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轩爷当道 > 第61章 墨痕与暗线

轩爷当道 第61章 墨痕与暗线

作者:轩少观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18:43:36

牛皮信封的封口用火漆印着,章纹是枚古朴的“墨”字。小说轩用裁纸刀沿着边缘小心划开,指尖触到里面的纸张时,能感觉到微微的粗糙感——是上好的半生熟宣纸。

林薇凑在他身边,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即将展开的“秘密”。摇篮里的婴儿似乎被大人的动静惊扰,小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又安稳睡去,彩虹的光晕恰好落在他粉嫩的脸颊上,像一层温柔的结界。

第一页:泛黄的旧照与潦草批注

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站在一间老式书店的木柜台前,笑容温柔。背景的书架上,依稀能看到“墨韵斋”三个字的牌匾残迹。

“这是……很多年前的‘墨韵斋’?”林薇指着照片,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我听老邻居说过,咱们现在这家‘拾光书店’,以前就是‘墨韵斋’,后来老板去世,店才慢慢荒废,被我租下来的。”

小说轩的指尖拂过照片里女人的脸,心脏莫名一缩。那眉眼,竟和前几天送孩子来的女人有几分相似,只是照片里的人更年轻,眼神里没有后来的疲惫与沧桑,只有对孩子满满的爱意。

照片下方压着一张便签纸,字迹潦草,墨水洇开的痕迹像枝蔓:

“阿蘅携子,暂避于‘墨韵斋’。时局乱,前路未卜。望后人见此照,若孩子平安,便将他送往‘安全处’——地址见后页。切记,勿与‘那边’的人产生瓜葛。”

落款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简单的“墨”字印章,和信封上火漆的章纹一模一样。

“阿蘅……”小说轩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是送孩子来的女人?还是她的母亲?”

林薇拿起照片,对着光仔细看:“你看婴儿的襁褓,布料和前几天那孩子身上盖的小毯子,花纹很像!还有这照片的边角,好像被什么东西烧过,缺了一小块……”

第二页:福利院的“特殊通道”与半张残帖

下面是一份福利院的接收函,果然如那男人所说,盖着加急的红章。但附件里的说明却让两人心惊——这份接收函走的不是常规流程,是通过“市民政局特殊事务协调处”直接下发的,函件末尾用铅笔标注了一行极小的字:“协调人:老吴,暗号‘墨香’。”

“老吴……是市公安局那位吴队长?”小说轩想起之前处理校长事件时,对接的警察里,确实有位姓吴的老队长,为人正直,而且似乎对“墨韵斋”的旧事有所耳闻。

再往下,是一张被撕成两半的残帖,纸质与照片下的便签如出一辙,墨色却更深沉。残帖上的字迹是瘦金体,笔力遒劲,内容却断断续续:

“……龙潜于渊,墨隐于市……得残帖者,需寻齐七处……关乎……百年秘辛,亦系……万人生死……切记,勿信……紫衣人……”

“残帖?”林薇倒吸一口凉气,“这和之前那个‘墨隐残帖’的传闻有关?”她曾听来书店的老茶客闲聊,说滨海市流传着一份藏有惊天秘密的“墨隐残帖”,引得无数人争抢,几十年间风波不断。

小说轩的手指微微颤抖,他认出这瘦金体——和他爷爷留下的那本《古籍修复手札》里的字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他爷爷生前就是“墨韵斋”的老店员,后来“墨韵斋”没落,才改行做了古籍修复。

“我爷爷……”小说轩的声音有些发涩,“我爷爷以前总说,‘墨韵斋’不只是个书店,还藏着些‘不能说的事’。”

第三页:加密地址与油墨密码

最后一页是一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的是滨海市郊外的一座废弃疗养院。地图边缘用极细的针孔扎了一排小孔,灯光下看,那些小孔组成的图案,竟和书店里那方被当作镇纸的、刻着星图的旧砚台纹路吻合。

“这是……要把孩子送到这里?”林薇看着地图上“疗养院”三个字,心里莫名发慌,“可那地方早就废弃了,听说还闹过鬼……”

小说轩没说话,他拿起那张残帖,对着光仔细看。残帖背面,似乎有极淡的字迹,像是用特殊的油墨写就,必须在特定光线下才会显现。他想起爷爷提过,古籍修复里有一种“隐墨”,要用掺了苍术灰的墨汁书写,需得用松明火把的光才能照亮。

他立刻起身,从储藏室翻出爷爷留下的、那盏黄铜外壳的旧煤油灯。打火、注油、点燃灯芯,橘黄色的火光摇曳起来,带着松脂的香气。

当松明火苗的光线落在残帖背面时,那些淡到几乎看不见的字迹,终于清晰起来——那不是文字,而是一组由点和线构成的密码,排列方式和他爷爷手札里记录的、“墨韵斋”内部用来传递消息的“油墨密码”如出一辙。

“是‘油墨密码’!”小说轩又惊又喜,“我爷爷教过我怎么解!”

