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07章 处暑辨膏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07章 处暑辨膏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处暑的风带着点秋凉,卷着槐树叶落在葆仁堂的门槛上。陈砚之正蹲在药碾旁,用青石碾子细细碾着独活,粉末簌簌落在粗瓷碗里,混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膏药香——那是昨晚新熬的“温经膏”,特意加了当归和肉桂,预备给老寒腿的街坊们用。

“林薇,把那罐儿三年陈艾拿来。”他头也不抬,鼻尖萦绕着独活的辛香,“张大爷的膏药得用陈艾打底,处暑天湿气还没散,新艾燥,容易引邪。”

林薇从药柜最下层拖出个陶瓮,掀开盖子时,一股醇厚的草木香漫出来:“这艾绒晒得跟棉絮似的,比去年又沉了些。”她抓了一把凑到鼻尖闻,“爷爷说‘陈艾温而不燥’,就是这个味儿吧?”

“正是,”陈砚之接过艾绒,往膏药坯里揉,“处暑是个坎儿,热没退尽,凉气又钻空子,老寒腿最容易这时候犯。加了陈艾,膏药贴上去是‘温’,不是‘烫’,透着股绵长劲儿。”

话音刚落,门帘被“吱呀”推开,张大爷的儿子扶着老人进来。老爷子裹着件夹袄,膝盖上贴着前天的旧膏药,脸色却比上次红润多了:“小陈大夫,这膏药真中!昨儿刮秋风,我这腿居然没抽疼,半夜还能自己翻身了……”

陈砚之赶紧搬过藤椅,伸手按了按老人的膝盖,指腹划过关节处,那里曾肿得像个发面馒头,如今只剩点僵硬:“大爷,这儿还发紧不?”

“紧劲儿小多了,”张大爷试着屈腿,疼得龇牙却笑,“就是弯到九十度还卡壳,比前阵子强百倍!那时候走两步路,腿肚子都转筋。”

林薇已经把新膏药在炭火上烤软,用掌心焐得温温的:“大爷您试试这个,处暑天换的方子,加了牛膝和杜仲。”她小心翼翼地揭下旧膏药,见老人皮肤泛着健康的淡粉色,松了口气,“您看,这次没起疹子吧?按我说的,贴四小时就揭,皮肤透气了才扛得住。”

张大爷的儿子在旁边看着,忍不住问:“大夫,我爸这腿,能贴到冬天不犯不?每年一入冬,他就跟揣了俩冰坨子似的,整夜整夜睡不着。”

陈砚之正给老人搭脉,指尖下的脉搏沉缓却已带了些力道:“能!但得按节气调方子。”他指着桌上的药方,“您看这内服的独活寄生汤,处暑天加了炒白术和茯苓,这俩能健脾祛湿,处暑湿气重,得先把脾胃护住,不然吃再多补药也不吸收。”

他顿了顿,又指着膏药:“这膏药里的牛膝,能引药往膝盖走;杜仲用盐炒过,补肝肾的劲儿更沉,就像给骨头缝里填了层棉絮,慢慢焐着。处暑调好了,入冬就能少遭罪。”

林薇这时已经把膏药贴上,用手轻轻按揉边缘:“大爷,您贴完试试按揉阳陵泉,就在膝盖外侧那小骨头尖下头。按到发酸就多揉会儿,能帮着膏药里的药劲儿往筋络里钻。”

张大爷依着试了试,没多久就“哎哟”一声:“酸!酸到脚脖子了!”

“酸就对了,”陈砚之笑着递过个小布包,“这里头是炒白扁豆粉,您要是觉得肚子胀,就冲点水喝。处暑天脾胃虚,得顾着点,不然药劲儿吸收不了。”

正说着,门帘又动了,进来个穿夹克的年轻人,扶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那人走路一瘸一拐,膝盖上缠着块纱布,渗着点黄水印子,额头上还冒着汗。

“大夫,我哥这膝盖能治不?”年轻人嗓门亮,“他是程序员,天天坐着,前阵子加班赶项目,突然就站不起来了,医院说是什么‘滑膜炎’,抽了三次积液,还是肿。”

陈砚之上前扶着中年人坐下,掀开纱布一看,膝盖又红又肿,摸上去滚烫:“这是湿热下注,跟张大爷的老寒腿正相反。”

林薇刚要拿温经膏,闻言赶紧停手:“那得换凉血膏?”

“换!”陈砚之转身抓药,“加黄柏和苍术,这俩是治湿热的老搭档。再加点青黛,凉血消肿,比单用冷敷强,不伤骨头。”他转头对中年人说,“您这不是寒,是久坐憋出来的热,贴温膏药准起泡。”

中年人皱着眉:“可我冬天膝盖也怕凉,怎么夏天反倒成热证了?”

“冬天气候干,热邪被压着;夏天久坐,汗排不出去,全憋在膝盖里,就成了湿热。”爷爷从里屋出来,手里摇着蒲扇,“就像一块木头,冬天冻得硬邦邦,夏天捂着不通风,就容易发霉。”

林薇恍然大悟,转身从药柜翻出青灰色的凉血膏:“我这就给您烤膏药,加了薄荷脑,贴上去凉丝丝的,先把这股热邪压下去。”

中年人刚贴上,就“嘶”地吸了口气:“哎?真舒服!比冰袋强,冰得骨头疼,这玩意儿凉得透,还不刺骨。”

陈砚之已经写好了药方:“您这内服得用四妙丸加减,黄柏12克、苍术12克、薏苡仁30克,这仨是治湿热的铁三角;再加6克牛膝,引药往下走,专攻膝盖。熬药时放三枚大枣,中和一下苦味,喝完别立马坐下,站着活动十分钟,让药劲儿散开。”

张大爷在一旁看得直乐:“真神了!我贴的膏药暖乎乎,他贴的凉丝丝,这葆仁堂的膏药,还分着性子呢!”

“分!”爷爷笑着说,“处暑天最讲究‘辨证’,寒的用温药,热的用凉药,就像种地,旱了浇水,涝了排水,哪能一刀切?”

送走客人,林薇把处暑新采的薄荷晾在竹竿上,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陈砚之,”她擦了擦额角的汗,“刚那滑膜炎的,要不要提醒他少吹空调?”

“早写上了,”陈砚之指着药方背面,“处暑天空调最伤人,热风裹着湿气,往骨头缝里钻。让他穿条护膝,哪怕薄的也行。”他拿起块刚做好的温经膏,凑到鼻尖闻了闻,“你闻这味儿,当归的醇、肉桂的烈,混在一起,正是处暑该有的劲儿——不燥不凉,慢慢焐着。”

林薇看着他低头碾药的样子,风从门帘缝钻进来,吹得薄荷叶子沙沙响,药粉在粗瓷碗里堆成小山,混着陈艾的香,满屋子都是踏实的味道。她拿起铜壶去倒热水,心里琢磨着:等下泡点陈皮茶,给砚之也暖暖胃。

日头渐渐斜了,葆仁堂的药香混着槐叶的清苦,在处暑的风里慢慢荡开。那些被病痛折磨的膝盖,正被这一方方应着节气的膏药,一点点熨帖得舒展起来,就像这渐凉的天气里,悄悄酝酿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