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54章 冬至的羊肉温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54章 冬至的羊肉温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冬至这天,葆仁堂的门槛上积了层薄雪,踩上去软软的。陈砚之正在后院劈柴,斧头落下,木柴“咔嚓”裂开,溅起细小的雪沫。厨房里飘来羊肉的香气,混着当归、生姜的味道,暖融融地裹住了整个院子。

“砚之,进来歇歇,羊肉汤快好了。”爷爷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笑意。

陈砚之擦了擦额头的汗,刚走进堂屋,就见那先天体虚的小姑娘和她母亲站在诊室门口。女孩穿着件鹅黄色的新棉袄,小脸圆了些,眼睛亮晶晶的,见到陈砚之,竟主动跑过来:“陈医生,我娘说今天冬至,给您送碗饺子。”

她手里捧着个青花碗,里面盛着热腾腾的饺子,冒着白气。母亲笑着说:“这孩子喝了您三个月的药,现在跟换了个人似的,能跑能跳,吃饭也香,头发都黑了些。今天冬至,想着给您送点饺子,表表心意。”

陈砚之接过碗,心里暖烘烘的。他让女孩坐下,再次搭脉——脉象平和有力,像初春解冻的溪流,沉稳而流畅。舌苔淡红,津液充足,再看她的指甲,也透着健康的粉色。“现在觉得力气怎么样?天这么冷,还怕冷吗?”

“不怕冷了!”女孩声音响亮,“昨天我还跟哥哥堆了个大雪人,一点都不觉得累。”

母亲补充道:“就是有时候还是有点挑食,不爱吃青菜,而且她说晚上偶尔会做梦。”

陈砚之点点头。《汤药经残卷》里说“冬至一阳生,此时进补,最宜温肾助阳,兼调脾胃”。女孩脾肾已健,精血渐充,到了巩固疗效的时候。冬至阳气初生,此时用些温补的药膳,比汤药更易坚持,也更贴合“天人相应”的道理。

他走到药柜前,写下一个药膳方:羊肉250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山药30克、莲子15克、枸杞子10克。“这方子不用煎药,用来炖汤喝就行,”他对女孩母亲说,“羊肉性温,能补气血、暖脾胃;当归、红枣补血;山药、莲子健脾;枸杞子补肾,刚好适合冬至进补。”

爷爷这时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两碗羊肉汤,笑着说:“我正炖着羊肉汤呢,砚之这方子,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他把一碗递给女孩母亲,“尝尝?冬至喝羊肉汤,暖和一冬天。”

女孩母亲接过汤,喝了一口,连声说:“真香!陈医生,这汤要多久喝一次?”

“每周喝一次就行,”陈砚之说,“不用太频繁,补得太过反而不好。另外,她不爱吃青菜,可以把青菜切碎了放进汤里,既不影响味道,又能补充维生素。”

爷爷看着女孩,忽然说:“孩子晚上做梦,是心神稍虚,汤里可以加3克合欢花,既能安神,又带着点甜味,孩子不会反感。”

陈砚之立刻在方子上添上“合欢花3克”。合欢花能解郁安神,《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加在汤里,既能改善睡眠,又能让药膳带着淡淡的花香,孩子更容易接受。

“《汤药经残卷》里说‘药食同源,汤粥最宜久服’,”爷爷对陈砚之说,“这孩子的病,到了现在,用药膳调理比汤药更合适。药能治病,食能养人,两者结合,才能让身体真正壮起来。”

陈砚之点点头,心里想着——从最初的固本汤,到加鹿茸填精,再到用阿胶滋阴,如今换成羊肉药膳,就像看着一棵小树,从需要支架扶持,到慢慢扎根土壤,最终能在阳光下自由生长。

女孩捧着碗饺子,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沾了点汤汁,像只满足的小猫。“陈医生,你的药不苦,汤也香。”

“等开春了,你就不用喝药了,”陈砚之笑着说,“到时候多出来跑跑,晒晒太阳,就能长得高高的。”

傍晚,女孩母亲带着孩子离开,雪地里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陈砚之站在门口,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爷爷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这孩子能好起来,不光是药的功劳,更是你用心的结果。医道不只是开药,更是懂得什么时候该用药,什么时候该用食,什么时候该放手让身体自己恢复。”

陈砚之翻开笔记本,写道:“冬至,用羊肉药膳调理。《汤药经残卷》说‘冬藏精,食养为先’,羊肉像团炭火,在冬至这天点燃阳气。加合欢花安神,青菜补维生素,原来调理身体就像做饭,要五味调和,才能恰到好处。爷爷说,最好的医生,是能让患者慢慢离开药罐的人。”

厨房里的羊肉汤还在咕嘟作响,香气弥漫在整个堂屋。陈砚之看着窗外的雪,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不只是记住那些药方和理论,更是学会用耐心和智慧,去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这冬至的阳光,虽然微弱,却带着笃定的温暖,预示着春天终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