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9章 觉醒

游戏奇遇人生 第9章 觉醒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杨戬踏云而入,额间天眼半开,金光隐现,身后跟着魏烟与蓝忘机。令人惊讶的是,魏无羡的灵魂虚影竟也凝实到能短暂离体的程度,正飘在蓝忘机身侧,虽仍带几分透明,却已能看清眉眼间的神采。

“杨戬!”如来目光如电,直射而来,“你纵徒破坏量劫,该当何罪?”

杨戬不慌不忙行礼:“佛祖此言差矣。我这两个徒儿行走凡间,治病救人,锄强扶弱,何罪之有?”

他转向玉帝,递上一卷竹简:“这是半年来他们救助的凡人名录,请陛下过目。”

玉帝接过竹简,神识一扫,顿时动容。名录上详细记载了每个被救助者的姓名、住址,以及他们如今的生存状况——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凡人,如今个个面色红润,字里行间透着生气。

“这……”玉帝迟疑地看向西方佛祖,一时难决。

弥勒冷笑:“巧言令色!”他抬手打出一道金光,直袭魏烟,“待我看看这小妖女到底什么来历!”

蓝忘机不及细想,避尘横挡身前。却见魏无羡的虚影突然凝实几分,竟徒手接住那道佛光。更惊人的是,那佛光在他掌心扭曲变形,如同遇到克星,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什么?!”弥勒大惊。他这一击虽未用全力,却也凝聚了自身三成法力,绝非寻常真仙能接。可这道灵魂虚影竟能徒手化解,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魏烟上前一步,朗声道:“各位请看,自从我们行走凡间以来,百姓自杀率下降七成,新生儿成活率提高五倍,各村镇纠纷减少八成。”她仰起小脸,目光清亮,“难道让凡人活得更好,也是罪过吗?”

如来眯起眼睛,语气冰冷:“小娃娃,你可知何为量劫?西游之行关乎三界平衡,维系天道运转,岂容你等肆意破坏?”

“量劫就是让凡人当棋子?”魏烟毫不畏惧地反问,“用他们的苦难成全神佛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平衡?”

殿内一片哗然。这等大逆不道之言,竟从一个凡人口中说出,字字句句都在挑战神佛的权威。

就在西方二佛即将发作之际,三十三天外突然传来清越钟声,余音袅袅,震得凌霄殿梁柱嗡嗡作响。太上老君的声音跨越虚空而来:“诸位且慢。”

一朵青莲自天而降,缓缓化作老君身影。他目光扫过殿内,最终落在魏烟身上:“小友,你传播的那些符咒医术,从何而来?”

魏烟不卑不亢:“有些是爹爹教的术法,有些是我在原来的世界学的科学知识改良而成。”

“科学?”老君若有所思,抚须道,“可是以理性探索天地法则、总结自然规律之道?”

“正是。”魏烟点头,“那个世界没有神仙,凡人靠科学也能飞天遁地,预测天象,治病救灾。”

老君忽然笑了:“有趣,实在有趣。”他转向西方佛祖,“二位道友,既然凡人能自求多福,不正是证明了众生皆有佛性、佛法无边吗?何必执着于香火形式?”

如来脸色阴晴不定。老君这话看似调和,实则暗指佛门心胸狭隘,容不下凡人自强。但三清之首的面子又不能不给,他沉默片刻,最终拂袖:“既然老君开口,此事暂且作罢。但若再有人阻挠西游……”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杨戬,“就别怪贫僧不讲情面了。”

待西方二佛离去,玉帝长舒一口气,连忙宣布退朝。老君却留了下来,目光灼灼地盯着魏无羡的虚影,带着探究。

“小友,你体内有混沌灵根吧?”

魏烟一惊,下意识后退半步,挡在魏无羡身前。蓝忘机立刻上前,将两人护在身后,神色戒备。

老君不以为忤,反而笑道:“不必紧张。老道只是好奇,混沌灵根为何会对凡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

杨戬天眼微睁,沉声问:“老君此话何意?”

