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风雨欲来,暗棋布局
三府遇袭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引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汹涌,皇帝震怒,下令彻查,京兆尹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四处奔走,气氛空前紧张。
永宁侯府仿佛成了风暴眼中的一叶扁舟,看似平静,实则内里早已波涛汹涌。
沈清辞明显感觉到,府内的守卫增加了不止一倍,尤其是父亲的书房和兄长沈渊所居的“凌云轩”附近,更是明哨暗岗,巡逻不断。下人们行事也更加小心谨慎,连大气都不敢喘。
王氏称病不出,芳菲院院门紧闭,但沈清辞知道,那位继母绝不会安分。果然,送往揽月阁的饮食变得更加“精致”和“滋补”,每一样都打着为她压惊安神的旗号,但其中夹杂的“料”却更加隐秘和刁钻。有时是相克的食物,有时是药性冲突的补汤,若非沈清辞医术精湛又时刻警惕,早已中招。
郝嬷嬷的监视也愈发严密。她几乎寸步不离揽月阁,那双锐利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沈清辞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她翻看医书的时间长了,都会过来“关切”地问询几句,美其名曰“恐劳神伤身”。
沈清辞如同在钢丝上行走,白日里继续扮演着那个受惊后越发胆小怯懦、精神不济的病弱大小姐,对郝嬷嬷越发依赖和言听计从。夜间则更加努力地运功调息,钻研医术毒经,思考破局之法。
她知道,不能再这样被动下去。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至少,要为自己争取到一丝喘息的空间和反击的机会。
突破口,或许还在外面。
她需要知道外面的消息,需要了解朝堂的动向,需要弄清楚那些刺客的来历以及他们背后的主使。困在这深宅内院,如同聋子瞎子,只能任人宰割。
然而,如何与外界的取得联系?郝嬷嬷看得紧,王府的侍卫将揽月阁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沈清辞的目光,再次落向了那个废弃的暗渠通道。那是她目前唯一的对外通道,虽然危险,但值得再次冒险。
这一次,她不是为了去听什么秘密,而是要去“送”一点东西。
她耐心地等待了几天,在一个乌云密布、夜色浓重如墨的晚上,再次故技重施。先用微量迷香确保郝嬷嬷沉睡,然后悄无声息地钻入那条肮狭窄的通道。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她速度快了许多。再次来到那处被杂草掩盖的出口,她并没有立刻出去,而是谨慎地倾听观察了许久,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小心翼翼地钻出。
她没有走远,而是在出口附近的几处隐蔽角落——比如一块松动的砖石下、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飞快地埋下了几样东西。
那是她这几日利用有限材料制成的“特殊香丸”。这些香丸被她用特殊的蜡衣包裹,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被某种特定的鸟类啄食,或者被雨水长时间浸泡)才会散发出极其微弱却持久的气味。这种气味对人类几乎无感,但对于经过特殊训练的某些动物来说,却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这是外祖父医谷中用来远程传递紧急讯号的一种隐秘手段,极其偏门,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她也是在医谷古籍中偶然看到,当时觉得有趣便记下了配方,没想到今日竟派上了用场。
她不知道这京城之中,是否有医谷的眼线,更不知道他们是否能识别出这种来自谷中的特殊信号。但这已经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有可能与外界取得联系而又不暴露自身的方法。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暗棋。成败与否,全靠天意。
埋好香丸,她不敢多留,立刻原路返回,仔细清理掉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迹,重新躺回床上,仿佛从未离开过。
心脏仍在砰砰直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激动和不安。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是煎熬的。一连数日,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沈清辞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失败了,或者医谷在京中根本没有眼线。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转机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这日,郝嬷嬷端来的午膳中,有一道新添的甜品——冰糖燕窝羹。燕窝炖得晶莹剔透,香气扑鼻。
沈清辞习惯性地用银针探过,又仔细闻了闻,确认无毒,这才舀起一勺准备入口。然而,就在勺子递到唇边的瞬间,她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一丝极其极其淡薄的、几乎被燕窝甜香完全掩盖的异样气息!
那气息……清冽而独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青蒿和苦参混合的味道?
她的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住了。
青蒿和苦参,本身并无特殊,但以特定的比例和方式混合淬炼后,会产生一种极其独特的、只有对气味极其敏感且熟知此道之人才能分辨的淡香。而这种混合香气,正是她外祖父林惊蛰平日里最常使用的、提神醒脑的香囊味道!
是巧合?还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