他找来纸笔,对照着爷爷留下的密码本,开始逐字破译:

“紫衣人已至,目标‘墨隐残帖’。阿蘅母子险,速将婴孩转移至‘青竹轩’,联系人‘老墨’。切记,勿走明路,走‘墨道’。”

“青竹轩?老墨?”林薇听得一头雾水,“这些都是什么地方、什么人?”

小说轩的脸色却越来越沉,他放下密码本,重新拿起那张泛黄的照片,手指点在背景里“墨韵斋”的牌匾上:“我爷爷说过,‘墨韵斋’底下,有一条连通着滨海市老城区的秘密通道,叫‘墨道’。以前是用来在战乱时传递书籍和消息的。”

他抬头看向林薇,眼神凝重:“那个穿风衣的男人,说托他办事的是‘和墨香有关的人’。现在看来,这人十有**是‘墨韵斋’旧人的后代,或者是守护者。他送来的这些东西,是在给我们指路,让我们把孩子从‘明路’(正常的福利院流程),转移到‘墨道’,送去‘青竹轩’找‘老墨’。”

“可为什么?”林薇不解,“福利院不是已经能接收了吗?为什么还要冒险走什么‘墨道’?”

“因为‘紫衣人’。”小说轩指着残帖上的字,“密码里说‘紫衣人已至’,这恐怕就是那男人说的‘旧账’,也是送孩子来的女人害怕的东西。这些‘紫衣人’,很可能就是为了‘墨隐残帖’而来,孩子的存在,或许和残帖的秘密有关,所以才会被盯上。”

摇篮里的婴儿忽然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小嘴瘪了瘪,像是要哭。林薇连忙走过去轻轻拍着,小声哄着:“不怕不怕,阿姨在呢。”

看着婴儿懵懂的睡颜,林薇心里一阵酸楚:“这孩子太可怜了,一出生就被卷进这么多事里……”

小说轩走到她身边,目光也落在婴儿身上,眼神复杂:“我爷爷说,‘墨韵斋’的存在,本就是为了守护一些不该被野心染指的东西。现在看来,这孩子,或许就是其中一样‘东西’。”

第四页:抉择与深夜的“墨道”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窗外的彩虹早已消失,只留下被夜色浸染的灰蓝。书店里的光线越来越暗,煤油灯的火苗成了唯一的光源,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满是书籍的墙壁上,像一幅沉默的皮影戏。

“我们……要按照密码上说的做吗?”林薇轻声问,语气里带着犹豫。她只是个普通的书店老板,从未想过要卷入什么“残帖”“紫衣人”的风波里,更不想把无辜的婴儿置于危险之中。

小说轩沉默着,手指反复摩挲着那张手绘地图,指尖能感觉到纸张上疗养院的轮廓。他想起爷爷临终前的眼神,那里面有担忧,有嘱托,还有对“墨韵斋”未尽责任的遗憾。

“如果我们不做,”小说轩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这孩子,还有送他来的女人,可能都会有危险。那些‘紫衣人’既然能查到孩子被送到书店,就有办法再把他找出来。福利院的流程再快,也需要时间,而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他看向林薇,眼神里带着歉意,却也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林薇,我知道这很冒险,如果你害怕……”

“我不怕。”林薇打断他,抬起头,眼神清亮,“这孩子是在我们书店被发现的,也算和我们有缘。而且,你爷爷守护了‘墨韵斋’一辈子,现在轮到我们了,不是吗?”

小说轩看着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不少沉重。他点点头,重新拿起煤油灯:“好,那我们准备一下。按照密码说的,‘勿走明路,走墨道’。”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悄无声息地忙碌着。小说轩根据爷爷留下的线索,在书店最里间的古籍区,找到了那块刻着星图的旧砚台。他按照照片边角的针孔图案,将砚台旋转了三次,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面前的一面书架竟缓缓向侧面滑开,露出了后面一道黑黢黢的石门。

石门之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弥漫着陈旧的木头和泥土气息,只有头顶每隔几步就有的、早已熄灭的油灯盏,证明这里曾有人走过。

“这就是‘墨道’?”林薇看着黑洞洞的通道,心跳又开始加速。

“嗯,”小说轩举高煤油灯,火苗在通道里投下摇曳的光影,“我爷爷说,通道一直通到城外的‘望海阁’,但中间有很多岔路,还有几处需要特殊暗号才能打开的门。我们要去的‘青竹轩’,应该就在其中一条岔路上。”

