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13章 冬深膏暖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13章 冬深膏暖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冬至前的北风像小刀子,刮得葆仁堂的门帘直打颤。陈砚之蹲在灶台前,正往铜锅里倒芝麻油,油面泛着细密的光,随着火苗舔舐锅底,渐渐腾起淡淡的青烟。林薇坐在旁边的矮凳上,手里捧着本《外科正宗》,指尖划过“黑膏药”那页:“砚之,张大爷说他贴膏药总觉得‘劲儿不够透’,是不是该加味麝香?”

陈砚之往油锅里撒了把当归,药材遇热发出滋滋的响:“麝香太贵,给他用安息香。”他用长柄勺轻轻搅动,“安息香辛香走窜,透骨的劲儿不输麝香,还便宜些。你把去年收的苏合香丸研碎,掺进膏药坯里,温通经脉的劲儿更足,适合他那老寒腿。”

林薇从药柜最深处翻出个锦盒,打开时一股浓郁的香气漫出来:“这苏合香丸还是爷爷去年冬天配的,蜡封得严严实实,一点潮汽没进。”她用乳钵慢慢研磨,药丸碎成金黄的粉末,“您看这颜色,跟琥珀似的,准保药效十足。”

“就得这成色,”陈砚之把炸焦的药渣捞出来,油色已经变成深琥珀色,“冬至一到,寒气都往骨髓里钻,普通膏药顶不住。你看这油,得熬到‘滴水成珠’,再下黄丹,膏药才能‘硬而不脆,软而不黏’。”他舀起一勺油,滴进冷水里,油珠瞬间凝成个弹珠大小的硬块,捏起来软中带韧,“成了,这火候正好。”

正说着,门帘被“呼”地推开,张大爷的儿子扶着老人踉跄进来。老爷子裹着件老羊皮袄,膝盖上的膏药贴得歪歪扭扭,一进门就直跺脚:“小陈大夫,可算盼到你了!昨儿刮了一夜北风,我这腿像搁在冰窖里,贴了三贴膏药都不管用……”

陈砚之赶紧关上门,把老人扶到炭盆边:“大爷先暖暖,我这锅膏药刚熬好,专治你这‘寒气入骨’的老毛病。”他掀开老人腿上的膏药,见皮肤泛着青白色,连汗毛都带着霜气,眉头不由得皱起来,“这寒气积得太深,得用‘猛药’。林薇,把那罐炮姜炭拿来。”

林薇捧着药罐过来,罐里的炮姜炭黑中带褐,透着股焦香:“这是用三年生的老姜,砂炒到外黑里棕,温中的劲儿比生姜烈三倍。”她往膏药坯里撒了半勺,“爷爷说炮姜炭能‘温经止血’,对付张大爷这‘寒凝血瘀’正合适,对吧?”

“没错,”陈砚之把安息香和苏合香粉揉进膏药里,膏体顿时散出醇厚的香气,“他这膝盖摸着比冰块还凉,得靠炮姜炭把阳气往骨头缝里引。你等下再取块紫河车,焙干了研成粉,掺进明早的汤药里,补补他亏空的元气。”

张大爷的儿子在旁边听得直咋舌:“大夫,我爸这腿都疼了二十多年,大小医院跑遍了,您这膏药真能把寒气拔出来?”

陈砚之正在给老人搭脉,指尖下的脉搏沉得像浸在冰水里:“能,但得慢慢来。”他指着桌上的药方,“您看这内服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能开表散寒,附子温里,细辛通彻表里,三药合力,就像给寒气开了个‘出口’。配合膏药里的安息香、苏合香,内外夹攻,比单靠膏药稳妥。”

林薇已经把新膏药在炭火上烤软,用掌心焐得温热:“大爷,我给您贴在鹤顶穴上,那儿是膝盖最容易积寒气的地方。”她小心翼翼地揭下旧膏药,见老人皮肤泛着淡淡的红,松了口气,“您看,这次加了苏合香,贴上去会有点辣乎乎的,那是药劲儿在走呢。”

张大爷试着屈了屈腿,忽然“哎哟”一声:“热!热得直往腰上窜!”

