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10章 弑神

游戏奇遇人生 第10章 弑神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那日之后,人们发现那位指点他们如何生存的神女不见了。但明堂的梁柱上,谷穗依旧年年更新;陶罐的也不会烧坏,再无需神力修补;壕沟里的水,顺着新挖的沟渠流进农田,滋养出一茬又一茬庄稼。

魏烟站在山坡上,看着炊烟在村落上空升起,孩童们追逐着跑进粟米地,忽然明白女娲说的是什么——不是神明的庇佑,而是人类在绝境里学会的耕种、制陶、互助,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女娲返回娲皇宫,刚坐稳身形,一道浩瀚无边的神识便从九天之外扫来,笼罩了整座宫殿。她周身灵光一闪,蛇尾轻轻摆动,对着虚空躬身一拜:“弟子女娲,拜见道祖。不知道祖有何吩咐?”

虚空之中,鸿钧老祖的声音缓缓传来,带着天道般的威严:“近日隐隐感觉人间大劫的轨迹有所偏移,天道竟无法探查其根源。你身为人类始祖,常驻娲皇宫,可有何异常感应?”

女娲垂眸敛目,语气恭敬无措:“弟子此前补天耗尽修为,又遭人间大劫反噬,至今未能完全恢复,并未察觉到任何不妥之处。”

鸿钧的神识在娲皇宫内细细探查,见宫殿内只有女娲的圣人之身,并无半分外来气息或异常波动,便不再多问,神识缓缓撤回,消散于天地间。

女娲这才松了口气,美眸中闪过一丝后怕——差一点,就被道祖察觉了端倪。她抬眼望向人间方向,心中暗道:兄长(伏羲)应该快要转世了。只要兄长出世,人间便会迎来人皇,人类有了自己的守护神,再也不会沦为圣人渡劫的工具,任人摆布。

另一边,魏烟选择留在豫西山地的深山中修行。几十年光阴弹指而过,人间的人类靠着母系氏族的传承不断繁衍壮大,华胥氏成为部落联盟的统领,深受族人爱戴。

一日,华胥氏的女儿外出打猎,途径雷泽之时,无意间踏上了一道巨大的足印,竟因此感孕。也就在这一天,魏烟随身携带的那枚红色石头忽然光芒大涨,挣脱了她的束缚,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华胥氏的部落飞去。

十二年后,伏羲应运而生,生而人首蛇身,天赋异禀,聪慧过人。魏烟一直在暗中观察,看着伏羲一天天长大,逐渐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而与此同时,远方的部落中,女娲氏也悄然崛起,首领是一位同样天赋卓绝的女子。

后来,伏羲外出狩猎时,偶遇了女娲氏的首领,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伏羲便将她带回了自己的部落,结为夫妻。魏烟看着那位女娲氏首领,容貌与娲皇本尊截然不同,心中了然——想来这位娘娘是用了特殊方法遮掩了天机,才能在圣人之身不陨的情况下,于人间转世为人,陪伴伏羲一同守护人族。

伏羲与女娲联手,正式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他们结为夫妻后,率先建立起社会伦理秩序,创立了嫁娶制度,为了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明确规定同性不婚;又始作书契,以文字取代了古老的结绳记事,让文明得以传承。

在两人的带领下,原本分散的部落逐渐凝聚,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度。他们教授族人乐曲,陶冶情操;根据历年的农耕经验与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重新制定了世界失衡后的历法,指导族人耕作;伏羲更是观天象、察地理,推演出八卦的雏形,为人类认识世界、顺应自然提供了重要指引。

女娲与伏羲一同带领人类凝聚气运,人族的势力愈发强盛。待部落根基稳固后,他们将治理权交给了贤能的少典,自己则潜心修行,偶尔也会寻访世外之地。

这一日,魏烟正在小院中打坐,忽闻院门外有脚步声传来。她睁开眼,起身打开院门,便见女娲与伏羲站在门外,神色温和。

“魏姑娘,此地隐匿天机,天道探寻不到,我二人贸然前来,多有打扰。”女娲微微颔首,语气客气。

魏烟摇摇头,侧身让他们进来:“无妨,请进。”

