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 > 第12章 香囊暗藏,风雨前夕

第十二章:香囊暗藏,风雨前夕

从西山归来后的几日,沈清辞过得格外“安分”。

她像是真的被那日“梦游”和西山“偶遇”王府车驾的经历吓坏了,越发深居简出,每日里不是昏睡,便是对着窗外发呆,连医书都看得少了,对郝嬷嬷也越发依赖,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

郝嬷嬷仔细观察了几日,见她确实并无异状,脉象也依旧那般虚浮无力,眼底的疑虑才渐渐消去,只当那日自己真是睡沉了,而西山相遇或许真的只是巧合。毕竟,摄政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透呢?或许真的只是一时兴起,赏株人参敲打一下永宁侯府罢了。

沈清辞要的便是这个效果。她需要时间消化西山所得,更需要时间等待容婆婆那边的消息。

她将容婆婆给的那个看似普通的竹制香囊贴身藏好。那“同息香”的味道极淡,带着一丝清冷的草木气息,混在她身上常年不散的药味里,丝毫不显突兀,却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这是来自外祖父和医谷的牵挂,是她复仇之路上的第一份助力。

她耐心地等待着。按照约定,每隔三日的午时,她会格外留意后巷的动静。

第一次,她隐约听到了一声极轻微的、像是货郎摇铃却又有些不同的声响,转瞬即逝。她按捺住激动,没有行动。时机未到,她不能频繁冒险。

她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更加努力地暗中调养身体。有了医谷这个后盾,她心中底气足了不少,调配解药时也更大胆了些,加入了几味药性更强但也更危险的药材,加速拔除体内残余的“千丝绕”毒素。

过程痛苦异常,时常伴随着低烧和剧痛,但她都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忍耐下来,并完美地用“旧疾复发”、“夜不安寝”等借口掩饰了过去。郝嬷嬷请了刘太医来看,依旧说是“先天不足,需静养”,开了些无关痛痒的温补方子。

沈清辞照例处理掉那些药,心中对王氏和刘太医的恨意又深了一层。

这天,她正倚在窗边,看似发呆,实则默默运转内息,感受着体内逐渐增强的微弱气感,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略显喧哗的动静。

似乎是有客来访。

很快,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大小姐,老夫人院子里的翡翠姐姐来了,说是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老夫人?她的祖母?

沈清辞微微一怔。祖母常年礼佛,深居简出,几乎不过问府中事务,前世直到她死,祖母也未曾对她有过多少关注,仿佛她这个嫡孙女不存在一般。今日怎么会突然叫她过去?

她下意识地看向郝嬷嬷。

郝嬷嬷面色平静,道:“既然是老夫人的意思,大小姐便去一趟吧。老奴陪您一同前往。”

沈清辞点点头,在春汐和郝嬷嬷的陪同下,出了揽月阁,朝着侯府东侧的“松鹤堂”走去。

松鹤堂环境清幽,种植着许多苍松翠柏,一走进去,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正堂里,沈老夫人正端坐在主位上,手里捻着一串佛珠。她穿着深褐色的万寿纹杭绸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眼神带着久经世事的沉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而令沈清辞意外的是,堂下还坐着一个人——正是她的兄长,世子沈渊。他的伤似乎好了大半,但脸色仍有些苍白,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见到沈清辞进来,沈渊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些许复杂的审视。

王氏并不在场。

“孙女给祖母请安。”沈清辞压下心中的疑惑,上前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细弱,带着恰到好处的怯懦。

“起来吧,坐。”沈老夫人抬了抬手,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

沈清辞谢过,在下首的绣墩上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屁股,垂着头,一副恭顺模样。

“叫你过来,是有件事要问问你。”沈老夫人缓缓开口,目光落在她身上,“前几日,你母亲带柔儿去白云观祈福,你可知道?”

“回祖母,孙女知道。”沈清辞低声道,“母亲心善,怜惜孙女病体,未让孙女同行,免得添乱。”

“嗯。”沈老夫人点了点头,似乎对她的回答还算满意,话锋却突然一转,“那日,他们在西山脚下,遇到了摄政王府的车驾,王爷还赏赐了一株百年紫参给你调养身子,此事,你可知晓?”

沈清辞心中一跳,来了!果然问到了这件事!