“热就对了,”陈砚之递过个热水袋,“焐着膝盖,让药劲儿往深里走。您这药得趁热喝,我加了点红糖,没那么苦。喝完别出门,在屋里慢慢走两圈,让气血活泛起来。”

老人的儿子接过药方,又问:“大夫,我爸这病,能不能用艾灸辅助?我听人说艾灸治老寒腿管用。”

“当然能,”林薇找出个竹制艾灸盒,“您看这盒,我在底下钻了小孔,艾绒烧着的时候,热气能顺着孔往膝盖上飘,比手持艾灸条稳当。用的时候垫层棉布,别烫着皮肤。”她往盒里铺了层陈艾绒,“这是三年陈艾,烧着烟少,火力温和,适合老人家用。”

送走张大爷,林薇刚收拾好艾灸盒,门帘又动了,进来个穿羽绒服的年轻姑娘,扶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男人走路时腿往外撇,膝盖外侧肿得发亮,一坐下就从包里掏出张片子:“大夫,我这半月板损伤,西医说要手术,您看用膏药能治不?”

陈砚之接过片子,对着光看了看:“损伤不算太重,不用手术。”他指着片子上的阴影,“您这是运动时没热身,膝盖扭伤后没好好养,寒气趁机钻进去了。得用‘活血通络’的膏药,加红花和桃仁,把瘀血化开。”

林薇刚要拿温经膏,被陈砚之拦住:“换活血膏,加自然铜。”他转身对男人说,“您这膝盖又肿又疼,是瘀血没散,自然铜能接骨续筋,配合红花桃仁,比单用活血化瘀的药强。”

男人皱着眉:“可我总觉得膝盖发凉,用活血的药会不会更寒?”

“加了炮姜,”陈砚之笑着解释,“温通的药配活血的药,就像‘热汤化冻肉’,既能把瘀血化开,又不会伤阳气。您看这方子,”他写下药方,“内服的复元活血汤加了肉桂,既能引血下行,又能温肾,您这病根子在肝肾不足,得补着治。”

姑娘在旁边记笔记,忽然问:“大夫,贴膏药的时候能不能按摩?我爸总爱自己揉膝盖。”

“能,但得用对法子,”林薇拿起个按摩球,“让叔叔用这球在膝盖周围滚,别直接按疼的地方。您看,从膝盖上方三指处往下滚,顺着经络走,能帮着膏药里的药劲儿散开。每天滚五分钟就行,别太使劲。”

男人试着滚了滚,没多久就说:“哎?舒服多了!刚才还觉得胀得慌,这一滚,气顺多了。”

陈砚之把熬好的膏药切成小块:“您这膏药得贴二十四小时,揭的时候用热毛巾捂三分钟,别硬扯。我给您开了五贴,贴完再来调方子。”他顿了顿,又叮嘱,“最近别爬楼梯,别深蹲,给膝盖减负,不然贴再多膏药也白搭。”

姑娘接过膏药,感激得直点头:“我们在大医院问,大夫只说手术,还是您这儿细心,连按摩法子都教。”

送走客人时,日头已经偏西。林薇往灶里添了块炭,看着陈砚之把新熬的膏药装进陶瓮:“砚之,你说这冬深天寒的,得多少病人等着这口膏药暖腿啊?”

陈砚之盖紧瓮盖,指尖沾着膏药的黏液:“越多越好,说明咱这手艺有用。”他指着墙上的日历,“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等开春,这些老寒腿就能少遭点罪。”

林薇忽然想起什么,从灶台上端过个砂锅:“差点忘了,给爷爷炖的羊肉汤,加了当归和生姜,专治他这老慢支。您也喝点,忙活一上午了。”

陈砚之接过汤碗,热气模糊了眼镜片。窗外的北风还在呼啸,屋里却暖融融的,药香混着羊肉汤的醇厚,在炭火的光晕里漫开。林薇低头给膏药贴标签,笔尖划过“冬至特制”四个字,忽然笑了:“您看这膏药,黑糊糊的不起眼,却能把这深冬的寒气挡在骨头外头,比棉袄还管用。”

陈砚之喝着汤,看着她睫毛上沾的药粉,心里忽然踏实得很。这冬夜再深,有灶上的膏药香,有手边的汤药味,有互相搭衬的伙伴,还有炭火边等着喝汤的爷爷,便什么寒气都不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