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按住队员的手,示意放慢动作:“眉弓最脆弱,一旦碰裂就再也修复不了,用镊子把周围的泥土一点点挑开,别碰到骨面。”
林晚蹲在一旁,聚灵玉佩贴着夹层表面,灵气的震动随着清理进度越来越强,她能清晰“感知”到颅骨的每一处细节——眉弓的弧度、眼眶的边缘、齿列的间隙,甚至能感觉到骨面上细微的生长纹路。“左边3厘米处有炭质结核,小心别碰!”林晚突然提醒,队员赶紧避开,果然在左边泥土里挖出一块黑色的结核,要是刚才碰到,很可能会带裂眉弓。
两个小时后,泥质夹层被清理出一个半米见方的区域,禄丰古猿颅骨残片的全貌终于显露:眉弓粗壮却不突兀,比现代猿类的平缓;眼眶呈圆角方形,接近人类的形态;齿列中犬齿明显退化,门齿平整,正是“人科猿类”的典型特征,骨面上还留着远古森林里的植物纤维痕迹,像是在诉说它生前曾啃食过的树叶与果实。
“太珍贵了!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禄丰古猿颅骨之一!”张教授激动得声音发颤,用特制的泡沫托将颅骨托起,“你看这眉弓与颅骨的夹角,还有齿列的排列方式,完全符合‘人猿分界’的过渡特征,能证明禄丰古猿是人类进化树上的关键一环!”
林晚凑近泡沫托,聚灵玉佩贴着颅骨,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看到,颅骨的眼眶边缘有一道极细的“刮痕”——不是自然形成的,像是被尖锐的树枝或石器划过,刮痕组成的图案像是“蝴蝶”,旁边还刻着两个几乎与骨面融为一体的小字:“蝴蝶有猿”。
“张教授,你看眼眶边缘!”林晚让张教授用显微镜观察刮痕,“这是指向云南元谋的蝴蝶梁子遗址吧?我记得那里是距今约1000万年的古猿遗址,比禄丰古猿更早,出土过‘蝴蝶古猿’的牙齿化石,要是能找到完整化石,就能把人类进化的链条再往前推200万年!”
张教授赶紧翻出蝴蝶梁子遗址的资料,指着牙齿化石照片:“对!蝴蝶古猿的犬齿比禄丰古猿更原始,是‘森林古猿’向‘人科猿类’过渡的代表!要是能在那里找到颅骨或颌骨,就能填补禄丰古猿之前的进化空白,甚至能找到人类起源的‘更早根系’!”
就在这时,云南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语气轻松:“老藏他们已经全部招供了,还交代了之前倒卖的其他化石去向,我们已经联系警方追回了3件重要古生物化石。以后禄丰遗址会加设24小时巡逻队,再也不用担心盗挖了。”
林晚看着泡沫托里的禄丰古猿颅骨,突然觉得这800万年前的骨片变得格外厚重——它不仅是古猿的“生命印记”,更是连接人类与远古森林的“进化纽带”,从1000万年前的蝴蝶古猿,到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再到204万年前的巫山人,每一件化石都在诉说着“生命从森林走向平原”的漫长旅程。
顾倾城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从西周的青铜宝鼎,追到1000万年前的古猿,我们终于快摸到‘人类起源’的最早根系了。这条寻珍路,比我们最开始想的还要漫长,却也更有意义。”
林晚点点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蝴蝶梁子相关的灵气——比禄丰古猿更原始,带着森林古猿特有的“轻盈”,还裹着一丝远古热带雨林的湿润气息:“其实这些化石,都是‘生命适应’的见证。从蝴蝶古猿在雨林里攀爬,到禄丰古猿在草原边缘觅食,再到巫山人在峡谷中生存,每一步都是生命在适应环境、突破自我,这就是我们血脉里最原始的力量。”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收拾好设备,准备前往云南元谋蝴蝶梁子遗址。张教授把禄丰古猿颅骨残片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在展柜上写了一行字:“这截颅骨,藏着800万年前人猿分界的密码,是中华文明‘从森林走向平原’的最初印记。”
车子驶离禄丰石灰坝遗址,稻田的新绿在车窗外渐渐远去。林晚望着远处的群山,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你说蝴蝶梁子的古猿化石,会不会能还原出更早的‘人科特征’?会不会能找到我们祖先在热带雨林里生活的痕迹?”
林晚接过水,看着天边的流云:“不管能不能,我们都要去看看。每多靠近一步人类起源的源头,就多一分对生命的敬畏,多一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
车子朝着云南元谋蝴蝶梁子的方向疾驰,早春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泡沫托上,泛着淡淡的光。谁也不知道,蝴蝶梁子遗址的地下,那10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正等着他们,等着被唤醒,等着讲述那段关于“森林生命”与“进化开端”的最远古故事。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会一直朝着人类起源的最初源头,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每一步,都是在追寻生命最原始的答案。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