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端坐在营帐之中,他的营帐虽然简陋,但却布置得井井有条。营帐的四周摆放着各种兵器和地图,显示出主人的严谨和专业。
此时,营帐外传来了众人的交谈声,孙宇的耳朵微微一动,便将这些声音尽收耳中。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同时心中暗自思忖:“吕布等人的计划,倒也并非毫无成功的可能啊。”
然而,孙宇心里也很清楚,吕布他们所使用的那些计策,虽然看似不靠谱,但实际上也只有大秦这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才能够应对自如。若是换作其他普通的军队,恐怕早就被他们的这些手段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崩溃。
孙宇轻轻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所采用的计策其实也并非完美无缺。但他更明白,在战争中,稳妥和安全往往比冒险更为重要。他决定先稍作休息,养精蓄锐,毕竟接下来还有一场激烈的大战在等待着他。
在建奴的驻扎之地,一片营帐林立,军旗飘扬。多尔衮与多铎正站在营帐外的空地上,低声交谈着。
多铎一脸好奇地看着多尔衮,轻声问道:“阿哥,你说,那群人真像那个人说的那般强悍吗?”他的眼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担忧。
多尔衮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多铎的问题。过了片刻,他缓缓说道:“我也不确定,但我心里明白,就我们这些人去和那群人战斗,很可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所以,我们不能过于主动进攻。”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谨慎和睿智。
多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追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一直在这里等下去吧。”
多尔衮微微一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他轻声回答道:“反正着急的又不是我们,而是大汗。我们只要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就好。”
多铎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道:“阿哥,我懂了!怪不得我们出发没多久,你就让我们在这里扎营,原来你是故意的啊。”他的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对多尔衮的谋略深感佩服。
多尔衮一脸凝重地看着多铎,语重心长地说道:“阿弟啊,你一定要牢记在心,咱们兄弟二人如今能有如此地位,完全是依靠你手中的镶黄旗啊!如果我们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遭受重创,损失惨重,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到时候,皇太极那个阴险狡诈的家伙,很有可能会趁机对我们下毒手,置我们于死地啊!”
多铎听了多尔衮的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满脸狐疑地说道:“不会吧,那个死胖子真有这么狠吗?哥,你比我聪明得多,我都听你的,你说该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多尔衮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嗯,很好。那我们就先按兵不动,暂时不要主动出击。我们可以在那群人附近悄悄地跟随,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毕竟,他们带着二十多万百姓,行军速度肯定快不了。等到皇太极率领大军赶来,与他们交战的时候,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出兵参战。”
多铎阴恻恻地笑着说:“要是那个死胖子不小心战死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多尔衮却赶忙摇头,严肃地说道:“不行,现在后金还离不开皇太极。要是皇太极现在死了,后金必将陷入永无休止的内斗之中。所以,至少现在皇太极还不能死。”
而在大明的紫禁城,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情犹如火山喷发一般,怒气冲天。他原本听到建奴已经撤离的消息后,心中刚刚稍稍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对此次抵御建奴的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以表彰他们的英勇和忠诚。
然而,还未等他开始这项重要的仪式,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山海关竟然已经失守!这个消息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崇祯皇帝的心头,让他惊愕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更令他震惊的是,这消息显示山海关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沦陷,而直到现在才传到朝廷!这意味着在这漫长的一个月里,朝廷对山海关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完全被蒙在鼓里。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崇祯皇帝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也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愕得无法言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崇祯皇帝的论功行赏计划也因此被彻底打乱,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原本应该是欢乐和庆祝的时刻,如今却变成了一场噩梦。
而在这场噩梦中,最为痛苦的当属那些来自辽东的将军们。他们本是为了勤王而来,却未曾料到会遭遇如此变故。袁督师的死已经让他们痛心不已,如今连自己的家园都失去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他们对山海关的具体情况简直是一无所知!那里的百姓是否安好?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巨大的谜团,萦绕在他们心头,让他们寝食难安。这种未知所带来的恐惧和担忧,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