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04章 艾草香里的新章程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04章 艾草香里的新章程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门轴刚“吱呀”转了半圈,一股浓重的艾草味就先飘了进来,混着点雨水的潮气。门口站着个裹着厚棉袄的大爷,手里攥着个布包,一进门就直跺脚:“小陈医生,小林医生,快救救我这老腿哟!”

陈砚之刚把晒干的艾草捆成束,闻言赶紧放下手里的麻绳:“张大爷,您先坐。”他搬过藤椅,见大爷膝盖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裤腿都撑得紧绷,“这是又受了寒?”

“可不是嘛,”张大爷坐下就开始叹气,“昨天帮孙子搭积木,蹲在地上俩钟头,起来就直打晃,夜里疼得直哼哼,贴了膏药也不管用。”他掀起裤腿,膝盖又红又烫,“您瞅瞅这肿的,跟揣了个小皮球似的。”

林薇已经取来诊脉的小枕,递过去时轻声说:“大爷别急,先让陈砚之给您把把脉。”她转身往药柜走,“我去拿爷泡的艾叶酒,等会儿揉一揉能消肿。”

陈砚之指尖搭在大爷腕上,闭目凝神片刻,睁开眼道:“脉浮紧,是风寒湿邪堵了经络。”他起身往消毒柜取银针,“得扎几针通通气,再用艾灸熏熏,把寒气逼出来。”

“扎针?”张大爷缩了缩腿,“能不扎不?我这老骨头怕疼。”

“大爷您放宽心,”林薇端着酒碗回来,用棉球蘸了酒往大爷膝盖上擦,“他扎针可轻了,比蚊子叮一下还不疼。上次李大爷也是这毛病,扎完就能下地遛弯了。”

爷不知啥时候从里屋出来了,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是捣好的药泥:“这是刚用新鲜苍术、黄柏拌的,消肿特快,等扎完针敷上,保管明天就能见好。”

张大爷半信半疑地把腿伸直:“那……那试试?”

陈砚之捏着银针,在酒精灯上燎了燎,手腕轻转,针尖精准地落在鹤顶穴上,手法又快又稳。“有感觉没?”他捻了捻针尾,“酸麻胀就吭声。”

“哎,有了有了,”张大爷咂咂嘴,“像有股小水流往腿肚子窜,怪舒服的。”

林薇在旁边点上艾条,用艾灸盒罩在膝盖周围,淡青色的烟裹着药香袅袅升起。她时不时俯身调整距离:“烫了就说啊,别忍着。”

爷坐在旁边的竹椅上,看着俩年轻人忙活,手里慢悠悠转着个核桃:“砚之这针法,比我年轻时候稳多了。当年我给人扎针,手都抖得像筛糠,哪像他,扎完病人还问‘扎了吗’。”

陈砚之耳尖微红:“爷又取笑我。”

“这哪是取笑,”爷笑得眼睛眯成缝,“是夸你!想当年你太爷爷教我扎针,第一针就扎穿了棉垫,把病人吓得直跳脚。”

林薇“噗嗤”笑出声,手里的艾条差点歪了:“原来爷爷也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呀。”

“那可不,”爷往椅背上靠了靠,“啥手艺都得练,你们俩现在搭伙坐诊,互相盯着点,错不了。”他冲陈砚之抬抬下巴,“等会儿给张大爷开三副独活寄生汤,加两钱桂枝,驱寒效果更好。”

“知道了爷。”陈砚之应着,开始起针,动作轻得像拈羽毛。

张大爷敷上药泥,被家人接走时,走路果然利索多了,一个劲念叨“葆仁堂的大夫比神仙还灵”。

送走人,林薇收拾着用过的艾条,笑着说:“刚才爷说你太爷爷扎穿棉垫,是真的不?”

陈砚之挠挠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爷说那病人后来成了常客,说太爷爷实在,扎错了还非要赔两贴膏药。”

爷在旁边接话:“做医的,不怕错,就怕藏着掖着。你们俩记住,咱葆仁堂的规矩,一是手要稳,二是心要诚,错了就认,改了就好。”

夕阳透过窗棂,把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药香混着艾草味在屋里盘旋,像给这寻常的日子盖了层暖融融的被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