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96章 鞋垫针脚里的暖意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96章 鞋垫针脚里的暖意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老马婶子走的时候,硬是把半袋野栗子塞给了林薇,临走前还回头冲陈砚之挤眼睛:“兔子鞋垫赶明儿给你俩送过来,保证绣得活灵活现!”

陈砚之摸着后脑勺嘿嘿笑,林薇在旁边踹了他一脚:“就你多嘴!”

“本来就是嘛,”陈砚之揉着腿,“你属兔,绣兔子多应景。再说老马婶子那手艺,村里谁不夸?去年给王大爷绣的寿星图,那胡子都根根分明!”

林薇没再接话,蹲下身翻晒艾草,指尖划过叶片上的纹路,嘴角却悄悄翘着。陈守义端着空了的红薯碗出来,瞅着俩孩子这模样,咳嗽了一声:“小砚子,去把那筐绿豆倒出来晒晒,昨儿下雨潮了,别捂出霉。”又转向林薇,“丫头,灶上的药茶熬得差不多了,去滤出来晾着。”

“哎!”两人异口同声应着,转身往不同方向走,走了两步又都回头看了一眼,撞上视线又慌忙错开,各自红了脸。

陈砚之蹲在院里倒绿豆,圆滚滚的豆子滚了一地,他手忙脚乱地捡,嘴里还念叨:“这豆子咋跟长了腿似的……”

林薇在灶房滤药茶,纱布上沾着陈皮渣,她用筷子慢慢拨弄,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药香。忽然听见院里“哎哟”一声,探头一看,陈砚之正一屁股坐在地上,绿豆撒得更欢了。

“笨死了!”林薇放下筷子跑出去,伸手想拉他,却见他手背上划了道小口子,正渗血珠,“跟你说过豆子滑,慢点捡,偏不听!”

“没事没事,”陈砚之赶紧爬起来,往裤子上蹭了蹭手,“小口子而已,比上次给竹鼠笼换铁丝划的浅多了。”

林薇却拉着他往灶房走:“咋没事?感染了咋办?”她从药箱里翻出碘伏和创可贴,拽过他的手就擦,力道不轻,陈砚之疼得龇牙咧嘴也没敢躲。

“轻点轻点……”

“谁让你毛手毛脚!”林薇瞪他一眼,手上的劲却松了,“你看你这手,新伤叠旧伤,上次抓兔子被挠的疤还没好呢。”

陈砚之看着她低头认真贴创可贴的样子,睫毛长长的,在眼睑下投出小阴影,忽然说:“林薇,等秋收了,咱去后山摘酸枣不?我记得那儿有棵老酸枣树,结的果子甜得很,就是刺多。”

“去那儿干啥?”林薇抬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赶紧移开视线,“酸枣能当药引,陈爷爷不是说酸能收敛吗?”

“也是哦,”陈砚之挠挠头,“不过主要是……那儿能看见夕阳落进水库里,红通通的,跟你上次染坏的那块布似的。”

“你还好意思说!”林薇拍了他胳膊一下,“那布本来能做条新帕子,被你追野猫踩了一脚泥!”

“我赔你就是了,”陈砚之笑得一脸狡黠,“等摘了酸枣,我给你串个酸枣手链,比帕子稀罕多了。”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是村东头的李婆婆,挎着个竹篮,老远就喊:“守义家的,在家不?”

陈守义从堂屋出来:“李婆婆来啦?快进来坐,刚晾好的药茶,喝一碗解解暑。”

李婆婆把篮子往石桌上一放,掀开盖布,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帕子:“这是给俩孩子的,前儿听老马媳妇说他俩给她治好了胳膊,我这老婆子也没啥谢的,缝了两块帕子,粗针大线的,别嫌弃。”

林薇拿起一块,帕子角上绣着朵小雏菊,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热乎劲儿。“谢谢您李婆婆,真好看!”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李婆婆笑得眼睛眯成缝,“我那孙子总说胳膊疼,是不是也能让俩孩子给看看?他总说写作业写一会儿就抬不起手……”

“是读书太用功了吧?”陈砚之凑过来,“我给您孙子按按‘曲池穴’试试,就在肘弯这儿,按下去酸溜溜的就对了。”他边说边在自己胳膊上比划,“每天按三分钟,保准管用。”

林薇赶紧补充:“还可以让他写会儿作业就起来活动活动,跟我们学站桩也行,陈爷爷教的那个,能松筋骨。”

“好好好,”李婆婆连连点头,“我这就回去叫他来!这孩子,见了你们这些会针灸的就佩服,说长大了也想当郎中呢!”

陈守义笑着递过药茶:“有志气!让他常来玩,小砚子和林丫头正好带带他。”

李婆婆的孙子来得倒快,是个虎头虎脑的半大孩子,背着个沉甸甸的书包,一进门就给陈砚之和林薇鞠躬:“砚哥,薇姐好!我叫小石头,听说你们会扎针?”

“叫哥哥姐姐就行,”陈砚之拍他肩膀,“扎针可不是好玩的,先学认穴位!来,给你看这个。”他从屋里翻出个穴位小人模型,“你看这胳膊上的‘手三里’,治胳膊疼最管用,比你娘给你贴的止痛膏管用多了。”

林薇则拿出纸笔,画了张简易穴位图:“给你,回家贴在书桌前,按图找穴,不难的。”

小石头盯着图眼睛发亮:“我能试试按按砚哥的胳膊不?”

“当然能!”陈砚之把胳膊伸过去,“使劲按,找着酸麻的感觉就对了。”

小石头怯生生地按下去,陈砚之故意喊:“哎对!就是这儿!酸得过瘾!”逗得小石头咯咯直笑,也不怯生了。

李婆婆看着这场景,抹了把眼角:“这要是在以前,哪能想到村里孩子也能学这些……”

“现在不一样了嘛,”陈守义感慨道,“日子好过了,孩子们能学的本事也多了。”

日头慢慢往西斜,李婆婆带着小石头走了,临走时小石头还攥着那张穴位图,说要给同学也画一张。陈砚之收拾着散落的绿豆,林薇把晾干的艾草收进布袋,两人时不时抬头对看一眼,又赶紧低下头,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和说不清的甜意。

“林薇,”陈砚之忽然开口,“老马婶子的鞋垫要是绣好了,咱去河边试试新学的水漂石呗?我昨天练了一下午,能漂五下了!”

林薇把布袋扎紧,声音轻轻的:“漂十下我就去。”

“一言为定!”陈砚之笑得露出白牙,手背上的创可贴在夕阳下泛着光,“我今晚就去练!”

灶房里,陈守义看着院里俩孩子的身影,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噼啪”响,映得他脸上暖暖的。他想起年轻时听老人们说的,日子就像这针脚,一针一线看着慢,缝着缝着,就成了暖和的衣裳。

可不是嘛,这院里的艾草香,孩子的笑声,还有那藏在话里的盼头,可不就是最厚实的日子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