他从柜台里找出早就备好的应急包,里面有水、压缩饼干、手电筒,还有爷爷留下的那本密码本。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用厚厚的毯子裹好,抱在怀里。

婴儿似乎感觉到了环境的变化,睁开了眼睛,乌黑的眼珠在煤油灯的光线下,像两颗纯净的黑曜石,好奇地看着小说轩。

小说轩的心瞬间软了,他低头对婴儿笑了笑,声音放得极柔:“小家伙,我们要带你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别怕。”

林薇也拿起自己的背包,里面装着那封牛皮信封里的所有资料,还有给婴儿准备的尿布和奶瓶。她走到小说轩身边,看着他怀里的婴儿,又看了看幽深的通道,深吸一口气:“走吧。”

煤油灯的光芒,像一点执着的星火,带着三个人,缓缓没入了“墨道”的阴影里。石门在他们身后无声地合上,将书店里的温暖与光明彻底隔绝。

通道里很静,只能听到三人的呼吸声,还有婴儿偶尔发出的、无意识的呓语。煤油灯的火苗在狭窄的空间里跳动,将墙壁上的影子扭曲成各种形状,像无数双眼睛在黑暗里窥视。

小说轩抱着婴儿,走在最前面,脚步沉稳,他记得爷爷说过,“墨道”里的岔路,要跟着“墨香最浓”的方向走。林薇紧随其后,手里紧紧攥着那份残帖,心里反复默念着“青竹轩”“老墨”这两个名字,祈祷着能顺利找到目的地。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的通道忽然变得开阔起来,隐约能听到水流的声音。煤油灯的光芒照亮了眼前的景象——那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洞顶垂下晶莹的钟乳石,底下是一条浅浅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正缓缓流淌着,不知通往何方。

而在溪流的对岸,立着一块青石板,上面用朱砂写着两个字——“墨渡”。

小说轩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溪流和青石板,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爷爷的手札里,明确记录过“墨渡”的存在,那是“墨道”里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过了“墨渡”,才算真正进入了“墨韵斋”守护者的核心区域。

“过了这条溪,就是‘墨渡’了。”小说轩低声对林薇说,“爷爷说,‘墨渡’的溪水,寻常人碰不得,会触发机关。要过去,得用‘墨舟’。”

“墨舟?”林薇环顾四周,“哪有什么舟?”

小说轩没回答,只是将怀里的婴儿交给林薇,然后弯腰,从溪流边的泥地里,抽出了一根半埋着的、通体漆黑的竹筒。竹筒约有一人高,碗口粗细,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他将竹筒横放在溪水上,然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一小瓶用松烟墨调的墨汁,小心翼翼地倒了几滴在竹筒表面。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只是浮在水面上的竹筒,在墨汁滴落之后,竟像被激活了一般,稳稳地停在了溪流中央,形成了一艘简易却稳固的“墨舟”。

“这……”林薇看得目瞪口呆。

“‘墨舟’遇墨则稳。”小说轩解释道,“我爷爷说,这是‘墨韵斋’老祖宗的智慧,用特殊的楠木浸泡在墨汁里七七四十九天制成,只有沾了正宗的松烟墨,才能在‘墨渡’的溪水上保持平衡。”

他扶着林薇,让她先抱着婴儿踏上“墨舟”。林薇的心跳得飞快,脚下的竹筒稳稳当当,没有一丝摇晃。她抱着婴儿站在“墨舟”上,看着对面黑黢黢的溶洞入口,感觉自己像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秘密仪式。

小说轩也跳上“墨舟”,然后用一根同样浸过墨汁的竹篙,轻轻一点岸边的石头,“墨舟”便载着三人,缓缓向“墨渡”的对岸漂去。

溪水很凉,水汽氤氲,带着一股清冽的气息。煤油灯的光芒在水面上碎成一片粼粼的光,像撒了满溪的星星。

摇篮里的婴儿似乎很喜欢这摇晃的感觉,又闭上眼睛,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小脸上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林薇看着婴儿,又看看身边专注撑篙的小说轩,心里忽然安定了许多。不管前路有多少未知和危险,只要他们在一起,抱着守护的信念,总能找到那片“青竹轩”的安宁吧。

“墨舟”缓缓靠岸,小说轩将竹篙插在岸边的泥里固定好,然后接过林薇怀里的婴儿,率先踏上了“墨渡”的青石板。

青石板的另一侧,是一条向上的石阶,蜿蜒着隐入更深的黑暗里。石阶的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嵌着一块刻着竹叶图案的青石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