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23章 竹下问诊声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223章 竹下问诊声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陈砚之刚把枇杷篮放进药箱,院门外的竹篱笆就被撞得哗啦响,瘸腿的张爷爷拄着枣木拐杖,一颠一颠地挪进来,拐杖头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点声。

“砚之!快!你张奶奶她……她嘴歪了!”张爷爷的胡子都在抖,另一只手死死攥着块手帕,“早上还好好的,刚想给你送几个新蒸的槐花糕,突然就说不出话,嘴角直往一边耷拉,口水顺着下巴流……”

陈砚之心里一沉,抓起药箱就跟着往外跑,枣木拐杖的点地声在身后紧追不舍。“张爷爷您别急,慢慢说,奶奶有没有头疼?胳膊腿能动不?”

“不头疼,就是右边胳膊抬不起来了!”张爷爷喘着气,拐杖杵在地上差点滑倒,“我扶她的时候,她手跟面条似的软,砚之啊,这到底是咋了?”

“大概率是中风先兆,”陈砚之跑得飞快,褂子下摆扫过路边的野菊,“您先别说了,省点力气,到了家我看看舌苔和脉象就知道了。”

张家小院的竹门虚掩着,刚推开就听见张奶奶含混的“呜呜”声。陈砚之冲进堂屋,见张奶奶歪在藤椅上,右边嘴角确实歪向耳根,左手紧紧攥着衣襟,右手却软绵绵地垂着,面前的槐花糕撒了一地。

“奶奶,您试着抬抬右手。”陈砚之蹲在她面前,轻声引导。张奶奶费劲地哼了一声,右手在半空颤了颤,像被风吹的纸鸢,一下就落了下来。

“舌头发硬不?”陈砚之递过一根棉签,“来,伸舌头我看看。”张奶奶努力张嘴,舌头却往右边偏,舌尖顶在牙齿上,半天吐不出完整的形状。

陈砚之指尖搭上她的手腕,眉头越皱越紧:“脉浮而无力,舌体歪斜,是气虚血瘀堵了经络。”他转头对张爷爷说,“快找块热毛巾来,再把我药箱里的银针拿出来!”

张爷爷手忙脚乱地找毛巾,陈砚之已经打开药箱,捏起一根银针在火上燎了燎。“奶奶,别怕,扎几针就好。”他扶住张奶奶的头,银针精准落在“人中”穴上,轻轻捻转——张奶奶的嘴角明显往回正了正。

“再扎‘颊车’和‘地仓’,”陈砚之语速平稳,像是在给张爷爷解释,又像在给自己打气,“这俩穴管面部肌肉,通了就能把歪掉的嘴拉回来。”银针落下,张奶奶喉咙里的“呜呜”声轻了些,眼睛里的慌乱也少了点。

“热毛巾来了!”张爷爷捧着毛巾跑进来,手一抖,热水溅在陈砚之胳膊上。“没事没事!”陈砚之摆摆手,拿过毛巾敷在张奶奶的右胳膊上,“您帮我按住这儿,我去配药。”

药箱里的药材摆得整整齐齐,陈砚之抓过黄芪、当归、地龙,用铜杵在药臼里快速研磨:“黄芪补气,当归活血,地龙能钻通经络,这三味配在一起,叫‘补阳还五汤’的简化版,专门治这种半身不利索。”

“要不要请镇上的医生来?”张爷爷看着药粉簌簌落在纸上,声音发颤,“我听说中风都得去医院……”

“现在去医院路上得颠簸一个钟头,怕耽误了最佳时间,”陈砚之把药粉包好,又拿出艾灸盒,“我先扎针艾灸稳住,等她能说半句话了,咱再叫救护车,这样路上也安全。”他点燃艾条,塞进艾灸盒扣在张奶奶的“足三里”上,“这穴是‘长寿穴’,灸着能补气血,比吃补品管用。”

艾烟袅袅升起时,张奶奶忽然含糊地吐出两个字:“糕……糕……”

张爷爷眼睛一亮:“她想吃槐花糕!我这就去蒸新的!”

“别忙,”陈砚之拦住他,笑着对张奶奶说,“奶奶,等您能自己拿起糕来,让爷爷给您蒸双份,现在咱先喝药汤,好不好?”张奶奶眨了眨眼,居然慢慢点了点头。

陈砚之刚把药粉冲进温水里,院门口又响起自行车铃铛声,是村医老李,背着个大药箱,老远就喊:“砚之,我听说张奶奶不舒服,过来搭把手!”

“李叔来得正好!”陈砚之接过他手里的血压计,“帮测测血压,我看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

老李给张奶奶缠上袖带,捏皮球时笑着说:“你这针法越来越神了,前村王婶的面瘫,镇上医生说要扎一个月,你扎了五天就好了。”

“还是您教我的基础针法管用,”陈砚之谦虚道,“我就是加了点艾灸,让热气带着药性走经络。”

“血压150\/90,是有点高,”老李解下袖带,“我带了降压药,先吃半片,等稳定了再说。”

张奶奶喝药时,陈砚之又给她扎了“曲池”和“合谷”,这次右手居然能微微抬起,抓住了陈砚之的衣角。“太好了!”张爷爷擦着眼泪,“刚才她连水杯都拿不住呢!”

“这说明经络通了点,”陈砚之拔出银针,用棉球按住针孔,“等下救护车来了,跟医生说用了‘补阳还五汤’和针灸,他们就知道咋后续治疗了。”

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时,张奶奶突然清晰地说:“谢……谢……”虽然吐字还有点漏风,但比刚才清楚多了。

陈砚之笑着摆手:“等您好了,给我蒸槐花糕就行,要放多多的芝麻!”

张奶奶被抬上救护车时,特意回头看了眼陈砚之,嘴角努力往上扬——虽然还歪着,却像朵开在春风里的槐花。

回诊所的路上,竹篱笆的影子在地上晃,陈砚之摸出张奶奶塞给他的槐花糕,虽然掉过地,却还带着温热。他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甜丝丝的,混着艾草的清香,心里忽然暖暖的。

原来行医这事儿,就像这槐花糕,得用真心当酵母,用耐心做火候,才能蒸出最熨帖人心的味道。他低头看了看药箱里的银针,在阳光下闪着光,像藏着无数个这样的清晨与黄昏——有慌张的拐杖声,有含混的感谢,还有掉在地上却依旧温热的槐花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