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45章 巧治顽疾,诊室里的暖心赞

县医院中医科的诊室刚开了个缝,就被一群人堵得严严实实。最前头的是个抱着孩子的奶奶,嗓门亮得能掀翻屋顶:“林大夫!您可得给俺家娃好好瞅瞅,这疹子起了半个月,西医说过敏,药吃了一箩筐,咋还越来越厉害?”

林薇刚坐下,白大褂的袖子还没捋顺,就被孩子伸过来的小手拽住了。那娃胳膊上、后背上全是红疹子,有的地方都被挠破了,结着血痂,看着就让人心疼。

“大娘您先别急,”林薇掏出听诊器,又不忘从抽屉里摸出颗水果糖,塞给孩子,“让奶奶抱着,咱先看看疹子是啥样的。”

孩子含着糖,总算老实了点。林薇仔细看了看,疹子是淡红色的,摸上去有点硬,不像普通过敏那样水汪汪的。她又让孩子张开嘴,舌尖红得像点了朱砂,再搭脉——脉浮数,跳得又快又轻,像水面上漂着的小旗子。

“这不是单纯的过敏,”林薇肯定地说,“是风热郁在皮肤里,没发出来。就像蒸馒头,面发起来了,锅盖没掀开,热气憋在里头,能不鼓包吗?”

奶奶急得直跺脚:“那咋办啊?西医给开的药膏抹着就管事,停了就犯,总不能一辈子抹药吧?”

“得把这股热气透出来,”林薇拿起笔开方子,“光堵不行,得疏。我给开个方子,用荆芥、防风、牛蒡子,都是能透表的药,像给蒸锅掀开条缝,让热气慢慢散出来。再加点紫草、丹皮,凉血的,别让疹子再往红了涨。”

她边写边嘱咐:“这药熬出来得放温了再喝,别烫着。另外,别给娃穿太多,热着了更厉害,就像烤红薯,火太旺皮就焦了。”

正说着,诊室门被推开,一个小伙子拄着拐杖挪进来,脸色黄得像橘子皮,额头上全是汗:“林大夫,我这腿您还记得不?上次您说我是湿热下注,给开了药,喝着确实舒服点,可这两天又开始疼,比以前还厉害!”

林薇抬头一看,认出来了——是上周来看过的滑膜炎患者,当时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是不是没忌口?”她挑眉问。

小伙子脸一红,挠挠头:“前儿同学聚会,忍不住喝了两瓶冰啤酒,还吃了几串烤腰子……”

“你这不是找罪受吗?”林薇有点急,“我刚给你把湿热往下引,你倒好,冰啤酒是寒的,烤腰子是火的,一寒一火堵在膝盖那儿,能不疼吗?就像疏通下水道,刚通开点,你又往里扔石头,能不堵?”

她拿起笔在原来的方子上添了两味药:“加味苍术、黄柏,再重点儿,把新堵的湿热也清出去。记住了,啤酒、火锅、烧烤,最近碰都别碰,馋了就啃口黄瓜,比啥都强。”

小伙子连连点头:“我这回肯定听话!再疼下去,班都没法上了。”

送走这俩病人,刚想喝口水,诊室门口又吵起来了。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正跟护士掰扯:“我这失眠都快半年了,西医说神经衰弱,给开的安眠药,吃了就睡死,醒了头更晕,你们中医到底能不能治?不能治我就转院!”

林薇赶紧站起来打圆场:“大哥您消消气,失眠分好多种,得看看您是哪一种。”

男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嗓门还没降下来:“咋种?不就是睡不着吗?躺下跟烙饼似的,翻来覆去到天亮,白天头晕眼花,开会都能走神。”

“您是不是总觉得心里烦,想发脾气?”林薇递过杯温水。

“可不是嘛!”男人接过水猛灌一口,“我媳妇说我像个炮仗,一点就炸。”

“这是肝火扰心,”林薇说,“就像夜里有只猫在窗户上挠,你能睡得着吗?得把这只‘猫’赶走。我给您开点龙胆草、栀子,清肝火的,再加点茯神、远志,安神的,像给窗户加层纱窗,让‘猫’挠不着。”

她又想起什么:“对了,您睡前别刷手机,蓝光刺激眼睛,更睡不着。试试用酸枣仁泡水喝,或者听听白噪音,像下雨声、风声,比数羊管用。”

男人将信将疑:“真能管用?我可是吃过不少药了。”

“您先吃三副药试试,”林薇笑着说,“要是管用,您再来;不管用,我给您介绍别的大夫,绝不耽误您。”

一上午忙得脚不沾地,直到中午,诊室里才清静下来。林薇刚端起饭盒,就听见走廊里有人喊:“林大夫在吗?俺们给您送锦旗来了!”

出去一看,是上周那个被蛇咬伤的大爷,身后跟着他儿子,手里捧着面红绸子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医德高尚”。

“林大夫,您可真是俺家的救命恩人!”大爷握着林薇的手,激动得直哆嗦,“那天要是等救护车来,俺这老命早就交代了!您给的草药敷上,不到半天就不疼了,现在能下地干活了!”

他儿子也说:“俺爹非让做面锦旗送来,说让大伙儿都知道,县医院有您这么好的大夫。”

正说着,刚才那个看失眠的男人又回来了,手里拎着袋水果:“林大夫,不好意思啊,刚才我态度不好。我想起您说的酸枣仁,家里正好有,泡了杯喝,刚才在候诊区居然打了个盹!这可是半年来头一回!”

旁边候诊的人听了,都凑过来问:“林大夫,酸枣仁真能治失眠?”“我家娃也总起疹子,您给看看呗?”

林薇笑着招呼大家:“别急,一个个来。大家信我,我就尽力治;就算治不好,我也给您指条明路,绝不糊弄。”

这时,李院长路过,看着热闹的诊室,又看了看那面锦旗,笑着对林薇说:“小林啊,你这诊室现在比挂号处还火,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林薇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应该做的。”

大爷在旁边接话:“啥叫应该做的?现在像林大夫这样,不光看病,还管忌口、管保养的,不多了!俺们村的人都说,来县医院看中医,就找林薇,放心!”

周围的人都跟着点头,七嘴八舌地夸起来:

“林大夫给我妈看的关节炎,现在能自己做饭了!”

“我家娃总尿床,吃了林大夫三副药就好了!”

“上次我妈心口疼,林大夫没让做一堆检查,就按了按穴位,当时就不疼了!”

林薇听着这些话,心里暖暖的。她忽然觉得,当医生最幸福的,不是收到多少锦旗,而是病人那句“放心”。就像爷爷说的,医生的本事不在药里,在心里——心里装着病人,手里的药才能见效;眼里看着疾苦,开出的方子才暖人心。

下午出诊时,那个起疹子的孩子奶奶又来了,这次没抱着孩子,手里拎着袋自家种的西红柿:“林大夫,您给的药太管用了!娃身上的疹子下去一大半,也不挠了,能睡安稳觉了。这西红柿没打农药,您尝尝!”

林薇接过西红柿,沉甸甸的,带着太阳的味道。她知道,这袋子里装的不只是西红柿,还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就像这诊室里的药香,不浓,却能飘得很远,暖得很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