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22章 关外

游戏奇遇人生 第22章 关外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安之看着这群人,只觉得心口发闷,连呼吸都带着痛。他们怕的从不是外族,是自己的利益受损,是口袋里的银子少了——这便是支撑着王朝的栋梁?

“搜刮世家?”安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今年江南水患,本王没动百姓一粒米,只查抄了贪墨的赃款,便救了数万人。如今边境告急,你们不想着如何退敌,反倒想着让朝廷割地赔款——祖宗打下的江山,在你们眼里,竟不如你们世家金贵?”

“你!”镇国公气得发抖,却被皇帝抬手制止。

皇帝看着争执的群臣,目光落在安之身上——少年脸色因激动泛着潮红,眼底却亮得惊人。他缓缓开口:“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散朝时,安之走在最后,听见身后世家大臣低声咒骂:“一个病秧子,懂什么军国大事?”

“真打起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他没回头,只是裹紧了身上的裘衣。寒风灌进领口,冷得像冰,却冻不住他心里的火气——这国家的腐烂,比他想象的更彻底。

回到宫中,刚坐下,便有宫女来报:“王爷,李贵妃宫里的人送药材来了,还有七皇子也来了。”

安之揉了揉的额角:“让他进来。”

七皇子捧着一卷兵书走进来,见安之脸色不好,轻声问:“堂兄是为边境的事烦心?”

安之点头,指着兵书:“你觉得,该打还是该割地?”

七皇子想了想,认真道:“我觉得该打,但不能硬打。先查清楚他们的粮草在哪,再断了他们的退路。”

安之看着少年清澈的眼睛,忽然觉得心口的烦闷轻了些。他拿起笔,在纸上画出边境地图:“你看,这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朝堂上的争论愈演愈烈,主和派大臣见说不动皇帝,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站在班列中的安之。

镇国公出列,语气带着刻意的“恳求”:“陛下,端王既力主开战,想必已有破敌良策。如今边境急需智勇双全之人坐镇,臣以为,不妨让端王挂帅先锋,定能鼓舞士气,一举退敌!”

这话一出,立刻有十几人附和:“国公所言极是!端王在江南能平定乱象,对付外族定然不在话下!”“让端王领兵,既显陛下信任,又能让世人看看我朝少年才俊的风采!”

他们说得冠冕堂皇,眼底却藏着一致的阴狠——战场刀枪无眼,安之那副病体,别说冲锋陷阵,怕是连边关的寒风都扛不住。让他去当先锋,无异于送死。只要这把总剜他们肉的刀没了,朝堂便又能回到往日的“安稳”。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指尖在御案上重重一叩。他何尝看不出这些人的算计?安之的脑子是他最倚重的利刃,留在京城能替他制衡世家、打理民生,去了战场,万一有个闪失,哪里再找第二个这样的人?

“端王身子不适,岂能领兵?”皇帝冷冷开口,“此事休要再提。”

“陛下!”镇国公立刻叩首,声音陡然拔高,“国难当头,岂能以‘身子不适’为由退缩?端王若不去,便是欺君罔上,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我朝无人!”

其他世家大臣纷纷跟着叩首,大殿内一片“请陛下三思”的呼声,隐隐竟有逼宫之意。他们算准了皇帝离不开世家的支持,不敢硬刚。

安之站在原地,听着满殿的逼迫,只觉得世家无所不用其极。他抬起头,迎上皇帝复杂的目光,缓缓出列:“陛下,臣愿往。”

“安之!”皇帝猛地出声,带着一丝不赞同。

安之却笑了笑,那笑容很轻,却带着一丝明朗:“臣是臣子,为国效力是本分。只是……”他看向那些叩首的大臣,“臣有一求:此战粮草、军械,由各世家按上次赈灾的三倍分摊,账目交由七皇子督查。臣若战死,便用这些钱粮,替边关将士多买些甲胄吧。”

世家大臣们脸色骤变——让他们出钱?这病秧子都要去送死了,还不忘剜他们一刀!

