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35章 搭档坐诊,药香里的默契

陈砚之来药房上班的头天,就抱着个大布包往林薇的诊室钻。布包里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全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晒干的山楂串成的帘子,用艾草编的坐垫,还有十几个小布兜,每个兜里装着不同的草药,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名儿——“薄荷(治头疼)”“陈皮(消气)”“艾叶(暖肚子)”。

“俺爷说,诊室里挂点山楂帘,闻着酸溜溜的,病人来了不犯晕。”陈砚之踩着凳子,把山楂帘往窗户上挂,红通通的一串,倒真添了点喜气。他又把艾草坐垫往椅子上一铺,“坐这个比塑料垫舒服,尤其来例假的姑娘,坐着暖乎乎的,肚子不那么疼。”

林薇瞅着他忙前忙后,忍不住笑:“你这是把葆仁堂搬过来了?下一步是不是要在墙角种点薄荷?”

“哎,你咋知道?”陈砚之从布包里掏出一小盆薄荷苗,小心翼翼放窗台上,“俺爷特意挖的,说这玩意儿提神,你看诊累了闻闻,脑子清醒。”

正说着,第一个病人就来了。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被妈妈拽着胳膊,哭得惊天动地,嗓子都快哑了。“林大夫,您给瞅瞅,这孩子从昨天起就喊牙疼,饭也不吃,觉也不睡,闹得全家不得安宁。”

林薇刚要拿压舌板,小男孩“嗷”一嗓子躲开,手死死捂着嘴。陈砚之眼疾手快,从兜里摸出颗冰糖,递过去:“尝尝?俺娘做的,甜得很,不含糖精。”

小男孩抽抽搭搭接过去,含在嘴里,哭声立马小了半截。陈砚之趁机蹲下来,跟他平视:“牙咋疼啦?是上面的牙还是下面的?跟俺说说,像小虫子咬似的疼,还是像被锤子砸了似的疼?”

“像……像有小虫子在里面爬着啃。”小男孩含着冰糖,说话含含糊糊。

林薇趁机看了看他的牙,牙龈红肿,有颗蛀牙黑洞洞的。“是蛀牙招了虫子,得让牙医叔叔把虫子窝清干净。”她刚说完,小男孩又要哭,陈砚之赶紧说:“清完虫子,俺给你颗山楂丸,比冰糖还好吃,咋样?”

“真的?”小男孩眼睛亮了。

“骗你是小狗。”陈砚之拍着胸脯保证。等小男孩被妈妈带去牙科,他跟林薇说:“对付娃,就得用吃的勾着,俺们村的娃都这样。”

第二个病人是个阿姨,捂着心口进来的,脸色发白:“林大夫,我这心口窝疼了好几天,喘气都费劲,是不是得了啥大病?”

林薇给她号了脉,又听了心跳,眉头皱起来:“脉有点乱,不过不是啥大病,像是气着了。最近是不是跟谁吵架了?”

阿姨叹口气:“可不是嘛!跟儿媳妇拌了两句嘴,她摔门走了,我这气就没顺过来,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口就开始疼。”

陈砚之在旁边听着,从布兜里掏出个小布包,递过去:“阿姨,这个您拿着,是陈皮和玫瑰花,回去泡水喝。陈皮能消气,玫瑰花能顺气,就像给堵着的水管通一通,气顺了,心口就不疼了。”

“这管用吗?”阿姨半信半疑。

“咋不管用?”陈砚之挠挠头,“俺娘跟俺爹吵架,就喝这个,喝两天就不瞪眼睛了。您试试,要是觉得苦,加点冰糖,甜丝丝的还好喝。”

阿姨拿着布包走了,林薇笑着说:“你这办法还挺多,比我开的疏肝丸听着亲切。”

“俺爷说,治病先治心,心顺了,病就好一半。”陈砚之搬了个小凳子,坐林薇旁边,“就像种庄稼,土要是板结了,先松松土才能长苗,人心里堵了,也得先松松。”

一上午忙到快中午,才有空歇口气。陈砚之从包里掏出俩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罐酱菜:“俺娘做的,你尝尝,就着酱菜吃,比食堂的馒头软和。”

林薇咬了一口,确实暄软,带着股麦香。“你娘手可真巧。”

“她还会做酸枣糕,下次给你带点。”陈砚之吃得正香,忽然抬头,“对了,刚才那牙疼的小男孩,清完虫子该来找我要山楂丸了,我得去药房拿点。”

