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2章 炉火与药方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2章 炉火与药方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葆仁堂的炭火盆几乎就没熄过,通红的炭火映着祖父的脸,把那些深刻的皱纹都熨帖得柔和了些。陈砚之正在抄写药方,是给那位干燥综合征的姑娘调的方子,祖父说她的内热减轻了些,要减少苦寒药的用量,多加些健脾的药材。

“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祖父一边烤着山药,一边说,“她之前用了不少清热的药,难免伤了脾胃,现在得把脾胃补起来,才能更好地生成津液。就像一口井,光往外抽水不行,还得有源头活水。”

陈砚之点点头,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字迹。他想起自己刚学抄方时,总把药材的名字写错,剂量也记不准,祖父没少批评他。现在好了,抄得多了,很多常用的药方都能背下来了,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抄方不是简单的复制,得边抄边想。”祖父把烤好的山药递给陈砚之,“想想这味药为什么用,那味药为什么不用,剂量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抄下去,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

陈砚之咬了一口山药,粉糯香甜。他知道祖父说的是对的,就像那位干燥综合征的姑娘,一开始他只想着滋阴清热,却没考虑到脾胃的问题,还是祖父提醒了他。中医的辨证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不能有丝毫马虎。

上午来了位病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说自己最近总是胃痛,尤其是空腹的时候,疼得更厉害,吃点东西能缓解些。她的脸色蜡黄,眼角的皱纹里带着倦意。

陈砚之给她把脉,脉象弦细,像一根绷紧的线。他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您这是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叫‘胃脘痛’,是肝气犯胃引起的。”陈砚之说,想起医案里的类似病例,“我给您开个柴胡疏肝散加减吧。”

妇女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医生,我这病跟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有关。他都三十多了,还不务正业,天天跟一群狐朋狗友鬼混,我一想起他就生气,气的胃痛。”

祖父在一旁听着,这时开口道:“姑娘,别太生气了。气大伤肝,肝伤了就会影响胃,这叫‘肝木乘脾土’。你这病,不光要吃药,还得调畅情志,少生气。”他转头对陈砚之,“加些合欢皮、远志,解郁安神的,帮助她缓解情绪。”

陈砚之赶紧在药方上添了两味药,心里有些触动。很多疾病都和情绪有关,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医的“整体观念”,不仅包括身体的整体,还包括身体和情绪的关系,这是西医很难兼顾的。

妇女拿着药方,嘴里还在念叨着儿子的不是,慢慢走了出去。陈砚之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医生有时候更像一个倾听者,耐心听病人诉说,不仅能了解病情,还能缓解他们的情绪,这本身也是一种治疗。

中午吃饭的时候,祖母做了一锅羊肉汤,说小寒喝羊肉汤能御寒保暖。“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冬天经常走村串户给人看病,回来冻得浑身发抖,我就给他炖一锅羊肉汤,喝下去暖暖身子。”祖母笑着说,“那时候条件不好,羊肉都是稀罕物,只有过节才能吃上。”

陈砚之喝着羊肉汤,暖流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全身。他想起祖父说过的话,中医的很多养生方法,都和节气有关,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该做什么,都有讲究。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和发扬。

下午,陈砚之整理太奶奶的医案时,发现了一张治疗痛经的方子,上面写着:“经前腹痛,血色紫暗,有血块,此为气滞血瘀。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女子以肝为先天,疏肝理气尤为重要,可加香附、郁金。”

陈砚之看着这行小字,忽然想起了上午那位胃痛的妇女。太奶奶的思路和祖父不谋而合,都强调了疏肝理气的重要性。他忽然明白,中医的传承,不仅仅是药方的传递,更是思维方式的延续。一代代医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着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让它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傍晚关店时,陈砚之站在门口,看着巷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想起那位干燥综合征的姑娘,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想起那位胃痛的妇女,不知道她的儿子有没有变好;想起那位独居的老人,不知道他的咳嗽有没有彻底好。

这些念头像一根根丝线,缠绕在他的心上,让他觉得温暖而踏实。他知道,这就是医生的责任,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身体,还要牵挂他们的生活。这份牵挂,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祖父走了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没什么,就是在想那些病人。”陈砚之说。

祖父笑了笑:“别想太多,尽人事,听天命就好。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去治,用心去关怀。”他抬头看了看天,“雪停了,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

陈砚之点点头,和祖父一起关上门。诊室里的炭火盆还在燃烧着,药香和炭火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葆仁堂的味道,是传承的味道。

他知道,只要这炉火还在燃烧,这药香还在弥漫,葆仁堂就会一直在这里,为百姓解除病痛,传承中医的智慧。而他,会像祖父和太爷爷那样,守着这炉火,守着这药方,守着这份传承,一直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