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那片死寂的幽冥疆域与混乱的废弃能量场后,混沌界驶入了一片相对平和的维度区域。
这里的能量乱流不再狂暴,而是化作无数柔和的光带与星尘,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横贯虚空的璀璨星河。
各种温和的、偏向“秩序”与“生长”的规则碎片混杂在星尘之中,使得这片区域充满了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气息。
这片被林枫暂时命名为“星尘之海”的空域,无疑是混沌界修复根基后,进行休整与平稳积累的理想之地。
混沌界如同一条归海的游鱼,悄然融入这片星尘之海。
界膜上流转的秩序符文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环境共鸣,高效而温和地汲取着星尘中蕴含的纯净能量与秩序规则碎片。
经历过废弃能量场的粗暴淬炼后,这种温和的滋养显得尤为珍贵,混沌界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却有序地吸收着这一切,稳固着刚刚重塑的扎实根基,能量层级也开始以稳定可见的速度,朝着武将级别稳步回升。
林枫的意识徜徉在这片祥和的星海之中,一边引导着混沌界的成长,一边消化、整合着从“伊甸”方舟与幽冥前哨站获取的海量信息。
关于“创世引擎”的理论,“收割者”的规则本质,以及“归寂圣典”的阴影,都在他意识中不断推演、碰撞。
然而,这片看似平静的星尘之海,也并非绝对的安全。
就在混沌界沿着一条能量相对浓郁的星尘带巡游数日之后,林枫的感知边缘,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的波动。
那并非生命或幽冥的气息,而是一种……带着锐利锋芒与冰冷质感的、残破的金属规则反应。
他立刻警觉,操控混沌界减缓速度,隐匿气息,朝着波动传来的方向小心探查而去。
穿过一片浓密的、闪烁着七彩光晕的星尘云,前方的景象让他目光一凝。
那并非自然形成的星体或残骸,而是一具庞大到令人窒息的……人造物的遗体!
一座堪比小型行星的金属堡垒,静静地悬浮在星尘之中。
它通体呈现出暗沉的青铜色,风格古朴而狰狞,布满了巨大的炮台基座、断裂的能量导管以及深可见骨的撕裂伤痕。
堡垒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星尘,如同披上了一层历史的尘埃,许多地方甚至生长出了一些依赖星尘能量存活的、散发着微光的半能量苔藓植物。
它已经死去了不知多少岁月,没有任何能量反应,只剩下这具冰冷的、记录着惨烈过去的躯壳。
但那残存的金属结构中,依旧散发着一种不屈的、历经战火淬炼的锋芒意志。
这是一座属于某个未知文明的……战争堡垒!
而且,从其损伤痕迹来看,它并非毁于幽冥的侵蚀(那种侵蚀更倾向于规则层面的腐化),而是毁于更加直接、更加狂暴的物理或能量攻击,许多伤痕边缘还残留着高温熔融后又冷却的迹象。
是毁于文明间的战争?
还是……毁于“清理者”?
林枫心中一动。
他操控混沌界,如同一个考古学家般,小心翼翼地靠近这座沉寂的战争堡垒。
堡垒破损严重,许多区域的装甲早已洞开,露出了内部错综复杂、同样残破不堪的结构。
林枫没有贸然进入其核心区域,而是先在外围选择了一处相对安全的、如同峡谷般的巨大裂缝,将混沌界停泊了进去。
他分出一缕混沌意念,化作一道细微不可察的气流,如同微风般拂过堡垒冰冷的金属表面,感受着其上残留的规则信息与岁月痕迹。
“材质分析:未知高强度灵能合金,具备优异能量传导性与规则抗性……”
“武器系统残留痕迹:检测到超高强度粒子流、空间扭曲力场、规则崩解射线等多种毁灭性武器运用迹象……”
“内部结构扫描:核心能量炉已彻底熄灭,维生系统报废,探测到多处剧烈爆炸点……”
信息不断反馈回来。
这座堡垒的科技水平与“伊甸”文明似是不同路径,但层次绝对不低,尤其侧重于物理层面的毁灭与防御。
它曾是一个强大的战争造物。
林枫的意念继续深入,穿过层层破损的通道与舱室,看到了更多战争的痕迹:固化在金属墙壁上的能量灼烧印记、被某种巨力撕扯变形的结构、以及一些散落的、早已失去灵光、形态与人类似是而非的残破骨骸……
最终,他的意念抵达了堡垒疑似核心指挥区域的外围。
这里受损相对较轻,一扇厚重的、铭刻着复杂徽记的金属大门紧闭着,门上覆盖着一层强大的能量禁制——虽然历经岁月,这层禁制已然极其黯淡,但其结构依旧稳固,顽强地守护着门后的秘密。
林枫尝试用混沌意念轻轻触碰那层禁制。
“嗡……”
禁制泛起微弱的涟漪,一股带着最后倔强与警告意味的意念传递出来,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自动的、程序化的回应:
“身份验证失败……非‘苍穹之环’成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