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52章 陶罐里的春意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252章 陶罐里的春意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陈砚之刚把装桃花膏的陶罐放进竹篓,就听见院外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是镇上药材铺的王掌柜,骑着匹枣红马,马背上搭着个蓝布包袱,被风吹得鼓鼓囊囊。“陈大夫!可算找着你了!”王掌柜勒住缰绳,马打了个响鼻,喷了他一脸白汽。

“王掌柜咋亲自来了?”陈砚之往竹篓里垫了层软布,怕陶罐磕碰,“不是说月底才送新药吗?”

“别提了,”王掌柜翻身下马,往院里瞅,“前儿收的那批当归,根须上总沾着点桃花瓣,我家那小徒弟说邪门,非让我来问问你爷,是不是该烧点纸驱驱邪。”他突然压低声音,“我瞅着那花瓣眼熟,跟你上次托我捎给归燕堂的桃花膏里的一模一样。”

灶房里的老太太听见动静,端着碗桃花膏出来:“王小子,进来喝口热的!啥邪门不邪门的,当归沾桃花瓣,那是好事——当归当归,盼着归来,桃花又是喜兆,这是老天爷在说啥好事要成呢!”

王掌柜愣了愣,接过碗猛喝一口,咂咂嘴:“哎哟婶子,您这膏子熬得绝了!比我家那口子用蜂蜜腌的桃花好吃多了!”他突然拍大腿,“对了!我那小徒弟他娘,前儿总说心口发闷,吃不下饭,您这膏子能不能给她捎点?”

“这有啥难的。”老太太转身往灶房走,“砚之,把那罐掺了陈皮的给王小子,他徒弟娘总爱生气,陈皮能理气。”

陈砚之刚把陶罐递过去,王掌柜突然指着院角的药圃:“哎?您这儿种的紫苏,叶子咋是紫边的?我收了这么多年药,头回见这样的!”

老汉蹲在药圃边除草,闻言直起腰:“这是‘返魂苏’,当年在山里采药时见的,移回来种了三年才活。专治风寒感冒,比普通紫苏管用三倍,就是难伺候,得天天用山泉水浇。”

“还有这讲究?”王掌柜凑过去看,手指刚要碰叶子,被老汉一把打开。

“别碰!”老汉护犊子似的挡在前面,“这叶子上的绒毛沾了汗就蔫,得用竹片挑着看。”他转身对陈砚之,“你师父当年总说,好药跟好人一样,得顺着性子疼。”

陈砚之想起爷爷说的“徐长卿得用三年生的根”,忍不住笑:“您跟我爷说的话都一个调调。他总说,给药除草不能用锄头,得用手拔,怕伤着须根。”

“可不是嘛!”老太太端着新熬的膏子出来,“当年你叔在山里挖野参,见着参须缠在草根上,能蹲那儿解半个时辰,说‘这参跟人似的,怕疼’。”

王掌柜听得直咋舌:“难怪你们村的药材总比别处的管用,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我那药铺里的黄芩,总有人说苦得发涩,是不是也得这么伺候?”

“那是没晾透!”老汉蹲回药圃,“黄芩得阴干,不能晒,晒了就走油,苦味里带股焦糊味,咋能不涩?”他摘了片紫苏叶递给王掌柜,“你闻闻这个,紫边的比全绿的多股清香味,这就是伺候得好的缘故。”

王掌柜捏着叶子闻了又闻,突然一拍脑袋:“我知道当归上为啥沾桃花瓣了!前儿收药时,那户人家的药圃挨着桃树,风一吹就沾上了。我说那当归咋闻着比平时香呢,原来是沾了桃花的喜气!”

“这就叫‘药借花魂’。”陈砚之想起爷爷药柜里的陈皮总跟桂花放在一起,“我爷总把陈皮和桂花同罐存着,说陈皮吸了桂花香,理气时还能带点甜,病人爱喝。”

正说着,墙头的白鸽突然扑棱棱飞起,嘴里衔着片桃花瓣,落在陈砚之肩上。他解下鸽腿上的竹管,展开纸条笑出声:“师父说,归燕堂的学徒们把桃花膏抹在馒头上吃,说比酱豆腐还香,让再捎两罐。”

“这就熬!”老太太撸起袖子往灶房走,“让他们尝尝加了杏仁的,润肺,熬夜抄药方不容易咳。”

王掌柜看着院里忙碌的身影,突然叹了口气:“我算明白为啥你们村的大夫能留住人了。就冲这口热乎气,病都好得快些。”他指了指竹篓里的陶罐,“这桃花膏我不卖,就当给铺里的伙计们发福利,让他们也学学,啥叫‘药里藏着人心’。”

陈砚之把新灌的陶罐递给王掌柜,突然注意到罐口的红布上,老太太绣了朵小小的桃花,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花纹都让人心里发暖。“王掌柜,您知道这红布为啥用棉线扎吗?”

“为啥?”

“棉线透气,膏子不会闷坏。”陈砚之摸着红布上的线头,“就像人心,得留个缝透气,才能装下更多的暖。”

王掌柜骑着马走时,马背上的蓝布包袱里装着三罐桃花膏,风一吹,红布扎的罐口晃啊晃,像挂在马背上的小灯笼。老汉站在院门口挥手,老太太往他手里塞了块刚出锅的桃花糕,嘴里还在念叨:“记得让你徒弟娘别总生气,气大了伤肝,我这儿的柴胡随时给她留着。”

陈砚之收拾竹篓时,发现里面多了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老汉摘的“返魂苏”叶子,用棉纸包着,上面写着“治风寒,加生姜三片”。他想起刚才老汉蹲在药圃里的样子,突然觉得这陶罐里的桃花膏,不仅熬着岁月的甜,还裹着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藏在药草里的温柔——知道紫苏怕汗,明白黄芩要阴干,懂得给每味药留三分体恤,就像知道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不易,总得用点暖来焐一焐。

墙头的桃花又落了几片,飘进竹篓,落在装紫苏叶的布包上。陈砚之吹了声铜哨,白鸽应声飞起,带着片花瓣往归燕堂的方向去。他知道,这陶罐里的春意,会顺着鸽哨的方向,漫进更多人的心里,就像当年太爷爷的药方、爷爷的竹篓、师父的铜哨,把这份藏在药香里的暖,一直传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