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界在维度乱流中稳定航行,界膜上流淌的混沌光泽似乎比以往更加深邃内敛。
林枫的意识核心沉浸在从“方舟核心”获取的海量信息之中,尤其是关于“创世引擎”的理论与“收割者”的规则本质分析。
这些知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自身力量认知的一扇新大门。
以往,他催动混沌界,更多是依靠本能和混沌祖炁的包容特性进行吞噬、防御或模拟,虽变化多端,却失之散乱,缺乏一种系统性的、直达根源的运用法门。
而现在,“伊甸”文明那套严谨到近乎苛刻的规则定义与编辑理论,为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所谓力量,本质是对规则的干涉与运用。”
林枫的意识在混沌界核心处低语。
他“看”着中央那口泊泊流淌、蕴化万物的混沌泉眼,又“看”向界膜上那些自行衍生、维持世界稳定的秩序符文,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他不再将混沌界仅仅视为一个承载物或能量源,而是开始尝试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可以主动“编织”规则的……工具。
首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他选定了一缕在界内飘荡的、无属性的温和能量流。
按照“伊甸”理论中对能量规则的基础定义模型,他调动混沌界的世界之力,并非强行改变这股能量,而是如同微雕般,在其内部最细微的规则节点上,进行极其精密的“引导”与“赋值”。
过程缓慢而艰难,需要对规则有着入微的感知和掌控。
混沌祖炁那包容一切的特性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完美地充当了缓冲层和粘合剂,使得这种精细的规则操作不至于引发能量的剧烈崩溃。
时间一点点过去。
那缕原本无属性的能量流,其内部结构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规则线被重新编织、固定。
渐渐地,一股微弱的、但却纯粹而稳定的“炽热”意蕴,从其核心散发出来。
成功了!
林枫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他成功地将这缕能量,从无属性,通过规则层面的“编辑”,永久性地转化为了“火”属性!
这并非简单的形态模拟,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其规则本质!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继续尝试,将其他能量流转化为“冰”、“雷”、“生”、“灭”等不同属性,甚至尝试组合不同规则,创造出兼具“锋锐”与“穿透”特性的能量结构。
随着熟练度的提升,他开始将这种“规则编织”的能力应用于混沌界本身。
他不再满足于界膜被动地模拟环境或进行整体防御。
他尝试在界膜的特定区域,预先“编织”入更加复杂、高效的防御规则结构。
当受到外部攻击时,这些区域能瞬间激活,形成针对性的规则屏障,而非依靠界膜整体的硬抗。
他甚至开始尝试优化混沌界内部的空间结构,利用规则编织,使得能量流转更加高效,空间更加稳固,内部规则的运转也更加和谐顺畅。
整个混沌界,在他的手中,正从一个粗犷的“胚胎”,向着一个更加精密、高效的“仪器”方向演化。
这种演化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混沌界巡游的速度提升了近一成,吸收转化维度本源的效率也显着增加,界膜的防御强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世界的绝对能级提升缓慢,但其“质”与“力”的运用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林枫沉浸于这种对规则的全新理解和运用,不断优化、编织着混沌界的每一个细节时——
“嗡!”
被层层封印在混沌泉眼旁的那个幽冥坐标,突然轻微地震颤了一下!
虽然封印立刻将其压制下去,但那一瞬间泄露出的、极其隐晦的波动,还是让林枫瞬间警觉!
他立刻停止了规则编织实验,所有意识集中到那个坐标上。
坐标的震颤并非自主行为,更像是对某种外部呼唤的……回应!
有东西在靠近!
而且在试图激活这个坐标!
林枫脸色一沉。
是循着坐标信号找来的新的猎杀者?
还是……那个白骨堡垒级别的存在,终于锁定了他的位置?
他立刻操控混沌界停止前进,巡游光帆收敛,界膜光华彻底内敛,所有规则波动降至最低,如同化作了一块在维度乱流中随波逐流的普通岩石。
同时,他全力催动感知,如同张开一张无形的大网,小心翼翼地探查着周围的每一丝异动。
来了!
在他的感知边缘,一道扭曲的、散发着浓郁死亡规则的阴影,正以一种远超之前那个“影刃”猎杀者的速度,悄无声息地穿梭在乱流之中,其行进的方向,赫然直指混沌界隐匿的方位!
这个猎杀者的形态更加诡异,它没有固定的形体,更像是一团不断翻滚、凝聚的黑暗,其核心处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赫然达到了武王中期,甚至接近后期的程度!
而且,其规则结构更加凝练,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侵蚀”与“腐化”特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