皇帝看着安之清瘦却挺直的脊背,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不仅是领命,更是将了世家一军。他终是松了口:“准奏。端王为先锋,节制边关三万兵马。粮草之事,由七皇子督办,谁敢推诿,以通敌论处。”

安之躬身领旨,转身时,听见身后镇国公等人咬牙的声音,却连眼神都没给一个。

走出大殿,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安之忍不住低低咳嗽起来,帕子上又添了新的血迹。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心里清楚——这一去,以后这朝堂就是他端王说了算了!

夜色已深,端王宫里的灯还亮着。安之刚喝下药,正靠在榻上翻看边关舆图,殿外忽然传来内侍的通传:“陛下驾到——”

他连忙起身,刚站直便一阵头晕,扶住榻沿才稳住。皇帝已带着王太医走进来,见他脸色发白,眉头立刻皱起:“怎么不在床上躺着?”

安之躬身行礼:“皇伯父。”

皇帝挥退想上前搀扶的太监,自己走到榻边扶着安之坐下,看着少年清瘦的侧脸,语气里带着罕见的疲惫:“安之,你又何必呢?边境苦寒,如今又是寒冬腊月,你这身子如何受得了!”

安之沉默片刻,对王太医和殿内侍从道:“你们先出去。”

待众人退尽,殿门关上,他才缓缓走到皇帝面前,轻轻靠在对方膝头,像个真正的孩子般低声道:“伯父,我什么都知道。”

皇帝的手顿在半空,以为安之知道了自己的想法……。

“王太医的诊断,我听见了,”安之的声音很轻,混着窗外的风雪声,“他说我活不过三年。可我不想浑浑噩噩地苟延残喘。”他抬起头,眼底映着烛火,亮得惊人,“这天下是咱家的,那些氏族说白了就是主家的幕僚,下臣,如今却被养得忘了本分,分不清谁是君谁是臣。”

“我昏睡那十年,伯父派人悉心照料,我虽记不清太多事,却知道这份恩重。”安之的声音微微发颤,“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总要做点什么。替伯父坐稳这江山,让那些臣子不敢再放肆——也算不辜负您这十年的照料,就像伯父护着我,我也想在我活着的一日就护着伯父无忧无难一日。”

皇帝看着膝上的少年,忽然想起他刚被接入宫时的模样,小小的一个,躺在床上无声无息,仿佛一个死人。这一路走来,看着他在朝堂上独当一面,看着他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千斤重担,忽然喉头哽咽。

他一直把安之当最锋利的刀,却忘了这也是自己的亲侄子。

“傻孩子……”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抬手将他揽得更紧,“伯父不让你去,不是不信你,是怕……”

“我知道。”安之打断他,轻轻笑了,“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我不希望浑浑噩噩死在病榻之上,用我的残躯替皇伯伯挡一挡这风雨,也算死得其所……”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意:“好,伯父信你。”

他起身走到殿外,对候着的内侍厉声道:“传朕旨意!户部即刻调拨粮草十万石、军械五千套,交由端王调度,不得有误!兵部将边关布防图、将领名册连夜送端王府!”

顿了顿,他声音更冷:“告诉各部,凡在粮草、军械上中饱私囊者,抄家灭族!七皇子协助督办,若有推诿,先斩后奏!”

内侍吓得连忙领旨,王太医在旁听得心惊——陛下这是动了真怒,也是……彻底信了端王。

殿内,安之靠在榻上,听着外面皇帝的旨意,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浅淡的笑。

皇帝的旨意如惊雷落地,前一日还在朝堂上与世家僵持,次日天未亮,兵部的人便带着账簿闯进了各世家府邸。

“镇国公府,按上面所记载应缴军饷五万两,现缴三万两,还差两万,限今日午时补齐,否则以抗旨论处。”

“李尚书府,军械购买银两所捐不足,需再加弓箭 五十副,马箭三百支……”

士兵们捧着册子,一笔一笔核对,少一文钱、缺一件甲胄都不肯罢休。收上来的银两国库都未过,直接由七皇子亲自封存,贴上“端王亲启”的封条,连同粮草一起装车待发。世家们看着自家银子购买的军械被这般清点押送,气得脸色铁青,却碍于“抄家灭族”的旨意,半个字都不敢多言——这巴掌,打得又响又脆,连捂都捂不住。

