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38章 故人旧事,医脉相连话传承

县中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檀香袅袅。红木桌上摆着套精致的茶具,李院长正拎着茶壶,沸水冲在茶叶上,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他鬓角的白发。

“小林啊,坐。”李院长笑着招手,目光落在林薇身后的陈砚之身上,“这位就是小陈吧?常听你提起,说他手里的草药能治不少西医头疼的毛病。”

陈砚之赶紧鞠了一躬,手还攥着那个装草药的布包,紧张得手心冒汗:“院长好,俺叫陈砚之,从葆仁堂来的。”

“葆仁堂……”李院长端茶杯的手顿了顿,眼睛忽然亮了,“你是陈守义老先生的孙子?”

陈砚之愣了:“您认识俺爷?”

“何止认识!”李院长放下茶杯,往椅背上一靠,忽然笑出声,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花,“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在乡卫生院当学徒,天天往葆仁堂跑,就为了看你爷爷诊病。”

林薇和陈砚之都惊住了,你看我我看你,像俩摸不着头脑的孩子。

“那时候你爷爷的脉案,我抄了满满三大本。”李院长起身从书柜里翻出个旧牛皮本,封面都磨掉了角,“你看,这还是当年你爷爷给我批的字——‘医病先医心,用药如用兵’。”

陈砚之凑过去看,本子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确实是爷爷的笔体,旁边还有些红笔批注,圈着“此处辨证有误”“此药用量过重”,密密麻麻的。

“俺爷从没跟俺说过这事。”陈砚之声音都颤了,像捧着块烫手的宝。

“你爷爷那人,低调得很。”李院长摩挲着旧本子,眼里泛着光,“有回我给一个咳喘病人开了方子,吃了三天没见效,急得直掉眼泪。你爷爷啥也没说,领我去后山挖了筐紫菀,说‘这药得带点根须才管用,你方子是对的,药没采准’。”

他忽然拍了下大腿:“对了!你爷爷有个绝活,用蜂蜜调药泥治烧烫伤,那药膏抹上去凉丝丝的,不留疤。有年村里孩子掉进火堆,是你爷爷背着药箱跑了三里地,守着孩子换了七天药,一分钱没收。”

陈砚之的眼睛红了:“俺爷总说,他年轻时候有个爱问的小徒弟,可惜后来进城了,原来是您啊。”

“算不得徒弟,”李院长摆摆手,眼里却湿了,“没正式拜师,但在我心里,你爷爷就是我的师父。他教我的不光是药方,是‘当医生得有副热肠子’——这话我记了一辈子。”

林薇在旁边听得心里热乎乎的:“怪不得院长总说要‘中西医结合’,原来早受陈爷爷影响了。”

“可不是嘛!”李院长给陈砚之倒了杯茶,“你爷爷从不排斥西医,说‘听诊器能听见肺里的动静,脉诊能摸着气血的虚实,俩放一块儿,才看得更清’。当年乡卫生院刚进了台显微镜,你爷爷比谁都高兴,说‘这下能看见小虫子(指病菌)了,下药更准’。”

陈砚之这才放松下来,打开布包,掏出几样草药:“院长,这是俺爷新晒的川贝,治咳嗽比药店的管用;还有这个,是俺炮制的何首乌,九蒸九晒的,补肝肾最好。”

李院长拿起川贝闻了闻,又捏起何首乌看了看,连连点头:“好东西!你这炮制手艺,跟你爷爷一个样。当年他教我蒸地黄,说‘得用黄酒润透了,像给姑娘梳头,得耐心,毛躁不得’,现在想起来,这话里全是学问。”

“俺爷也总说,炮制是‘药的脾气’,”陈砚之打开了话匣子,“比如麻黄,生的发汗猛,像烈马;蜜炙过的就温和了,像调教好的骡子,能止咳还不伤人。”

“说得好!”李院长拍着桌子,“现在好多年轻人图省事,炮制马马虎虎,哪知道‘药差一分,效差千里’。就像你爷爷当年说的,‘炒炭存性’,不是烧成灰就行,得外面黑里头黄,像烧火炕,得留着点余温。”

俩人越聊越投缘,从药材炮制聊到辨证施治,从脉诊指法聊到针灸手法,林薇插不上嘴,只能在旁边给他们续水,看着李院长眼里的光和陈砚之脸上的笑,忽然觉得这屋里的檀香里,都掺了点葆仁堂的药香。

“对了,”李院长忽然想起什么,“下个月省里有个中医交流会,小陈你跟我去一趟?把你爷爷的那些绝活亮亮相,让年轻人也学学老祖宗的智慧。”

陈砚之吓了一跳:“俺……俺哪行啊?”

“咋不行?”李院长瞪了他一眼,“你爷爷当年带我的时候,我比你还怯场。他说‘本事是练出来的,不是藏出来的’。再说有我在,怕啥?”

林薇也帮腔:“去吧,正好让省里的专家看看,咱基层中医的厉害。”

陈砚之挠挠头,脸又红了:“那……俺回去跟俺爷说声。”

“不用跟他说,”李院长笑了,“我太了解你爷爷了,他嘴上说‘别瞎折腾’,心里指不定多高兴呢。当年我进城当医生,他背着药箱送了我十里地,说‘出去了别丢中医的脸’,现在这话,我原封不动传给你。”

说话间,到了饭点,李院长拉着他们去食堂:“今儿吃贴饼子熬菜,就着大蒜吃,像你爷爷当年在葆仁堂给我吃的那样。”

食堂里,粗瓷碗盛着熬菜,贴饼子黄澄澄的,沾着锅巴。李院长给陈砚之夹了块五花肉:“多吃点,你爷爷当年就爱吃这口,说‘干活有力气’。”

陈砚之咬了口饼子,玉米的香甜混着回忆的暖,心里像揣了个小火炉。他忽然明白,爷爷的医道从来不是锁在葆仁堂里的,它像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落在李院长心里,落在林薇手里,现在又要落在他的肩上,往更远的地方去。

“院长,”陈砚之咽下嘴里的饭,认真地说,“交流会俺去。俺不光带草药,还带俺爷的脉案,让大家看看,老中医是咋把‘头疼脑热’看出‘寒来暑往’的。”

李院长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举起粗瓷碗:“好!咱爷仨(算上陈爷爷)干一个!让这医脉,一代代传下去,热热闹闹的,别凉了!”

三个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像葆仁堂屋檐下的铜铃,在风里唱着传承的歌。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他们脸上,也照亮了那条从葆仁堂延伸出来的路,路上满是药香,还有数不清的脚印,深的是前辈的,浅的是后人的,一步步,往更远的地方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