠。光当胃肠炎治可不行,得解表化湿一块儿来。”他笔走龙蛇,写下药方:“香薷三钱,藿香三钱,这俩是解暑的君药,能把体表的暑气赶出去。”

林薇正往砂锅里加水,闻言接话:“香薷外号‘夏月麻黄’,解暑还能解表,对付这种暑天受凉最管用。不过得后下,不然香气跑了,药效就差了。”

“可不是嘛,”陈砚之点头,又添上“白扁豆五钱,茯苓五钱”,“这俩健脾祛湿,您拉肚子就是脾虚湿盛,得从根上补补。”他想了想,再加“黄连二钱,木香二钱”,“黄连清胃肠的热,木香理气止痛,您这拧着疼,就得靠木香疏通。”

张师傅看着药方犯愁:“我这疼得站都站不住,哪有力气煎药啊?”

“您别急,”林薇笑着往药锅里倒药材,“我们这儿能代煎,您在这儿歇着,等药煎好了趁热喝,发点汗就舒服了。”她边说边把香薷用纱布包好,“这香薷得等药快煎好时再放,就煮五分钟,保证药效十足。”

陈砚之给张师傅盖上薄被:“您躺着别动,我给您按按合谷穴,能缓解点疼。”他拇指按在张师傅手背虎口处,轻轻旋转按压,“这儿酸不酸?”

“酸!酸得钻心!”张师傅龇牙咧嘴。

“酸就对了,”陈砚之笑了,“这穴位能解表,还能调理胃肠,双管齐下。”

正说着,门帘又被推开,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捏着鼻子进来,身后跟着她妈妈。“陈大夫,您快给看看,我家囡囡这是咋了?从昨天起就鼻塞,流黄鼻涕,还总打喷嚏,说头疼得像有虫子钻。”

小姑娘皱着眉,时不时吸一下鼻子,鼻尖红得发亮。陈砚之让她伸出舌头,只见舌苔黄厚,舌尖还红得厉害。“让我听听。”他拿起听诊器,刚碰到小姑娘后背,她就“阿嚏”打了个喷嚏,鼻涕差点溅到听诊器上。

“这是暑热感冒,”陈砚之收起听诊器,“跟张师傅不一样,他是暑湿夹寒,您家孩子是暑热郁在肺里。”他提笔写方,“桑叶三钱,菊花三钱,这俩清暑热,还能治头疼。再加杏仁三钱,桔梗三钱,宣肺止咳,她这鼻塞打喷嚏,就是肺里有热没处散。”

小姑娘妈妈急了:“那要不要加点退烧药?她刚才量体温,37度8,有点烧呢。”

“不用加退烧药,”林薇端来杯金银花茶,“给孩子喝点这个,先降降火气。陈哥的方子里头,我再加味芦根五钱,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孩子发烧容易口干,芦根最合适。”

陈砚之点头:“对,加芦根好。再加点生石膏五钱,这药能清里热,退烧还不伤胃,比西药退烧药温和。”他特意把石膏写得格外大,“这石膏得先煎半小时,不然药效出不来。”

小姑娘噘着嘴:“这药苦不苦啊?”

“有点苦,”林薇拿来颗冰糖,“不过我们有冰糖,等药煎好了您加点进去,就不那么苦了。再说良药苦口,喝完病就好了,就能去学校玩了。”

小姑娘一听能去学校,立马点头:“那我喝!再苦我也喝!”

陈砚之被逗笑了,又嘱咐:“这药得温着喝,别放凉,凉了就治不了热证了。喝完药别吹空调,稍微出点汗,烧就退了。”

这时,爷爷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小陶罐,打开盖子,一股清凉的香气漫开来。“这是薄荷露,”他递给小姑娘妈妈,“给孩子抹点在太阳穴上,能缓解头疼,比风油精温和,不刺激皮肤。”

小姑娘妈妈喜出望外:“还是老爷子想得周到!谢谢您啊!”

爷爷摆摆手:“客气啥,治病就得细心点。”他走到张师傅榻边,看了看他的舌苔,又摸了摸脉搏,“嗯,暑湿散得差不多了,等下喝了药,再拉一次肚子就好了,那是湿毒排出来,别害怕。”

张师傅连连点头,这才放下心来。林薇端着煎好的药进来,药香混着香薷的清苦气,闻着就提神。“张师傅,药好了,慢点喝,小心烫。”

张师傅撑着坐起来,接过药碗,刚喝了一口就皱眉:“这药咋有点辣?”

“那是藿香的味儿,”陈砚之解释,“辛温的药才能把暑湿赶出去,您忍忍,喝完睡一觉,醒了保准不疼了。”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张师傅就打着哈欠坐起来,气色好了不少:“真神了!肚子不拧着疼了,就是有点饿。”

林薇早备好了白粥:“刚熬好的,您喝点垫垫肚子,这暑天得病,可不能空腹。”

陈砚之看着张师傅喝粥,又转头给小姑娘妈妈讲煎药的注意事项:“生石膏先煎,其他药后下,记住了吗?煎好后分三次喝,今天喝完,明天准好。”

小姑娘妈妈连连应着,领着孩子走了。爷爷坐在竹椅上,看着陈砚之和林薇忙碌的身影,手里的蒲扇摇得慢悠悠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标签上的“藿香”“香薷”“桑叶”“菊花”一个个都像活了过来,在药香里轻轻摇晃。葆仁堂的一天,就像这暑天的药汤,有苦有辛,却总能把病痛一点点化开来,熬出踏实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