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11章 雪夜药箱里的暖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11章 雪夜药箱里的暖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铜铃在雪夜里响得格外脆,像冰棱敲在青石板上。陈砚之正用布擦着银针,针尖在油灯下闪着亮,林薇蹲在药炉边翻着本医案,炭火“噼啪”爆着火星,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

“这雪怕是要下一夜,”林薇抬头往窗外看,雪花簌簌落在窗棂上,很快积成层白,“刚才李婶来电话,说她儿媳妇胎动不安,让咱明早过去看看。”她往炉里添了块炭,“我把安胎的药包都备好了,白术、杜仲、桑寄生,都是爷说的安胎圣药。”

陈砚之把银针插进消毒盒:“明早我去,你守着铺子。爷说那孕妇体质虚寒,得带罐生姜红糖膏,让她每天冲水喝。”他往灶台上看,“爷熬的那锅姜枣茶呢?给我倒碗,手有点凉。”

林薇刚起身,门帘被风掀开道缝,卷进股寒气,铜铃“叮铃”响了第二声。一个穿蓝布棉袄的大婶抱着个孩子冲进来说,孩子白天还好好的,傍晚突然发起高烧,浑身滚烫,还抽风,村里的赤脚医生不敢治,让赶紧往葆仁堂送。

“快放床上!”陈砚之赶紧把孩子抱到诊床上,见孩子脸蛋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小手攥得紧紧的。他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又翻了翻眼皮,瞳孔有点散。“林薇,拿体温计!再把酒精棉和羚羊角粉拿来!”

林薇手忙脚乱地找东西,手腕的银铃铛“叮铃铃”响个不停,酒精棉盒差点被她碰翻。“39度8!”她报出体温,声音发颤,“怎么办啊?要不要送医院?”

“先退热!”陈砚之撕开孩子的衣领,用酒精棉擦着孩子的腋下和大腿根,“大婶,孩子白天吃啥了?是不是冻着了?”

“就吃了碗红薯粥,”大婶抹着眼泪,“下午在院里堆雪人,玩了俩钟头,回来就说冷,我没当回事……”

爷从里屋披着棉袄出来,手里捏着颗安宫牛黄丸:“把这个化在温水里,给孩子灌下去。”他往孩子脖子上摸了摸,“是外感风寒引发的急惊风,先物理降温,再扎针。”

陈砚之已经把羚羊角粉调成糊状,撬开孩子的嘴灌进去:“林薇,准备针灸,取人中、合谷、曲池,用泻法。”他的声音有点抖,却很稳,“爷,您帮我按着孩子的腿,别让他乱动。”

“哎。”爷按住孩子的腿,看着陈砚之捏起银针,在油灯上燎了燎,针尖对准人中穴,快如闪电地扎下去,轻轻捻转。孩子“哇”地哭出声,哭声虽弱,却让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

“哭了就好,”爷松了口气,“能哭出来,邪气就有地方泄了。”

林薇在旁边给孩子擦手心,见陈砚之额角的汗滴在诊床上,赶紧递过块毛巾:“擦把汗。”她往孩子嘴里喂了点温水,“宝宝乖,喝口水就不烧了。”

陈砚之扎完合谷穴,又在曲池穴上留了针,转身对大婶说:“我开个方子,你让家里人赶紧去抓药,柴胡、黄芩、石膏,都是退热的,煎好后每隔半小时喂一勺,别喂太多,免得吐。”

“哎哎!”大婶接过方子就要跑,被爷喊住:“让你男人去,你在这儿守着。孩子刚退了点烧,万一再抽风,有我们在还能应付。”他往炉边指,“去那边烤烤火,看你冻得直哆嗦。”

林薇给大婶倒了碗姜枣茶,见孩子的烧退了点,呼吸也平稳了些,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刚才吓死我了,”她小声对陈砚之说,“手都软了。”

“我也怕,”陈砚之苦笑,“但不能慌,一慌就乱了分寸。爷说过,越是急病,越要沉住气。”他往孩子头上敷了块凉毛巾,“你看,这不是好多了?”

爷在旁边看着,突然说:“砚之这针法,比上次给张大爷扎面瘫时稳多了。当年我治你三叔的急惊风,扎人中穴时手抖得像筛糠,针都扎歪了,被你爷爷骂了半天。”

大婶喝着姜枣茶,见孩子的脸色渐渐好转,不哭了,只是哼哼着,眼泪又掉下来:“还是葆仁堂的医生厉害,刚才我都以为孩子要没了……”

“别瞎说,”林薇给孩子换了块凉毛巾,“孩子体质好,退了烧就没事了。等天亮了再给孩子煮点小米粥,放两颗红枣,补补气血。”

陈砚之把剩下的羚羊角粉递给大婶:“明天再给孩子灌一次这个,巩固巩固。记住,别再让孩子冻着了,退烧后也别吃生冷的,水果都得烫热了再吃。”

凌晨时分,孩子的烧彻底退了,大婶千恩万谢地抱着孩子离开,雪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把雪地照得发白。林薇收拾着狼藉的诊床,见陈砚之坐在炉边发呆,手里还攥着那根扎过人中的银针。

“想啥呢?”她往他手里塞了碗姜枣茶,“刚才你可真棒,比我镇定多了。”

陈砚之喝了口茶,暖流传到胃里:“我想起爷说的,当医生就得胆大心细,刚才我手心里全是汗,就怕扎错了穴位。”他看向里屋,爷已经回屋睡了,“有爷在,心里就是踏实。”

林薇往炉里添了块炭:“爷就像定海神针,只要他在,再难的病我都不怕。”她突然笑了,“刚才你扎针时,爷偷偷给你竖大拇指呢,你没看见。”

陈砚之的耳尖红了,低头喝着茶,没说话。窗外的月光落在药箱上,箱子里的银针、艾草、药膏,都像浸在水里,泛着温柔的光。他知道,这葆仁堂的夜晚,总有些不期而遇的急病,但只要有身边的人,有爷传下来的手艺,再冷的雪夜,药箱里也能揣着暖。

天快亮时,爷起来往炉里添炭,见陈砚之和林薇趴在柜台上睡着了,陈砚之的手还搭在林薇的手背上,像在给她暖手。爷笑了笑,拿件厚棉袄盖在两人身上,又往炉里添了块好炭——这俩孩子,长大了。

晨光爬上窗棂时,林薇先醒了,见身上盖着棉袄,陈砚之的手还搭在她手上,脸“腾”地红了,轻轻抽回手。陈砚之也醒了,揉着眼睛说,得赶紧给李婶儿媳妇送药去,不然赶不上早饭前的时辰。

“我给你热两个馒头,”林薇往厨房走,“路上吃,别饿着。”

陈砚之拎着药箱出门时,太阳刚露出半张脸,雪地上的脚印被阳光染成金色。他回头看,葆仁堂的烟囱里冒着青烟,林薇正站在门口冲他挥手,手腕的银铃铛在晨光里闪着亮,像颗会笑的星星。

他知道,等他送完药回去,炉上一定温着姜枣茶,爷会坐在竹椅上翻医书,林薇会蹲在药炉边煎药,药香混着烟火气,在这雪后的早晨,酿出最踏实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