此后,女娲与伏羲便在魏烟的小院中暂居,躲避天道的探查,偶尔也会下山指点人族一二。

少典的儿子黄帝,继承了先祖的魄力与智慧,带领部落南征北战,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彼时,炎帝的部落被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打败,节节败退,炎帝无奈之下,向黄帝求助。

黄帝心怀天下,便联合了其他部落,与蚩尤在涿鹿的原野上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这场战役打得天昏地暗,最终黄帝凭借着智慧与勇气,大败蚩尤,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成为了人族公认的首领。

当人类再次崛起,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皇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威名也传遍天地。就在此时,天降神明——十二道霞光自天际裂开,裹着十二位金甲神人踏云而来,足尖尚未触地,祭坛上供奉的青铜礼器便在他们磅礴的气势下尽数炸裂,发出刺耳的声响。

为首的神人目光睥睨,看着下方跪拜的人类与被尊为人皇的伏羲、女娲的石像,语气中满是不屑与轻蔑:“不过是些蝼蚁般的生灵,侥幸占据一方天地,竟也敢自称为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彼时,距涿鹿之战已过三年,黄河岸边的祭坛上,正飘着新麦的清香。轩辕氏(黄帝)身着麻布玄衣,手持青铜耒耜,正带领着各个部落的首领,举行秋收祭天礼,感恩天地馈赠,祈求人族顺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愣在原地。

“区区泥胎所化,也敢称‘皇’?”为首的神人声如洪钟,金矛直指轩辕氏眉心,“洪荒诸神赐尔等火种农耕,反教出这等僭越之辈!”

轩辕氏身后的刑天握紧石斧,却被他抬手按住。他缓缓直起身,玄衣上的日月纹在神光下泛着微光:“我人族自食其力,耕种靠手足,治水凭智慧,何需仰仗神明?”

“放肆!”神人怒极反笑,金矛一挥便将祭坛劈出丈深裂痕,“尔等先祖不过是女娲抟土的玩物,如今竟想与天齐肩?今日便拆了这妄自尊大的祭坛,让尔等记起蝼蚁本分!”

霞光中飞出的神雷砸向人群,轩辕氏猛地将身边孩童护在身后,青铜耒耜横挥而出。那本是耕作的农具,此刻竟裹着黄河水汽,硬生生挡下神雷。他腕间闪过一道淡青色光痕——那是女娲的圣人之力,此刻已融入人族血脉。

“看来是沾了圣人的气息,才敢如此猖狂。”另一位神人冷笑,挥手召来天火。祭坛旁的粟米田瞬间燃起烈焰,孩童的哭喊声刺破长空。

轩辕氏的瞳孔骤然收缩。

“我人族……”他的声音陡然拔高,青铜耒耜在掌心嗡鸣作响,“敬天地,敬山河,敬的是滋养万物的法则,不是你们这些居高临下的神明!”

话音未落,他已踏水而上。黄河浪涛应声而起,在他身后化作奔腾的黄龙。神人挥矛刺来的瞬间,轩辕氏侧身避开,耒耜尖端精准磕在金矛关节处。那曾劈开山石的神矛竟应声而断,神人错愕间,已被黄龙卷着坠入河心。

“弑神者,当受天诛!”其余神人齐齐祭出法宝,霞光将半个天空染成金色。轩辕氏却忽然解下腰间玉佩——那是女娲氏临走前留下的,刻着“自强不息”四字。玉佩碎裂的刹那,沉睡在人族血脉里的力量猛然觉醒:刑天的勇、神农的韧、仓颉的智,顺着黄河水流淌进每个族人躯体。

有人捡起断裂的青铜碎片,有人举起盛满河水的碎石,连方才哭泣的孩童都攥紧了拳头。轩辕氏望着身后如林的人潮,忽然明白了女娲氏曾说的“主宰”二字——不是凌驾万物,是敢于对不公拔剑的勇气,人族气运在这一刻凝聚。

他纵身跃向云端,青铜耒耜化作丈长巨斧,劈开漫天霞光:“我轩辕氏,以人族共主之名,判尔等干涉人间之罪——当诛!”

金矛贯穿肩胛的剧痛传来时,他反手将斧刃送进神人心口。神人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逐渐虚化的躯体:“你怎敢……天道不会容你……”

“天道若容苛待众生的神明,那便由我人族自己定这天道!”轩辕氏拔出带血的青铜斧,斧刃上的血迹滴入黄河,竟让奔涌的河水泛起赤色,“从今日起,人族命运,自己书写!”

