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70章 药石针艾各显能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70章 药石针艾各显能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晨雾还没散,陈砚之刚把药柜第三层的当归摆整齐,就听见院门口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村西头的林嫂子,怀里抱着个襁褓,孩子在里面哼唧着,小脸憋得通红。

“砚之,你给瞅瞅这娃,”林嫂子眼圈红红的,把孩子递过来,“从昨儿个起就不大便,小肚子胀得硬邦邦的,哭了一夜,奶也不吃,我这心都揪着。”

陈砚之接过襁褓,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肚子,果然胀得像个小皮球。“这是积着食了,火气往上走,往下不通。”他转身到药柜前抓药,“我给您开点小儿化食汤,山楂、麦芽、神曲……都是消食的,再加点莱菔子,顺顺气,让大便能下来。”

他边抓药边说:“这药得熬得稀稀的,像米汤似的,每次喂一勺,一天喂三次。别喂多了,娃小,脾胃弱,得慢慢调。对了,您喂奶前先揉揉他的肚子,顺时针揉,就像给肠子顺顺道。”

林嫂子接过药包,指尖有些抖:“真能管用?我昨儿个给喂了点蜂蜜水,一点用都没有。”

“蜂蜜水太甜,反而碍着脾胃了。”陈砚之笑着安抚,“这药是消食化积的,对症。您回去熬药时放两瓣冰糖,稍微有点甜味,娃爱喝。等他拉了大便,就给我捎个信,我再看看用不用调方子。”

送走林嫂子,陈砚之刚擦了擦柜台,就见王二柱扶着他爹闯了进来。王大爷捂着心口,脸色发白,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得像拉风箱。“砚之!快!我爹刚才在院里劈柴,猛地就心口疼,说像有块石头压着!”

陈砚之赶紧让王大爷坐下,手指搭上他的手腕,脉搏又快又乱。“是气滞血瘀堵在胸口了,来得急,用针快。”他转身从铁皮盒里取了董氏奇穴的银针,“大爷,我给您扎两针,很快就舒服了。”

王大爷疼得说不出话,只点了点头。陈砚之找准他手背上的“灵骨穴”和“大白穴”,快速下针,针尖微微向上倾斜,然后小幅度快速捻转。“您试着慢慢深呼吸,往肚子里吸气。”

王大爷依言吸气,刚吸到一半,忽然“呼”地吐出一口长气,眉头舒展了些:“哎……那股憋得慌的劲儿松了点……”

“这就对了。”陈砚之继续捻针,“这俩穴能通全身气血,尤其是胸口的淤堵,就像给水管子开了个阀门,气顺了就不疼了。”他又在王大爷小臂的“手五金”穴加了一针,成个小倒马,“再加上这针,劲儿更足点。”

不过五分钟,王大爷的脸色就好看多了,能正常说话了:“真神了……刚才疼得我直冒冷汗,现在居然能直起腰了。”

陈砚之慢慢起针,又抓了点丹参、三七让王二柱回去熬水:“这药您泡水喝,一天三次,巩固巩固,别再干重活,歇两天。”

王二柱千恩万谢地扶着爹走了,陈守义从里屋出来,手里端着个紫砂壶:“刚才那几针扎得准,角度和捻转都对,‘灵骨配大白’治胸疼,这是董氏奇穴的绝活儿,你算摸着门道了。”

陈砚之笑了笑:“还是爷爷您教得细,说这俩穴得针尖朝上,气才能往胸口走。”

正说着,院门口又热闹起来,是张奶奶带着她孙子小石头,小石头胳膊上缠着块脏布,渗着血。“砚之,你给看看这娃,刚才爬树摔了,胳膊被树枝划了道口子,血流不止,我用布勒着都不管用。”

陈砚之解开布一看,伤口不算太深,但血还在往外渗,周围有点红肿。“是皮肉伤,得先止血,再消炎。”他转身到药柜前抓药,“我给您配点止血散,蒲黄、仙鹤草、地榆……都是止血的,研成末敷在伤口上,很快就能止住。”

他边研药边说:“您回去先用凉白开把伤口冲干净,别用脏水,然后把药末撒上去,用干净布包好,别让他碰水。每天换一次药,三天就能结疤。”

张奶奶看着研好的药末,有点不放心:“这药撒上去疼不?娃怕疼,刚才哭了一路。”

“不疼,这里面加了点**,能止疼。”陈砚之把药末装进小纸包,“您要是怕他哭,就给他块糖含着,转移注意力。对了,伤口别包太紧,得让气透进去,好得快。”

张奶奶刚要掏钱,陈砚之摆摆手:“不用不用,这点药不值钱,等小石头好了,让他给我送朵野花儿就行。”

小石头一听有花儿,立刻不哭了,拍着胸脯说:“我给陈哥哥摘一大把!”

送走祖孙俩,日头已经爬到头顶。陈守义坐在竹椅上,看着陈砚之收拾药材,慢悠悠道:“你今儿这三例,用了药,用了针,又用了药,看出啥门道没?”

陈砚之想了想,道:“急症用针快,像王大爷的胸痛;慢性病或小儿病用药稳,像林嫂子的娃和小石头的伤口;针能救急,药能固本,得看情况用。”

“说得对。”陈守义呷了口茶,“行医就像做饭,有的菜得快炒,有的得慢炖,有的得先焯水再红烧,不能一个法子用到头。董氏奇穴是快炒的大火,汤药是慢炖的小火,火候对了,菜才好吃,病才好得快。”

陈砚之点头,看着阳光透过药柜的格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药香混着艾草的味道,在葆仁堂里慢慢散开,让人心里踏实。他知道,不管是汤药还是针法,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乡亲们舒坦,就像爷爷说的,能治好病的,就是好法子,就值得好好学,好好用。

院门口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这话。陈砚之拿起扫帚,慢慢扫着地上的药渣,心里清楚,这葆仁堂的日子,就是这样一针一药,一言一行,陪着乡亲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平淡,却也滚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