“随我来。”老君袖袍一挥,一股柔和力量包裹住众人,瞬间来到八景宫。他指着殿中水镜里流转的光晕,“你看,这是混沌灵根吸收凡人自立愿力后,反哺出的特殊能量场。在这能量场内,凡人更容易觉醒自我意识,挣脱固有命运。”

魏烟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她转向蓝忘机,“魏爹爹的灵魂需要的不仅是功德,还有凡人觉醒自我、掌控命运时产生的意志之力!”

老君含笑点头:“正是。混沌创世,本就是为众生开灵智。他这灵根,倒是误打误撞找对了修复方向。”

魏无羡的虚影在一旁听着,眼睛弯起,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好似对老君的话并不在意。

离开八景宫后,杨戬神色凝重:“老君虽未明说,但西方佛教绝不会善罢甘休。如来临走时那一眼,分明是起了杀心。”

蓝忘机沉声道:“弟子愿承担一切后果。”

“傻话。”杨戬摇头,“我们三个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蓝忘机眉头微蹙,心中疑虑未消——老君态度转变太过突然,从最初的试探到如今的调和,实在反常。他对天庭和西方的防备之心,不禁又重了几分。

魏烟身上妄留下的印记,恰好让众仙误以为她身怀混沌灵根,这层误解反而成了保护色,让她能继续行走在神佛眼皮底下。蓝忘机和魏烟决定继续游历人间,教百姓生存之道。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再匿名,而是以魏无羡的名义行事——每帮一个村庄,便留下“夷陵魏氏”的记号,让这份凡人互助的愿力,能更直接地滋养魏无羡的灵魂。

魏烟和蓝忘机依旧行走人间,不借神佛之名,不立庙宇,不塑金身,只教凡人如何自食其力。

他们教农人根据节气引水灌溉,改良土壤;教如何纺车织布、草木染衣,让布匹耐穿实用;教孩童识文断字、算数记账,明白事理;教病者辨识药草、熬制汤药,缓解病痛。每到一处,蓝忘机都会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土,量身传授最合适的生存之法。

渐渐地,那些原本跪在庙前祈求风调雨顺的百姓,开始学着自己勘测地形、挖渠筑坝;那些曾经倾尽家财求神拜佛的病患,如今懂得用简单的医术和药方自救。凡人不再盲目依赖神佛,心中少了敬畏,多了底气,香火愿力自然日渐稀薄。

灵山,大雷音寺。

如来佛祖端坐莲台,面色沉静如古井,座下诸佛菩萨却已按捺不住,议论纷纷。

“那二人行径,分明是在断我佛门香火!”一位罗汉怒目圆睁,声震大殿。

观音菩萨蹙眉道:“凡人若不自认卑微,怎会心生敬畏?若不见自身渺小,如何肯虔诚供奉?”

“可他们并未直接对抗佛门,甚至未曾诋毁半句。”文殊菩萨手持慧剑,沉吟道,“若强行镇压,反倒显得我佛门心胸狭隘,落人口实。”

“哼!”弥勒佛收起笑容,冷笑一声,“他们虽未明言反佛,可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是在动摇我佛根基?凡人若都能自足,谁还会求佛法渡厄?”

如来缓缓睁眼,目光深邃如渊,扫过众菩萨:“西游量劫将起,此乃天道定数。若凡人皆能自足,不历苦难,谁还信我佛法能渡众生?”

“佛祖,不如派金刚罗汉下界,以‘降妖除魔’之名,将那二人擒来!”有罗汉按捺不住,厉声请命。

如来摇头:“不可。”

“为何?”

“天庭的态度,你们还没看明白吗?”如来淡淡道,“杨戬是玉帝外甥,蓝忘机是他亲传弟子,那魏烟又与混沌灵根有关,牵扯甚广。天庭虽不喜我佛东渡,却也不愿公然与我佛撕破脸皮。若我们贸然出手,反倒给了天庭借口干涉,得不偿失。”

“难道就任由他们继续下去,断我佛门根基?”