安之离京那日,京城百姓自发涌到街头。看着军队离开皇城,手里揣着干粮,往士兵手里塞。

“王爷保重!”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安之坐在马车里,撩开布帘,看着沿街跪拜的百姓,轻轻咳了一声。车外,扮成侍卫的魏无羡朝他挤了挤眼,蓝忘机则立在车侧,看似沉默,目光却警惕地扫过人群——那些藏在街角阴影里的世家奴才,眼神淬着毒,恨不得将马车里的人生吞活剥。

队伍最前面,跟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面坐着四位太医院的太医,后面还跟着三车药材,从普通的当归、黄芪,到罕见的千年雪莲、血燕,皆是皇帝让人从内库调出来的。王太医骑马跟在旁边,时不时掀帘叮嘱几句,生怕路上磕了碰了。

“王爷,陛下特意吩咐,这些药材您得按时用,属下每日盯着您喝药。”王太医隔着车窗道。

安之笑着应了:“知道了。”

马车缓缓驶离城门,安之回头望去,皇城的轮廓渐渐缩成一点。他知道,那些站在城楼上的世家贵族,此刻正盼着他死在边关,盼着他再也回不来。

“想让我死?”安之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没那么容易。”

魏无羡翻身跃上马车,压低声音:“后面跟着三只尾巴,未央已经处理了。”蓝忘机也掀帘进来,递过一块温热的糕点:“先垫垫。”

安之接过糕点,看着身边二人,忽然觉得心里很安定。他咬了一口糕点,甜意漫开,冲淡了喉间的腥甜。

“告诉未央姐姐”安之抬眸,眼底闪过一丝锐光,“让她盯紧皇城,咱们在边关打仗,别让皇城贵族在后面出幺蛾子。”

魏无羡挑眉:“放心,你未央姐姐可比你厉害。”

马车碾过雪地,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朝着边关的方向驶去。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车帘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征途伴奏。安之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唇角却微微扬着——这乱世早就应该终结了。

而皇城深处,皇帝站在城楼上,望着那远去的队伍,直到再也看不见,才对身边的刘公公道:“让暗卫跟紧点,别让世家耍阴的。”

刘公公躬身应是,看着陛下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明白——这位帝王,或许有那么一刻也把那个病弱的少年,当成了真正的亲人与依靠。

安之的队伍抵达雁门关时,正赶上关外飘着大雪。

守关的老将站在城门吊桥,战袍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见了安之,扑通一声跪倒在雪地里:“王爷!您可来了!再晚一步,这关就守不住了!”

关外十里,焦土连绵。被攻破的云安城还在冒烟,城墙垛口上挂着百姓的尸身,风吹过,腐臭与血腥气混在一起,呛得人睁不开眼。有士兵正在清理战场,从瓦砾堆里拖出的孩童尸身,手里还攥着半块啃剩的窝头,死死不肯松手。

“那些羯人,根本不是来抢粮的。”老将声音发颤,“破城就屠,连刚出生的娃都不放过!云安城近万百姓,活下来的不足三百……”

安之站在关墙上,望着关外灰蒙蒙的天,手指死死抠着城砖缝隙。他在江南见过洪水的残酷,却没见过这般**裸的屠戮——那些外族铁骑踏过的地方,不止是城池,连土地都浸着血。

这便是当朝的乱局,弱肉强食,人命如草芥。羯人趁着中原分裂,早已把“屠城”当成立威的手段,他们要的不止是粮食,还有踩着中原人的尸骨,踩碎摧毁汉人的骨气。

“报——”斥候连滚带爬冲上来,“羯人在关外扎营了!旗号是‘骨都侯’,约有五万骑兵!”

安之猛地回头,眼底的病气被彻骨的寒意取代:“备马。”

魏无羡按住他的肩,悄悄说道:“要不要把阵盘取出来……”

“先去看看。”安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总得知道,我们要面对的,究竟是群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