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98章 寒衣未就迎急讯,邻里同心渡产关

窗外的北风裹着碎雪粒,“呜呜” 地拍打着窗棂,丁秋楠坐在炕沿上,手里攥着几张叠得整齐的布票,面前摊着一块藏青色的厚棉布。她把炕梢的被褥抻了抻,又拿软尺仔细量了量炕的尺寸,嘴里小声念叨着:“再做两床新被褥,厚点的,等搬去新家,墨哥晚上起夜也不怕着凉。”

说着,她抬头看向坐在桌旁的陈墨,见他正低头翻着一本泛黄的《本草纲目》,指尖还夹着一支铅笔,时不时在书页旁标注些什么。丁秋楠放下布票,凑过去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墨哥,你看这布票够不够?我想再给你缝身棉衣棉裤,你每个星期四去协和上班,骑车得走半个多小时,路上风大,得穿厚实点才抗冻。”

陈墨抬眸,视线从书页上移开,落在丁秋楠带着笑意的脸上。他放下书,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声音温和:“你看着安排就好,我穿什么都成。不过你也别太累,针线活做久了伤眼睛,要是赶不及,等周末我请半天假,咱们一起去供销社再看看,实在不行找裁缝铺也行。”

丁秋楠笑着摇头:“那哪能行,自己做的才暖和。你忘了去年你穿我缝的棉袄,同事还问在哪买的呢。” 她拿起一张蓝布票,在陈墨身上比了比,“就用这块布做面,里子用新弹的棉花,保证你穿上比羽绒服还暖和。”

陈墨没再反驳,只是顺手拿起桌上的枸杞和红枣,放在手心掂量了掂量:“你最近总熬夜做针线,明天我给你煮点枸杞红枣茶,补补气血。对了,上次从老家带的黄芪还剩点,回头给你泡在茶里,比吃什么都管用。”

丁秋楠心里一暖,刚要开口说话,院门外突然传来何雨水急促的呼喊声:“墨哥!秋楠姐!在家吗?” 那声音裹着寒风,带着几分慌乱,穿透了厚厚的门帘。

丁秋楠赶紧放下布票,起身快步走到门口,伸手撩开门帘。只见何雨水额头上冒着细汗,脸颊冻得通红,棉袄的扣子都扣错了一颗,手里还攥着一块湿漉漉的毛巾,显然是跑过来的。

“雨水,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跑这么急?快进来暖和暖和。” 丁秋楠侧身让她进来,顺手接过她手里的毛巾。

何雨水却没进门,只是喘着粗气,拉着丁秋楠的胳膊急切地说:“秋楠姐,我不进去了!秦姐,秦淮茹姐要生了,院里的大妈们都过去了,可她疼得厉害,我想着墨哥是医生,能不能过去给看看?”

陈墨这时也走了出来,听到何雨水的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雨水,你这孩子,生孩子得找妇产科大夫,我是中医科的,哪懂这个?现在贾家那边都有谁在?”

“张大妈、刘婶、还有三大爷家的阎大嫂,都在呢!可秦姐喊得越来越厉害,我怕出什么事……” 何雨水说着,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墨哥,你就过去看看吧,哪怕给拿个主意也行啊!”

陈墨心里犯了难,他虽然是医生,但术业有专攻,妇产科的事他确实不擅长。可转念一想,秦淮茹丈夫贾东旭刚走没多久,要是这时候生孩子出了意外,贾家可就真垮了。他看向丁秋楠:“秋楠,你去贾家帮帮忙,看看需要递热水还是拿东西,我一个大男人进去不方便,就在外面等着,有啥情况你随时喊我。”

丁秋楠点点头,赶紧从炕上拿起自己的棉袄穿上,又找了双厚棉鞋换上:“雨水,咱们走,别耽误了。” 两人一前一后,快步朝着中院的方向跑去。

陈墨站在门口,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拐角,犹豫了片刻,也裹紧了棉袄,朝着中院走去。刚进中院,就听见贾家屋里传来秦淮茹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那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大妈们的安慰声,听得人心里发紧。

院里各家各户的灯都亮了,张大妈端着一盆热水从自家出来,看到陈墨,连忙说道:“小陈大夫,你可来了!秦淮茹这都疼了快两个小时了,还没生下来,你看要不要紧啊?”

“张大妈,我没学过妇产科,不敢乱插手,不过我刚才让秋楠进去了,有啥情况她会跟我说。” 陈墨一边说,一边朝着贾家的方向望了望,“您别着急,生孩子都得有个过程,咱们在外头别吵着里面。”

正说着,刘婶拿着几条干净的毛巾跑过来,喘着气说:“里面说要干净毛巾,我家就这几条了,都拿来了。小陈大夫,你说秦淮茹这身子,能撑得住吗?东旭刚走,她要是再出事,那三个孩子可咋办啊?”

陈墨心里也有些担忧,秦淮茹平时看着就瘦弱,这次又是早产(听一大爷说月份还差点),身子肯定吃不消。他想了想,对刘婶说:“刘婶,您要是方便,能不能回家找几块红糖?等孩子生下来,给秦淮茹冲点红糖水,能补补力气。”

刘婶连忙点头:“哎,我这就去!” 说着转身就往家跑。

陈墨站在中院门口,没再往前走。他知道,这种时候男人进去只会添乱,不如在外头等着,有需要再搭把手。这时,他看见一大爷易忠海从家里出来,手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小平安,朝着他走了过来。

“小陈,你也过来了?” 易忠海叹了口气,“东旭这孩子走得急,秦淮茹又赶上早产,这贾家的日子,真是太难了。”

陈墨接过易忠海怀里的小平安,小家伙穿着一身虎头棉袄,圆溜溜的眼睛盯着陈墨,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就往他脸上抓。陈墨笑着拿手逗了逗他的下巴,小平安立刻咯咯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倒是冲淡了几分院里的紧张气氛。

“一大爷,您也别太担心,院里这么多邻居帮忙,应该能顺利生下来。” 陈墨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道,“等孩子生下来,咱们再合计合计,看看怎么帮贾家度过这难关。”

易忠海点点头,刚要说话,就看见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从各自家里走出来,许大茂也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一个暖水瓶。

“哟,小陈也在呢!” 刘海中走过来,看着陈墨怀里的小平安,打趣道,“这小子,我们这么多人在这儿,他都不让抱,一见你就伸手,这是认人啊?还是知道你是大学生,有文化,想跟你学本事?”