“不急。”如来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西游量劫将至,待金蝉子转世西行,佛法东传之势一成,自有天道清算之日。”

殿内诸佛闻言,皆敛声屏气。莲台之上,如来重新阖目,大雷音寺复归寂静,只余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的暗流涌动。

凌霄殿上,玉帝听着千里眼、顺风耳的汇报,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陛下,西方佛门近日香火大减,寺中诸佛似颇为恼怒。”太白金星上前一步,低声道,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哦?”玉帝故作惊讶,挑眉道,“为何?”

“还不是因为那蓝忘机和魏烟……”太白金星欲言又止。其实不止西方佛教,天庭香火也受了些影响,只是天庭诸神多是封神榜上的正神,根基稳固,远不如西方佛门那般依赖凡间供奉。

玉帝摆摆手,语气轻松:“他们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不过是教凡人些生存本领罢了。朕总不能因为西方佛门不高兴,就去责罚自己人吧?”

“可西方佛门若因此迁怒天庭……”

“他们敢吗?”玉帝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威严,“西游量劫在即,他们比朕更怕节外生枝。佛法东传还需借天庭之势,怎敢轻易翻脸?”

太白金星会意,躬身退下,不再多言。

玉帝转身看向昊天镜,镜中映出凡间百姓劳作的身影。圣人要还西方因果,这三界凡人本就是量劫棋子,能安稳过上这百年,也算是他难得的善心了。等量劫一开,纵是蓝忘机做再多,怕也是枉然……

魏烟和蓝忘机并不知道西方佛门已对他们恨得牙痒痒,但行走间,总觉暗处有目光窥视,如芒在背。

“蓝叔叔,有人在盯着我们。”魏烟凑近蓝忘机,低声道,小手下意识攥紧了衣角。

蓝忘机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远处树梢,语气平静:“是佛门的眼线。”

“他们不敢直接动手?”

“不敢。”蓝忘机淡淡道,“天庭虽不插手,却也不会允许他们明目张胆地对付我们;而他们自己,更怕坏了西游量劫的大局,落人口实。”

魏烟眨了眨眼,眼中重新亮起光:“那我们继续?”

“继续。”

于是,他们依旧行走人间,踏过田埂阡陌,穿过村镇市集,依旧教凡人如何不靠求神拜佛而活——教猎户辨识陷阱,教工匠改良工具,教牧民规划草场……

渐渐地,那些曾经虔诚的信众,心中开始生出一丝疑惑,进而学会思考——

“为何我们年年供奉,香火不断,却依旧饥寒交迫?”

“为何神佛端坐云端,从不回应我们的祈求?”

“为何……我们自己不能动手改变命运?”

这些疑问像种子,在凡人心中悄然生根。

——西方佛门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天庭冷眼旁观,乐见其成。而凡人,正在觉醒。

魏烟和蓝忘机的足迹遍布人间,他们不立庙、不塑像,却让凡人的心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一座座村庄开始摆脱对神佛的依赖,百姓们不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香火,而是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农田里的收成翻倍,金黄的谷物堆满粮仓;病患的痊愈率提高,药草的清香取代了绝望的哭嚎;甚至连原本因天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如今也能凭借学到的知识搭建屋舍、开垦荒地,重建家园。

这一切,西方佛门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灵山之上,观音菩萨站在莲台前,指尖轻点净瓶中的甘露,水面如镜,映照出人间景象——一个村庄里,百姓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水渠,汗水浸湿衣衫却笑容灿烂;孩童们在新建的学堂里诵读诗文,朗朗书声清脆悦耳;老人们围坐树下,手里拿着木尺,讨论着如何改良农具。整个村庄生机勃勃,却没有一个人跪拜神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