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6章 处暑的杏仁润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6章 处暑的杏仁润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处暑的清晨带着秋凉,葆仁堂后院的银杏叶边缘开始泛黄,陈砚之正坐在石桌前,用小锤子把杏仁砸开,取出里面的种仁。饱满的杏仁泛着浅黄,捏在手里有温润的质感,凑近闻,带着点淡淡的苦香。

“砚之,前院有位患者,说是秋燥犯了。”爷爷的声音从月亮门那边传来,手里端着个白瓷碗,碗里盛着刚煮好的杏仁粥,热气袅袅。

陈砚之擦了擦手,把杏仁仁收进瓷罐,快步走到诊室。患者是位中学老师,戴着副细框眼镜,说话时总忍不住清嗓子:“医生,这几天一讲课就觉得嗓子干得冒烟,咳嗽倒是不厉害,就是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晚上睡觉还口干,得起来喝好几次水。”

陈砚之让她张开嘴,用压舌板看了看咽喉,黏膜有些发红,扁桃体倒不肿。又问了她的饮食作息,得知她最近为了赶教案,总熬夜,还爱吃些辛辣的零食。

“您是不是觉得鼻子也干,偶尔还流鼻血?”

老师点点头:“是啊,昨天早上擤鼻涕就带了点血,吓了我一跳。”

陈砚之搭了搭脉,脉象浮数,再看舌苔,舌红少苔,舌尖尤其红。他想起《黄帝内经》里“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处暑已过,秋气渐盛,燥邪当令,最易伤肺,这位老师的症状,正是秋燥伤肺、津液不足的表现。

他走到药柜前,提笔思索。燥邪伤肺,得用润肺的药,杏仁是首选,《本草便读》里说杏仁“性温入肺,能散能降,故治咳嗽气逆等证”,但光有杏仁不够,还得配些滋阴润燥的药。

片刻后,他写下药方:杏仁10克(去皮尖)、沙参12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川贝母6克(研末冲服)、玄参10克、桔梗6克、生甘草5克。写完后,他盯着“玄参10克”看了看,玄参能滋阴降火,但性偏凉,老师脾胃不算差,应该能承受,可会不会太过寒凉?

正犹豫着,爷爷端着杏仁粥走进来,见他对着药方出神,便凑过来看了看:“说说你的想法。”

“患者是秋燥伤肺,”陈砚之指着药方,“杏仁降气止咳,沙参、麦冬、玉竹滋阴润燥,川贝母润肺化痰,玄参滋阴降火,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黄帝内经》说‘燥者润之’,就是要以滋润为主,兼顾清热。”

爷爷舀了一勺杏仁粥,慢慢咽下,才开口道:“思路是对的,但你看她舌尖红,说明有虚火上炎,玄参用得对,不过可以加2克薄荷,既能清利咽喉,又能引诸药上行,还能稍微缓和一下玄参的凉性。”

陈砚之眼睛一亮。薄荷辛凉,能清利头目、利咽,加在里面既能增强利咽的效果,又能让药方的药性更灵动些,不至于太过滋腻。他立刻添上“薄荷2克(后下)”,又想起老师说“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那是燥邪导致的气机不畅,桔梗配薄荷,一宣一散,刚好能缓解这种不适感。

“杏仁要去皮尖,”爷爷又叮嘱道,“皮尖有小毒,去了才安全,而且去皮后的杏仁更温润,适合润燥。”

陈砚之点点头,赶紧在药方上添了“去皮尖”三个字。抓药时,他特意拿起杏仁,仔细挑拣着,把带皮或有尖的都挑出来,心里想着爷爷的话——药的炮制、处理,都藏着对药性的理解,半点马虎不得。

药煎好后,是淡淡的黄棕色,闻着有股清润的香气。陈砚之把药递给老师,叮嘱道:“药煎好后放温再喝,别烫着,川贝母末用热药汁冲开搅匀。另外,别再吃辛辣的零食了,多吃点梨、百合、银耳之类的,晚上早点睡,别熬夜。”

老师喝了药,过了一会儿,说:“感觉喉咙里舒服多了,没那么干了。”

陈砚之笑了笑:“这药得喝几天,把津液补回来才行。”

傍晚,陈砚之坐在石桌前,继续砸杏仁,爷爷坐在对面,慢慢喝着杏仁粥。“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爷爷忽然开口,“这位老师有口干、鼻衄、舌尖红,是温燥,所以你用了沙参、麦冬这些偏凉的滋阴药,要是凉燥,就得用杏仁配紫苏叶、生姜之类的,这就是‘辨证施治’。”

陈砚之手里的锤子顿了顿:“我今天才明白,‘燥者润之’不是简单地用滋润的药,还得看是哪种燥,有没有兼热或兼寒。”

“没错,”爷爷点点头,“《黄帝内经》的思想,从来不是死的,得活学活用。就像这杏仁,既能配温药治凉燥,也能配凉药治温燥,关键看你怎么用。”

陈砚之拿出笔记本,写道:“处暑,用杏仁润肺燥。《黄帝内经》说‘秋气之应,养收之道’,养收就是要收敛神气,滋润津液,不让燥邪伤了肺。杏仁像个温柔的使者,能把滋润的药引到肺里,再配上薄荷的灵动,玄参的清凉,就像给干燥的土地浇上一汪清泉。爷爷说,用药要懂‘变通’,就像秋天的天气,时热时凉,得跟着变才行。”

石桌上的杏仁堆得越来越高,浅黄的种仁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陈砚之看着它们,忽然觉得,这些看似普通的药材里,藏着的不仅是治病的道理,还有顺应自然的智慧——就像秋天要收敛,要滋润,人活着,也得懂进退,知润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