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号在北大西洋的航线上平稳行驶了数日。海上的生活单调而压抑,除了例行巡逻和监测,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休整和继续之前未完成的研究。暂时摆脱K的直接追击,让团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但每个人心头都明白,这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隙。
苏清雪的身体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林薇持续优化的缓和剂支持下,没有继续恶化,左臂的麻痹感依旧,但偶尔指尖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刺痛,仿佛是神经在尝试重新连接。她大部分时间待在舱室内,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以保存体力,同时也在默默梳理着脑海中那些属于的、碎片化的记忆和信息,试图找到更多可能对当前局势有帮助的线索。
陈默则忙于与周锐、林薇一起,利用这难得的安宁,进一步分析从岛屿带出的所有数据,尤其是关于那古老洞穴和怀表能量的部分。他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股力量的本质和规律,无论是为了应对K,还是为了苏清雪的身体。
这天傍晚,林薇抱着一台加固过的平板电脑,脸上带着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复杂表情,敲响了陈默和苏清雪的舱门。
陈总,苏总,有重大发现!她进门后立刻说道,将平板电脑放在桌上,调出了一份扫描文件。那是从古老洞穴中带回的、以特殊鞣制皮革制成的日记本中,几页最为模糊难辨的内容。经过林薇团队连日来的图像增强和符号破译,终于显现出了部分真容。
这是洞穴最初发现者,或者说,是某一任‘守护者’的日记片段。林薇指着屏幕上那些扭曲而古老的文字和符号,里面多次提到了洞穴深处那个能量源——也就是那口银池和石板碎片——的一个关键特性!
陈默和苏清雪立刻凝神看去。
看这里,林薇放大其中一页,记载明确指出:‘源核之息,随月之盈亏而涨落。至满月与新月之交,其力最炽,蓝光如潮,奔涌不定,慎近之。’
月相周期?陈默眼神一凝。
没错!林薇重重点头,又调出另一页破译内容,还有这里,更具体:‘潮汐之力,可撼动时空之纱,让凡胎难以承受,轻则神智错乱,重则血肉崩解……唯钥石或可导引其万之一二。’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默和苏清雪:这意味着,那个神秘的能量源并非恒定不变,它的活性和强度会随着月相变化,尤其是在满月和新月交替的特定时期,会变得极不稳定,能量外泄形成所谓的‘蓝光潮汐’!日记警告说这种力量非常危险,但同时也暗示,如果有‘钥石’——我们怀疑指的就是苏总的那块怀表或者洞穴的石板碎片——或许能引导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力量!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之前他们在洞穴时,能量时强时弱,难以捉摸,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窗口和风险预警。
下一个满月与新月的交替期是什么时候?陈默立刻追问。
林薇快速计算了一下:根据天文数据,就在九天之后!持续时间大约四十八小时。
九天!这个时间点恰好与他们预计抵达北欧,并初步接触奥尔森教授的时间段重叠!
苏清雪凝视着屏幕上蓝光潮汐撼动时空之纱的字样,心脏莫名地加速跳动了几下。她下意识地抚摸着胸前衣物下那枚贴身携带的怀表,感受到一丝微弱的、仿佛共鸣般的温热。这蓝光潮汐是否与她的重生有关?与她那正在崩溃的身体有关?……她的怀表,真的能引导这种危险而强大的力量吗?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陈默沉声道,目光锐利,如果利用得好,我们或许能在‘蓝光潮汐’期间,借助怀表的力量,做些什么……比如,尝试进一步稳定清雪的状况,或者……窥探K的‘方舟计划’的更多秘密。但如果掌控不好……
后果不堪设想。日记中血肉崩解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必须得到奥尔森教授的帮助。苏清雪开口道,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贯的冷静,他对生物神经场和异常能量的研究,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蓝光潮汐’的本质,以及如何安全地利用或规避它。
同意。陈默点头,林薇,继续深度破译日记,任何关于‘潮汐’特性、‘钥石’使用方法的只言片语都不要放过。周锐,开始建模,模拟不同月相下能量源的可能波动曲线,以及‘蓝光潮汐’爆发时可能产生的各种能量辐射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明白!两人领命,立刻转身去忙了。
舱室内只剩下陈默和苏清雪。窗外,夕阳正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金红色,但两人都无心欣赏。
九天……苏清雪喃喃自语,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随着这个确切日期的临近而缓缓降临。
陈默走到她身边,握住她微凉的手。别怕。这一次,我们知道了规律,有了准备。不会再像在岛上那样被动。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苏清雪抬头看他,在他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守护。她轻轻回握,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