十二道霞光在哀嚎中消散,黄河水渐渐平息。轩辕氏拄着斧柄站在祭坛废墟上,肩胛的伤口正渗出红色血液——那是弑神的反噬。

数日后,轩辕氏在黄河畔立起新碑,碑上只有一行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族自强,方得立命安身。”碑成之日,魏烟隐居的深山传来龙吟,女娲留在人间的力量化作长虹,一半融入黄河地脉,一半融入了人族的气运之中。

轩辕氏弑神之后,黄河流域的炊烟愈发稠密。当他将人皇印绶传给颛顼时,渭水河畔突然升起万丈光柱,直抵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鸿钧老祖指间的捻珠骤然停转,座下三清皆面露凝重——那光柱里飘溢的,是人族气运凝结的金云,竟隐隐有与洪荒圣人分庭抗礼之势。

“人族气运已能撼动天规。”元始天尊拂袖而起,玉如意在掌心转出冷光,“人皇既已超脱凡俗,便当效仿圣人隐于天外,若总在人间指手画脚,岂非要掀翻三界秩序?”

灵宝天尊垂眸抚琴,琴弦震颤出幽光:“可轩辕氏已证人道混元,其神魂与九州地脉相连,强行剥离恐致人间崩裂。”

女娲静坐于高台,指尖缠绕的青丝忽然绷直。嗤笑道:“人族不需要神明施舍的规矩,诸位师兄是怕了?怕这泥胎所化的生灵,终有一日能平视洪荒?”

鸿钧老祖缓缓睁眼,混沌色的眸光扫过众圣:“人皇乃人间纲常所系,不可妄动。但需设下界限,令其知进退。”他屈指一弹,三道金光坠入人间,“颛顼当承命,绝地天通。”鸿钧想的很简单,人间没有人皇坐镇,只要稍加挑拨就会大乱,到那时人族的气运自然就会跌落,

此时的人间,颛顼正站在昆仑之墟。天际飘来的天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神归其位,人守其界,违者天地共弃。”他望着掌心突然浮现的符文,那是隔断人神往来的法旨,指尖竟微微发颤。

夜里,魏烟踏着月华而来。月亮的光华映出颛顼眼底的挣扎:“这是圣人的算计。他们怕人皇凝聚的人族气运,更怕你们打破‘神尊人卑’的旧例。”

颛顼攥紧拳头,指节泛白:“可若真要绝地天通,那些人族的气运该如何凝聚,人族不就成了他们案板上的肉?”

“靠自己。”魏烟指向东方渐亮的天际,“当年轩辕氏弑神时,靠的不是神通,是千万族人攥紧的拳头。你以为圣人怕的是人皇之位?他们怕的是人族明白——所谓神明,不过是先一步悟道的生灵,而非不可逾越的天堑。”他们更怕人族明白其实他们都一样只不过是这个世界养育的生灵,不分高低贵贱。人族觉醒,圣人的那些量劫怎么办,天地之灵气,如同呼吸,一呼一吸,圣人只收不放,天道蒙蔽,只能在一次一次量劫里回收力量,人族就是圣人的度量劫的工具,人族大乱人族气运被天道收割,圣人蒙蔽天机,盗窃世界本源,上古,龙凤大劫和巫妖大劫力量不就回馈了天道。

三日后,颛顼在黄河岸边立起界碑。碑上刻着的不是圣人法旨,而是人族历代先贤的名字:有伏羲氏,女娲氏,教民耕种的神农,有尝百草解毒的岐伯,有发明文字的仓颉……最后一行是轩辕氏的笔迹:“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界碑落成的刹那,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剧烈震颤。众圣看着人间那道不降反升的气运金云,脸色各异。女娲忽然轻笑出声:“绝地天通?他们哪里是在隔断人神,分明是在帮人族斩断最后的依赖。”

数百年后,帝喾继位。有山神作祟,致使河水断流,百官请奏献祭童男童女平息神怒,却被帝喾断然拒绝。他亲率百姓开凿水渠,历时三年引渭水入河,期间山神掀起的洪水、降下的瘟疫,皆被人族用智慧一一化解。当渠水奔涌而过时,那山神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飞灰——人族信念所聚的力量,已能碾碎作祟的神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