她抬起头,脸上露出适度的惊讶和惶恐:“这……孙女不知……王爷他……赏赐紫参给孙女?这……这如何使得……”她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典”吓到了,手足无措地看向沈老夫人,又求助似的看向郝嬷嬷。

郝嬷嬷上前一步,躬身道:“回老夫人,确有其事。王爷仁厚,听闻大小姐受惊体弱,特赐下紫参,已交由夫人收管。”

沈老夫人“嗯”了一声,目光依旧看着沈清辞:“王爷日理万机,却独独对你这般上心。清辞,你可知这是为何?”

这话问得极其直接,也极其犀利!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审视。

沈渊的目光也瞬间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沈清辞。

沈清辞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她知道,这是祖母和兄长对她的试探和警告。摄政王突如其来的“青睐”,已经引起了侯府最高层的注意和不安。

她立刻从绣墩上滑跪在地,眼圈一红,泪水说来就来,声音哽咽颤抖:“祖母明鉴!孙女……孙女实在不知王爷为何如此……孙女回府以来,终日卧病,连院门都少出,唯一一次见得外人便是琼华苑那日,还……还险些冲撞了王爷……孙女心中只有惶恐,万万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求祖母相信孙女!”

她哭得情真意切,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将一个骤然被天大“恩宠”砸中却只感到害怕和不安的怯懦少女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沈老夫人捻着佛珠的手停顿了一下,看着她吓得惨白的小脸和滚落的泪珠,严肃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她久居深宅,见惯了后辈的争宠算计,倒是少见这般真被吓到的。

“起来吧,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沈老夫人语气缓和了些,“祖母并非责怪你。只是王爷此举,着实令人费解。我侯府如今处境微妙,行事更需谨慎,万不可行差踏错,授人以柄,你可明白?”

“孙女明白!孙女明白!”沈清辞抽噎着,在春汐的搀扶下起身,重新坐好,依旧低垂着头,不敢抬起。

沈渊在一旁开口道:“祖母,清辞妹妹性子柔弱,常年养在谷中,不谙世事,想来此事应与她无关。或许是王爷另有深意,或是……”他顿了顿,意有所指,“或是看了某些人的面子。”

这个“某些人”,指的自然是与摄政王关系更近一些的林枫。毕竟,沈清辞还是林枫名义上的未婚妻。

沈老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愿如此吧。”她看向沈清辞,语气带着一丝告诫,“既得了王爷的赏,便是恩典,你需谨记在心,安分守己,莫要因此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也不要与外人有过多牵扯,以免惹祸上身,记住了吗?”

“孙女记住了!定当时刻谨记祖母教诲!”沈清辞连忙应声。

“好了,你身子不好,回去歇着吧。”沈老夫人挥挥手,似乎有些疲惫。

“孙女告退。”沈清辞如蒙大赦,连忙起身行礼,在郝嬷嬷和春汐的陪同下,退出了松鹤堂。

直到走出很远,她才感觉那两道审视的目光消失,后背的寒意才稍稍褪去。

好险!

祖母和兄长果然不是易与之辈。今日这番敲打,既是警告她安分,恐怕也有试探她和顾九渊是否真有牵连的意思。

看来,顾九渊这柄“保护伞”,用起来也是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割伤自己。

必须尽快拥有自己的力量才行!

回到揽月阁,沈清辞的情绪似乎更加“低落”和“惶恐”了,一连几日都恹恹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郝嬷嬷只当她是被老夫人敲打怕了,并未多想。

然而,就在沈清辞几乎要按捺不住,准备再次冒险联系容婆婆时,机会却自己送上了门。

这日,王府又派人送来了东西。这次不是药材布匹,而是几本装帧精美的……佛经?还有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送来的是顾九渊身边的一个长随,态度恭敬地对郝嬷嬷道:“王爷听闻沈老夫人常年礼佛,沈大小姐亦需静心养性,特寻了几本孤本佛经送来,给大小姐抄写诵念,或许于身心有益。”

郝嬷嬷接过东西,神色有些微妙。王爷这关怀,真是越来越“细致”了。

沈清辞看着那几本散发着墨香的佛经,心中却是猛地一动!

