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一阵沉稳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声音在空旷的内堂中回荡,仿佛预示着某种重要事情的来临。赵云和典韦面色凝重,步履匆忙地踏进内堂。他们的目光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焦虑和急切。
一进入内堂,两人的视线便被站在地图前的孙宇所吸引。只见孙宇身形挺拔,宛如一座山岳般矗立在地图前,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正被某个难题困扰着,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云和典韦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上前抱拳行礼,齐声高呼:“主公!”他们的声音洪亮而恭敬,在这静谧的内堂中显得格外响亮。
孙宇听到声音,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锐利而威严,在赵云和典韦身上迅速扫过,仿佛要透过他们的外表看到内心深处。然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开口说道:“都坐吧,今日找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赵云和典韦依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他们的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对孙宇的尊敬和专注。孙宇见状,微微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接着说道:“如今这局势,当真是错综复杂啊。多尔衮那家伙,竟然收拢了残部,麾下的兵力竟然多达八万之众,而且还气势汹汹地朝着盛京进发。看这架势,他似乎是有夺权之意啊。”
说到这里,孙宇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多尔衮的忌惮和警惕。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而那崇祯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做出了迁都之举,将京城改回北平。这两件事,对于我大秦的下一步行动,可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啊。”
赵云听闻,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思索之色。片刻后,他缓缓说道:“主公,若多尔衮此番成功夺权,后金必定会倾尽全力来对付我大秦。可若是皇太极能够稳住局势,后金也依旧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至于崇祯迁都一事,北平虽近在眼前,但大明底蕴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军若是贸然进攻,恐怕极易陷入持久战的泥潭,难以脱身。”
典韦挠了挠头,一脸憨直,瓮声瓮气地说道:“俺觉得,咱就别想那么多,直接打盛京便是。把建奴的老巢给端了,看他们还能去哪蹦跶。管他谁掌权,先把他们收拾了再说。”
孙宇静静地听着二人的话,微微点头。赵云心思缜密,考虑周全,典韦勇猛果敢,气势如虹,二人所言皆有其道理。然而,此时大秦兵力有限,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慎之又慎。
“赵云所言甚是,进攻北平确实需要谨防大明其他军队前来救援。然而,若攻打盛京,又恐多尔衮与皇太极会暂时放下彼此间的嫌隙,联手对抗我们。”孙宇双眉紧蹙,在厅堂内踱来踱去,面色凝重,如临大敌。
他深知此时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但坐以待毙绝非良策,唯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在这乱世中求得一线生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孙宇终于下定决心,将心中盘算已久的计策和盘托出:“赵云听令!我命你率领一万辽东铁骑、五千重甲步兵以及五千神机营将士,共计两万精锐之师,火速前往锦州城,务必一举将其攻占。此行任务艰巨,你需小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
赵云闻令,毫不犹豫地抱拳应道:“末将遵命!定当不辱使命,拿下锦州城!”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与决心。
孙宇又将目光投向巴图尔,说道:“巴图尔,你带领一万蒙古铁骑,同样配上五千重甲步兵与五千神机营将士,也是两万人马,去攻打宁远卫。记住,行事要果断,更要灵活应变。”巴图尔拱手应道:“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孙宇略作停顿,又补充道:“对了,我们不是还有七千建奴俘虏吗,你们二人平分一下。攻城之时,可让他们去消耗城中物资,同时,你们也可在附近收集一些流民或其他可用之人,充当炮灰辅助攻城。但切不可过度依赖,以免陷入被动。”
言罢,孙宇看向吕布,吩咐道:“吕布,你率领一万蒙古铁骑,在宁锦地区四处活动。一旦发现敌军踪迹,不必犹豫,直接进攻。要让敌人摸不清我们的意图,打乱他们的部署。”吕布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主公放心,末将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安排妥当后,孙宇又道:“为了以防万一,我给你们每支队伍都派遣100名黑龙铁骑随队出征。他们皆是精锐中的精锐,关键时刻可发挥重要作用。”吕布等人见主公再无其他吩咐,齐声应道:“我等领命!”说罢,便各自转身,迅速去准备出发事宜。
就在这时,宽敞的厅堂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典韦和孙宇两个人相对而立。典韦有些不知所措地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然后开口问道:“主公啊,那俺接下来该去干啥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