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博物馆的恒温恒湿展厅内,落针可闻。柔和的聚焦灯光精准地打在中央展柜内那卷珍贵的汉代帛书上,泛黄的绢帛承载着两千年前的墨迹,古隶文字沉静而肃穆。林晚独自站在展柜前,指尖下意识地轻触着冰凉的防护玻璃,仿佛能透过这层阻隔,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她颈间的聚灵玉佩毫无征兆地开始微微发烫,一股暖流沿着血脉缓缓上行。左眼深处,那抹常人无法察觉的淡金光晕再次浮现,视野中的帛书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帛书末尾,那片被历代学者认定为残损严重、字迹漫漶的区域,几行奇异的暗纹如同沉睡后苏醒的精灵,悄然浮现出来。它们并非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或图案,更像是用某种特殊物质绘制的点与线的组合,其间夹杂着难以辨识的符号。
更让林晚心惊的是,在这组奇特的暗纹旁,四个细若蚊足、却清晰无比的古隶小字——“蓬莱遗珍”——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烙印在她的感知里。
“专家们用尽了所有非破坏性检测手段,红外、紫外、多光谱扫描……都未能发现这些。”顾倾城清冷的声音在身侧响起,她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展厅,手中拿着高倍放大后拍摄的帛书残卷区域照片,照片上除了岁月的沧桑,空无一物。“检测报告显示,这暗纹使用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混合矿物粉末,掺入了……某种有机质。它不与常规光波反应,却能在特定频率的‘灵气’共振下显形。看来,这卷帛书,本身就是一件留给后来‘守护者’的密信。”
林晚收回目光,掌心紧握着的聚灵玉佩温度稍降,她深吸一口气:“倾城,你看这组符号,像不像……坐标?”
顾倾城眸光一凝,迅速将照片与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上的古代航海图、现代全球卫星定位图进行比对。纤细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排除掉一个又一个似是而非的地点。最终,屏幕上的光标锁定在了南太平洋一片广袤的蔚蓝之中——一个在地图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无名岛屿。
“坐标确认。纬度、经度都与暗纹指向高度吻合。”顾倾城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结合我们掌握的零散史料,‘蓬莱’,在汉代或许并非方士口中虚无缥缈的仙山,而极有可能是指代某次大规模远洋航行所抵达的海外岛屿。记载隐晦提及,那次航行曾带回‘仙药奇珍’,但也暗示有部分‘重器’因故滞留海外,未能随队返航。”
就在这时,展厅的门被轻轻推开,李警官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他手中拿着一份印有“加密”字样的文件袋。
“林晚,顾小姐,情况有新的进展。”李警官直接切入主题,“我们根据帛书可能指向的区域,与国际刑警组织共享了信息。刚刚收到的反馈,有一批品相极佳、疑似汉代制式的青铜器,近期在南太平洋的地下文物黑市悄然出现,卖家身份极其隐秘,交易方式也非常诡秘。而交易的地点,经过坐标核对,正是你们刚才锁定的那座——无名岛!”
林晚摩挲着掌心的聚灵玉佩,她能清晰地感受到玉佩内部灵气的流转,甚至能隐隐察觉到与她血脉相连的那龙形、凤形玉佩在远方传来的微弱共鸣。“这不是巧合。”她断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帛书指引,‘蓬莱遗珍’,黑市出现的青铜器……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件事。当年那支远洋船队,定然在岛上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可能是风暴,可能是冲突,导致这批珍贵的文物被迫遗留在那里。如今,它们被现代的海盗和黑市贩子发现了。”
顾逸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显然也听到了消息,接口道:“我这边也查到了负责这次黑市交易的组织背景。‘海鲨’,一个近年来活跃在国际航道上的恶性犯罪集团,首领代号‘雷鲨’。他们专门劫掠各国沿海考古遗址、打捞沉船宝藏,更肆无忌惮地攻击、控制那些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偏远岛屿。相比我们之前交手的‘暗影’,‘海鲨’更加残暴,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掌控着无名岛周边几个小型海盗据点作为前哨。那座岛屿周围暗礁密布,洋流复杂,天然险境加上他们布置的防御工事和巡逻力量,强攻几乎没有胜算。”
线索交织,目标明确,危机四伏。京海博物馆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紧张。经过连续数小时的激烈讨论和周密推演,一份初步的行动方案终于成型。
三天后,京海国际码头。一艘线条流畅、通体洁白的现代化远洋游艇“探索者”号静静停泊在泊位上。林晚和顾倾城已换上便于行动的户外冲锋衣和工装裤,登上了这艘由顾氏集团提供、经过特殊改装的船只。
汽笛长鸣,“探索者”号缓缓驶离港口,劈开蔚蓝的海面,向着浩瀚的南太平洋进发。航行是漫长而枯燥的,但这段时间正好被用来进行更深入的准备。她们反复研究无名岛的卫星地图,分析“海鲨”组织可能的人员分布和防御弱点。同时,大量的汉代航海史料被调阅出来,在灯下细细研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