她状似欣喜地接过,翻看了几下,爱不释手,对郝嬷嬷道:“王爷真是体贴入微。我正觉近日心浮气躁,抄写佛经确是静心的好法子。”她拿起那套湖笔徽墨,又道,“只是我那里都是些寻常笔墨,怕是配不上这孤本佛经。嬷嬷,可否劳烦您,让王府的人顺便帮我买一些特定的松烟墨来?我听闻城南‘墨香斋’的松烟墨最是纯正,于抄经最好不过。”

她的话语带着小女孩对心爱之物的纯粹向往,眼神期待地看着郝嬷嬷。

郝嬷嬷沉吟片刻。这要求合情合理,且是当着王府长随的面提出的,若是不允,反倒显得刻意。她便对那长随道:“可记下了?城南墨香斋的松烟墨。”

长随躬身:“记下了,小的这就去办。”

王府的人办事效率极高,不过一个时辰,几锭上好的松烟墨便送到了揽月阁。

沈清辞“欢天喜地”地接过,立刻便铺开纸笔,开始“虔诚”地抄写佛经。

郝嬷嬷在一旁看了一会儿,见她确实写得认真,便不再打扰,退了出去。

沈清辞握着笔,手腕沉稳,落笔簪花小楷秀丽工整。然而,无人知晓,在她方才接过松烟墨,仔细嗅闻其品质时,已经从那墨锭的侧面,闻到了一种极其极其淡薄的、只有她才能分辨出的特殊药草气味——那是容婆婆给她的“同息香”的味道!

王府的长随,去了墨香斋,带来了沾有同息香气息的松烟墨!

这绝非巧合!

是容婆婆已经设法联系上了王府的人?还是顾九渊默许甚至促成了这次传递?

沈清辞心中惊涛骇浪,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认真地抄写着经文。

直到一篇经文抄完,她才放下笔,揉了揉手腕,似是随意地拿起一锭松烟墨,在手中把玩,指尖看似无意地摩挲着墨锭的每一个棱角。

忽然,她的指尖在某处感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凹凸感!

她心中一动,借着整理纸张的动作,背转身,仔细看去。只见那墨锭底部,似乎用极细的针尖刻划了几个几乎肉眼难辨的小字——

“三,西,柳。”

字迹潦草而微小,若非刻意寻找,根本不可能发现!

三?西?柳?

这是什么意思?密码?暗号?

沈清辞大脑飞速运转。

三……可以是初三,十三,二十三……也可以是数量。

西……西方?西城?西市?

柳……柳树?柳条?还是姓氏?

她将墨锭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让她保持冷静。

这一定是容婆婆传来的消息!通过王府这条她意想不到的渠道!

容婆婆在告诉她什么?下一次见面?还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她反复琢磨着这三个字,试图破解其中的含义。

忽然,她想起之前郝嬷嬷无意中提过的“西山”、“苦芷草”……还有西山红叶寺……

西!很可能指的是西山!

柳?西山有什么与柳相关?红叶寺附近似乎并没有着名的柳树……

等等!柳……也可以是“留”的谐音?或者……是“卯”字的误刻?(柳字和卯字形近)

不对……时间紧迫,容婆婆不会传递如此模糊的信息。

沈清辞蹙眉深思,目光无意中扫过窗外。

此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

她的目光落在院中一棵刚刚抽出嫩芽的垂柳上。

忽然,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三!西!柳!

不是三个独立的字,而是一个词——西三柳!

京城西市,有一条着名的胡同,就叫西三柳胡同!因胡同口有三棵巨大的百年垂柳而得名!

容婆婆是在告诉她,见面地点改在了西三柳胡同!

那时间呢?“三”是否也代表了时间?初三?十三?二十三?

今天好像是……二月十二!

那就是明天!二月十三!西三柳胡同!

沈清辞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

容婆婆突然改变见面地点,并通过这种方式紧急传递消息,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这件事很可能与王府,与顾九渊有关!

她感到一股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明天,她必须再去一趟!

只是,这次的地点是在京城内繁华的西市,如何避开郝嬷嬷和王府侍卫的耳目,顺利前往西三柳胡同,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而且,这一次,还会像上次那样“幸运”吗?

沈清辞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握紧了手中的墨锭。

无论多难,她都必须去。

风暴,似乎就要来了。而她,必须知道风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