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到大巴黎的高铁疾驰在西欧平原上,窗外的景色从英伦的田园风光渐变为法兰西的浪漫景致。林晚指尖摩挲着聚灵玉佩,玉佩与青铜鸮尊残留的灵气产生微弱共振,脑海中反复浮现着玄鸟秘符的纹路——那道刻在鸮尊底部的玄鸟图腾,线条简洁却蕴含着上古能量,与九天守护的灵气隐隐呼应。
“三彩骆驼俑藏在卢浮宫的东方文物馆三楼,编号302展厅。”顾倾城翻着卢浮宫提供的内部资料,指尖划过三彩骆驼俑的高清照片,“这件俑高85厘米,长60厘米,骆驼昂首嘶鸣,背上载着两位胡人乐师,釉色以黄、绿、白为主,色彩艳丽,釉质莹润,是唐代三彩中的珍品。它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从洛阳古墓被盗掘,后被法国收藏家收购,最终捐赠给卢浮宫。”
林晚凝视着照片中骆驼俑背上的胡人乐师,左眼泛起淡绿光晕:“俑身上的驼铃纹不简单,每一道纹路都与玄鸟秘符能对应上,应该是解开下一条线索的关键。而且我能感应到,俑的内部藏着异物,很可能就是陈博士提到的唐代丝绸地图。”
李警官的加密情报同步发来:“国际刑警追踪到溯源会的‘博士’已抵达巴黎,他的手下伪装成游客、工作人员,甚至混入了卢浮宫的文物修复团队。根据线人情报,‘博士’这次带来了‘灵气干扰器’,能屏蔽文物的灵气波动,让九天守护的感应失效,方便他们进行替换盗窃。另外,卢浮宫的东方文物馆近期正在进行设备维护,部分监控和传感器暂时关闭,这给了溯源会可乘之机。”
高铁抵达巴黎北站时,已是下午时分,夕阳的斜晖洒在塞纳河上,波光粼粼。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与周围的古典建筑相映成趣。接应她们的是卢浮宫的华裔研究员苏晴,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镜,显得干练而专业。
“林小姐、顾小姐,一路辛苦了。”苏晴的中文带着淡淡的法语口音,“三彩骆驼俑目前还在302展厅,但情况不太乐观。我们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俑的底座有轻微的腐蚀痕迹,像是被某种化学试剂处理过,而且俑身的灵气波动异常微弱,怀疑是溯源会的人已经动过手脚。”
驱车前往卢浮宫的路上,苏晴详细介绍了展厅情况:“302展厅主要陈列唐代文物,三彩骆驼俑放在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中,展柜采用的是最新的恒温恒湿系统,配备了红外监控和震动传感器。但由于设备维护,今天下午6点到明天早上8点,展厅的红外监控会暂时关闭,只有震动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工作,这是溯源会最可能动手的时间段。”
“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在维护期间动手?”顾倾城问道。
“因为维护期间,展厅会有工作人员巡逻,而且展柜会被临时封锁。”苏晴解释道,“他们大概率会在闭馆后,趁着监控关闭、巡逻间隙动手,用仿制品替换掉真品,然后通过展厅后方的维修通道撤离。”
抵达卢浮宫时,闭馆时间已近,游客们陆续离开,博物馆内渐渐安静下来。苏晴带着林晚和顾倾城,凭借工作证从员工通道进入,穿过宏伟的画廊,来到东方文物馆三楼。302展厅的大门虚掩着,里面的灯光还亮着,透过门缝能看到中央展柜中的三彩骆驼俑。
走进展厅,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厅两侧的展柜中,陈列着唐代的瓷器、玉器、金银器,每一件都做工精美,尽显盛唐气象。中央的三彩骆驼俑在灯光下格外耀眼,骆驼的肌肉线条饱满,釉色流淌自然,胡人乐师的表情生动传神,仿佛下一秒就要奏响乐曲。
林晚靠近展柜,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感应到骆驼俑内部传来微弱的灵气,其中夹杂着一丝机械运转的声响——与伦敦青铜鸮尊展柜上的异响如出一辙,显然是溯源会的“灵气干扰器”在作祟。“干扰器藏在俑的底座里。”林晚沉声道,“它不仅在屏蔽灵气,还在缓慢腐蚀俑身,再这样下去,三彩骆驼俑会遭到永久性损坏。”
顾倾城仔细观察展柜:“展柜的锁是电子密码锁,需要苏晴小姐的权限才能打开。但打开后,压力传感器会立刻报警,除非我们能在打开的同时,用特制的设备屏蔽传感器信号。”
苏晴点点头:“我已经准备好了屏蔽设备,是博物馆修复部专用的,能暂时干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给我们十分钟的时间处理干扰器。但十分钟后,传感器会自动恢复,我们必须在这之前完成操作。”
林晚从背包里拿出微型工具包:“我来取出干扰器,顾倾城负责警戒,苏晴小姐操作屏蔽设备和展柜锁。动作要快,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苏晴走到展柜前,将屏蔽设备连接到电子锁上,按下开关。设备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屏幕显示“信号屏蔽中”。接着,她输入密码,展柜的玻璃门缓缓打开,压力传感器果然没有报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