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09章 药香绕梁的晨光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09章 药香绕梁的晨光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木门轴刚“吱呀”转了半圈,带着晨露的风就裹着股薄荷香钻了进来。陈砚之正蹲在药圃边给紫苏浇水,水壶嘴的细流顺着叶片滑进土里,惊起两只躲在叶下的七星瓢虫。林薇抱着摞新到的药盒从屋里出来,帆布围裙上沾着点甘草末,远远看见他裤脚沾着的泥,忍不住喊:“浇个水咋还把自己弄成泥猴了?”

“这紫苏娇气,”陈砚之直起身擦了把额角的汗,阳光透过叶缝落在他发梢,亮得像撒了把金粉,“得顺着根浇,不然冲坏了须子。”他往竹筐里摘了把刚冒头的嫩薄荷,“你看这薄荷,爷说用来泡水治风热感冒,比晒干的管用。”

林薇刚要接话,前堂的铜铃“叮铃”响了,一个穿碎花衫的大妈扶着个老爷子走进来,老爷子捂着心口,脸色发白,嘴唇抿得紧紧的。“小陈医生,快给看看我家老头子,”大妈急得直跺脚,“早上起来就说心口闷,喘气都费劲,吃了硝酸甘油也没咋缓解。”

“您别急,先坐。”陈砚之赶紧放下竹筐,搬过藤椅让老爷子坐下,手指搭上他的腕脉,指尖能感觉到脉搏跳得又快又弱,“大爷,您这疼是咋个疼法?像针扎还是像石头压着?”

“像……像块大石头压着,”老爷子喘着气说,“后背也跟着酸,昨晚没睡好,总觉得气不够用。”

林薇已经取来血压计,麻利地缠在老爷子胳膊上:“高压150,低压95,有点高。”她往老爷子嘴里塞了片硝酸甘油,“含着,能快点缓解。”

爷从里屋出来了,手里端着杯刚沏的丹参茶,褐色的茶水在粗瓷杯里晃:“老郑啊,又不听话了吧?让你别熬夜看球赛,偏不听。”他把茶杯往老爷子手里塞,“先喝口,丹参能活血,比你那硝酸甘油温和点。”

“大爷您这是气滞血瘀,”陈砚之摸了摸老爷子的舌苔,见舌质紫暗,“得先顺气,再活血。”他转身往药柜走,“林薇,准备针灸,取内关、膻中、心俞,用平补平泻法。”

“哎。”林薇应声拿过针包,酒精棉擦过银针,在晨光里闪着亮。她蹲在老爷子身边,轻声说:“大爷您放松,扎针不疼,就像小蚂蚁爬过似的。”

老爷子点点头,却还是有点紧张,手紧紧攥着大妈的衣角。陈砚之先在膻中穴消毒,指尖捏着银针,手腕轻转,针尖稳稳刺入,捻转时老爷子“嗯”了一声:“有点酸,还有点麻。”

“这就对了,”陈砚之调整着针的角度,“气通了就不闷了。”他冲林薇使眼色,“你来扎内关,记得要斜刺,避开血管。”

林薇深吸口气,捏起银针,指尖微微发颤——内关穴离腕动脉近,她总怕扎偏了。爷在旁边慢悠悠说:“别怕,就像你平时给煤球梳毛,手稳着呢。”

这话让林薇想起给猫梳毛时的专注,指尖顿时稳了,银针顺利刺入,角度不偏不倚。“怎么样大爷?”她抬头问,眼里带着点小得意。

“挺好,”老爷子笑了,脸色比刚才好看多了,“这丫头比我家孙女还细心。”

针灸完,陈砚之开了方子,林薇帮忙抓药,戥子称着丹参、三七、川芎,动作麻利得像在跳一支熟稔的舞。“这药得煎两次,”她把药包好递给大妈,“第一次煎20分钟,第二次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早晚各喝一半。”

“别忘了忌嘴,”陈砚之补充道,“别吃肥肉和辣椒,多吃点黑木耳和洋葱,能软化血管。”

大妈千恩万谢地扶着老爷子走了,阳光已经爬满了前堂的柜台,药香混着晨光,暖得像层薄被。林薇看着陈砚之收拾针具,突然笑了:“刚才爷拿我给煤球梳毛打比方,你听见没?”

“听见了,”陈砚之也笑,“不过他说得对,你给猫梳毛时,手比谁都稳。”他往药炉里添了块炭,“爷说下午有个小儿疳积的病人来,让你准备好三棱针,挑四缝穴用。”

“知道了,”林薇往药臼里倒了些鸡内金,“我先把这个碾了,等会儿给那孩子配药。”她拿起药杵,“咚咚”的捣药声在屋里响起,像在给这安静的早晨打节拍。

爷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俩年轻人一个碾药,一个核对药方,突然觉得这葆仁堂的日子,就像那锅慢慢熬着的汤药,初看平平无奇,细品却有滋有味。他摸出旱烟袋,却没点燃,只是放在鼻尖闻了闻——当年他跟师父学医时,师父也总爱在旁边看着,烟袋杆敲着桌沿,说“药是死的,人是活的,得用心熬”。

中午吃饭时,爷炖了锅山药莲子粥,米香混着药香,勾得人直咽口水。“多吃点莲子,”爷往林薇碗里舀了勺,“上午扎针费神,莲子能安神。”他又往陈砚之碗里放了块山药,“你早上给老郑扎针时,眉头皱得像疙瘩,吃点山药补补脾胃。”

“爷,”陈砚之喝着粥突然说,“下午那个疳积的孩子,挑四缝穴会不会太疼?要不换个法子?”

“该疼就得疼,”爷放下筷子,“挑四缝能挤出淤浊,比光喝药见效快。当年你爸小时候也犯过这毛病,我挑了两次就好了,就是哭得惊天动地,把你奶奶心疼坏了。”

林薇听得直笑:“真的假的?陈砚之小时候也这么能哭?”

“谁说我能哭了,”陈砚之脸一红,“爷瞎说的。”

爷哈哈大笑,手里的筷子敲着碗沿:“这还护短呢?等你们有了孩子就知道,该狠心时就得狠心,治病救人,心软不得。”

下午的小儿疳积病人来了,是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头发枯黄,眼睛却亮得像两颗黑葡萄。林薇抱着他坐在腿上,给他讲《小熊看病》的故事,银铃铛随着动作“叮铃铃”响,男孩听得入了迷,竟忘了害怕。

陈砚之趁机拿出三棱针,消毒后快速在男孩手指的四缝穴上挑了一下,挤出几滴淡黄色的黏液。“好了,”他笑着说,“你看,一点都不疼吧?”

男孩愣了愣,见手指上只沾了点血珠,突然笑了:“真的不疼!阿姨,你再给我讲个故事吧。”

林薇笑着点头,爷在旁边看着,眼里的笑意像要溢出来——这俩孩子,一个心细如发,一个稳如磐石,搭在一起,比他当年强多了。

夕阳西下时,葆仁堂的铜铃又响了,新的病人走进来,带着一身风尘,却在这药香缭绕的屋里,慢慢放下了焦灼。陈砚之和林薇相视一笑,拿起脉枕和针包,开始了新的诊治——他们知道,这葆仁堂的故事,会在这日复一日的药香里,继续温暖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