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星图,卓一凡了解到首都星并非如他原先所想的是一颗行星。
它实际上是以行星级的坠天大陆为核心,并融合了体量百倍于坠天大陆的泰拉诺克族行星级战舰集群。这些战舰集群配备了先进的重力科技。
此外,还有同等规模的阿厄洛斯星族行星级浮岛集群,它们同样受到重力束缚。值得注意的是,泰拉诺克族和阿厄洛斯星族均具备跨星系航行的能力。
因此,将其称为“首都星域”更为恰当。以炎黄星所处的炎黄星系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以一颗直径为炎黄星百倍的行星为核心,在其引力作用下,直径约480光秒(约30万公里/光秒)的球形空间范围内,有近百颗类似炎黄星的行星围绕该中心天体运行。
重力科技与浮空科技的精妙结合,使得首都星在炎黄系数十代智慧种族的建设下,成为一颗充满奇幻色彩与尖端科技交相辉映的奇迹之星,令人叹为观止。
午后的阳光穿透稀薄的人造大气层,将淡紫色的天幕映照得流光溢彩。数千座悬浮岛如同细碎的钻石,镶嵌在天际之间,它们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其中,最大的中央悬浮岛“阿厄洛斯沙漏”直径达五十公里,其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能量护盾,底部流动着幽蓝的反重力离子流,宛如星辰坠入云海,璀璨而神秘。
首都星的交通系统由轨道星环、悬浮车交通网络以及短途电磁交通系统共同构成。
在距离地表五百公里的轨道上,环绕星球建造的星环港宛如一顶由银白荆棘编织而成的宏伟冠冕。二十组塔形基站昼夜不停地吞吐着星际客船和护航战舰。
位于港区核心的“重力花园”是泰阿星系最大的接驳站,其鱼骨状的泊位能够停靠长度超过三十公里的巨型运输舰。工蚁般密集的各类装卸机械整齐排列成五层五列,有序地靠右进出舱室。
各种货物,包括生物和植物在内,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荣有序的景象。
在地面蜂巢式交通枢纽中,水滴状悬浮车通过量子信号保持纳米级距离,在立体航道中穿梭,织成一道道光带。通勤者透过全息车窗,俯瞰下方的星坠峡谷——深达万米的原始地质裂痕,被保留为星际战争遗迹。
上方悬浮着历史档案馆的全息投影,投放着历代炎黄星智慧族群开拓泰阿星系的影像。星坠峡谷两侧,古老的星际战舰残骸依稀可见,仿佛诉说着昔日辉煌。悬浮车掠过,光影交错间,历史与现实交织,令人心生敬畏。
卓一凡的大型浮轿拥有顶级的交通权限,其飞行轨道被设定在特定的高度。升空后不久,浮轿四周开始闪烁低可见度的警示信号,平稳地滑翔前行,尽显奢华与尊贵。通过全息投影,乘客可以清晰地欣赏到星环轨道上那繁忙而壮丽的景色。
货运浮车巨兽沿着星球赤道环流轨道滑行,腹部释放出集装箱大小的智能无人机群,如同迁徙的机械候鸟,精准降落在各个浮空岛屿的接驳口。
在星环上巨型商业综合体的顶端,引力花园中形态各异的人们在量子花丛中交谈,花瓣随着声波频率变换形状。毗邻的悬浮广场上,不同文明的全息艺人正用引力波演奏古曲,音符化作发光粒子渗入大气,引得途经的悬浮车自动变换航行节奏。
而在最边缘的悬浮自由工会分部中,退役的曲速引擎被改造成浮空岛游牧民族的祭坛,引擎核心的暗物质残留物在祭祀仪式中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文明烛火。
当暮色降临时,城市启动光子守恒模式,所有悬浮岛切换为蓄能态,建筑外墙的钙钛矿涂层将余晖转化为跃迁能源。夜航的悬浮车拖曳着冷光尾迹划过天际,与轨道环上的人工极光交相辉映,整个首都星化作一枚在宇宙黑暗中旋转的霓虹陀螺,见证着人类与繁星共生的新纪元。
卓一凡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他面对的是全方位的巨大时代差距,是那似乎望不到边际的知识鸿沟,是如同尘埃与太阳般悬殊的资源落差。
历经300年工业革命的深厚积淀与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正与太空时代那融合了40亿年漫长演变的超凡力量展开较量。这让他感到无比沮丧,甚至开始“崩溃”。
系统在哪里?金手指快出来点一下啊?扳指那有老爷爷厉害?现金和龟壳了不起呀?毁灭吧!太欺负人了有木有?啊~啊~啊~……
“深呼吸!打坐!想想回家的事。”卓一凡迅速调整状态,开始进入冥想。
究竟有多难?是有父亲半身不遂,自己忙碌一整天不吃不喝陪他“罚站”那般难?还是父亲煎饼车被没收、还要面临“巨额罚款”那般难?
回忆起入学临行前,与大杂院的老人们一一话别,年纪最大的“老秀才”乐大爷曾这样叮嘱:
“凡呐,记住,你出身平民。咱炎黄族平民百姓是最扛得住的,因为除了双手,我们本就一无所有。不管将来有多出息或者多难,若获得,则视为幸运之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