他刚跑出去,诊室门又被推开,进来个大叔,一瘸一拐的,裤腿卷着,小腿上红一片,还往外渗水。“林大夫,你看我这腿,前天在地里浇菜,被毒虫咬了,又红又肿,抹了药膏也不管用,越来越疼。”

林薇看了看,伤口周围都硬了,还有点发烫。“这是毒虫的毒液渗进去了,得把毒拔出来才行。”她刚要开方子,陈砚之拿着山楂丸跑回来,一看这情况,赶紧说:“用蒲公英!俺们村有人被蛇咬了,就用蒲公英捣烂了敷,能拔毒。”

“蒲公英确实能清热解毒,”林薇点头,“不过光敷还不够,得加点马齿苋,效果更好。”

“俺药房有!”陈砚之放下山楂丸就往外跑,没一会儿拿来一大把新鲜的蒲公英和马齿苋,“刚从后院摘的,还带着露水呢。”

他找了个干净的碗,把草药捣烂,加了点白酒拌匀,小心翼翼敷在大叔的伤口上,又用纱布缠好。“这个每天换两次,换的时候用凉白开把伤口擦干净。”他又从布兜里掏出个小瓶,“这是俺爷泡的蛇酒,您每天抹一点在周围,能防虫子再咬。”

大叔看着他忙活,不好意思地说:“小伙子,真麻烦你了。”

“不麻烦,”陈砚之摆摆手,“俺爷说,见着病人不伸手,那还叫啥学医的?”

等大叔走了,林薇看着陈砚之额头上的汗,递给他张纸巾:“你这跑前跑后的,比我这坐诊的还忙。”

“忙点好,忙点踏实。”陈砚之擦擦汗,咧开嘴笑,“你看,刚才那阿姨拿着陈皮包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地谢我,那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下午来的病人里,有个孕妇,怀孕七个多月,总觉得烧心,吃啥吐啥。“大夫,我这是不是不正常啊?听人说怀孕烧心,娃生下来会带胎记。”

林薇安抚她:“别听那些老话,烧心是因为怀了娃,胃被挤得往上移了,胃酸容易往上涌。”

陈砚之在旁边听着,忽然说:“俺娘怀俺小弟的时候也烧心,她就吃烤馒头片,说干巴巴的,能压下去。”

“这个法子好,”林薇点头,“烤馒头片是碱性的,能中和胃酸,比吃药安全。你回去试试,烤得焦焦的,嚼着香,还顶饿。”

孕妇走的时候,陈砚之还追出去,塞给她一小把炒芝麻:“这个也能压烧心,饿了抓一把嚼嚼,还补营养。”

夕阳西下的时候,诊室里的山楂帘被风吹得轻轻晃,薄荷苗在窗台上散发着清香。陈砚之帮林薇收拾东西,把用过的脉枕套拆下来,放进一个大盆里:“俺爷说,用艾叶煮水烫脉枕套,能除味儿,还不长虫子。”

林薇看着他熟练地往盆里加艾叶,忽然觉得,有个懂草药、会照顾人的搭档,日子好像轻快了不少。以前一个人看诊,累了只能自己撑着,现在陈砚之会记得给她泡杯薄荷水;以前想不出土法子哄孩子,现在有陈砚之递冰糖、许诺山楂丸;以前开方子总担心病人嫌麻烦,现在有陈砚之把草药包好,一句句嘱咐用法。

“明天带点啥?”林薇问。

“俺娘蒸了山药糕,带两块给你当点心。”陈砚之拎起装脉枕套的盆,“俺爷还说,让俺带点紫苏叶,最近天凉了,来感冒的人该多了,紫苏治风寒感冒管用。”

俩人锁了诊室门,并肩往医院外走。晚霞把天染成金红色,陈砚之的影子和林薇的影子挨在一起,被拉得老长。林薇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葆仁堂见他,他还是个背着竹篮、脸红扑扑的少年,如今站在身边,却成了能搭把手、分忧愁的搭档。

“陈砚之,”林薇忽然说,“你这搭档,俺没选错。”

陈砚之脚步顿了一下,挠挠头,嘿嘿笑:“你也是个好大夫,俺爷说,跟你学,错不了。”

晚风带着山楂和薄荷的香味,吹得人心里暖暖的。林薇知道,往后这诊室里的药香,不光有草药的苦,还会添上几分搭档的甜,日子啊,就这么在一搭一理中,慢慢过成了舒心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