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悠悠地说:“老刘,你这话不对,我看小平安是认能挣钱的。你看,他要么找他爸易忠海,要么找小陈,这俩都是咱们院挣工资最多的。”

这话一出,院里的人都笑了起来。许大茂也凑过来,撇了撇嘴:“老阎,你就知道钱。不过话说回来,小陈现在在协和上班,工资肯定不低吧?比一大爷还高?”

陈墨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他上个月刚调了工资,现在每月能拿八十多块,比易忠海的工资还高不少,但他不想在院里张扬,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易忠海看了许大茂一眼,转移话题道:“别扯这些没用的了,咱们还是说说贾家的事。东旭刚走,厂里那边还没给个说法,秦淮茹又生了孩子,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这话一出口,院里的人都沉默了。这年代,谁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自家都顾不过来,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帮别人?可贾家这情况,实在让人不忍心不管。

阎埠贵摸了摸下巴,说道:“老易,你们轧钢厂那边,对贾东旭的事到底是怎么说的?抚恤金给多少?有没有可能让秦淮茹接班?”

提到接班,易忠海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要是能让秦淮茹接东旭的班,进轧钢厂上班,那她每个月有工资,贾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而且她要是成了工人,孩子们的户口以后也能迁进城。”

刘海中皱了皱眉:“可东旭是违规操作出的事,厂里能同意让秦淮茹接班吗?我听说厂里对违规操作的事管得挺严的,说不定连抚恤金都给不了多少。”

许大茂这时插了一句:“我昨天在厂办公楼听主任们聊天,说厂里打算给贾家两百块抚恤金,但是接班的事,还没定下来。主要是秦淮茹现在怀着孕,就算接班了,也没法立刻上班,厂里肯定不愿意养个闲人。”

“两百块顶个屁用!” 何雨柱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他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盆,里面装着几个白面馒头,“这钱要是没有票,啥都买不到。秦淮茹刚生完孩子,得补身子,还得养三个孩子,两百块撑不了多久。再说了,接班的事,凭啥不让她接?东旭为厂里干活出的事,让他媳妇接班怎么了?”

许大茂斜了何雨柱一眼:“傻柱,你急什么?又不是你家的事。厂里有厂里的规定,你以为你说让接班就能接班?”

“我怎么就不能说?” 何雨柱把搪瓷盆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秦淮茹一个女人家,带着三个孩子,要是没个工作,以后不得饿死?你要是有良心,就别在这儿说风凉话!”

“行了行了,你们俩别吵了!” 易忠海赶紧拦住他们,“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得想办法解决问题。小陈,你脑子活,又是医生,见多识广,你说说,这事该咋办?”

陈墨抱着小平安,想了想说道:“一大爷,我觉得三大爷说的接班是关键。只要秦淮茹能接东旭的班,就算暂时不能上班,厂里也得给她保留名额,等她出了月子,就能去上班。至于抚恤金,能多要一点是一点,毕竟她这几个月不能上班,家里得靠抚恤金过日子。”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认识咱们协和医院中医科的梁主任,还有政务院办公厅的陈主任,要是厂里那边卡得严,实在不行,我可以托他们帮忙问问。不过最好还是先让贾家自己去跟厂里谈,咱们再在旁边帮着出出主意。”

易忠海一听,连忙点头:“对啊!小陈你认识这么大人物,要是能帮忙,那可就太好了!不过先别急着麻烦人家,我明天就去找东旭他妈,让她带着秦淮茹的证明,去厂里找领导谈。要是谈不拢,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阎埠贵也附和道:“老易说得对,先自己去谈,实在不行再找关系。而且抚恤金也得跟厂里要足了,两百块太少,至少得要五百块,再要点粮票、布票,这样才够她们娘几个用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院里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了一些。这时,贾家屋里的惨叫声突然拔高,紧接着,传来一阵微弱的、像小猫叫一样的哭声。

“生了!生了!” 张大妈从贾家屋里跑出来,脸上带着喜色,“是个丫头!母子平安!”

院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易忠海笑着说:“太好了!平安就好!” 何雨柱赶紧拿起石桌上的搪瓷盆,朝着贾家走去:“我这馒头刚蒸好,给秦淮茹送过去,让她补补身子。”

陈墨把小平安递给易忠海,说道:“一大爷,我回去拿点东西。秦淮茹刚生完孩子,身子虚,我给她准备点当归、黄芪,让她熬水喝,能补气血,恢复得快。”

说着,他转身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北风还在吹,但他心里却觉得暖暖的。虽然他是重生回来的,但能在这样的寒夜里,帮着邻里度过难关,这样的日子,才显得有意义。

回到家,陈墨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他之前特意晒好的当归和黄芪,又找了几块红糖,一起包在布里。他想着,等丁秋楠回来,就让她把这些东西给秦淮茹送过去,再跟她说说是怎么熬的,叮嘱她注意用量。

刚把东西包好,丁秋楠就推门进来了,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里满是笑意:“墨哥,生了个丫头,可俊了!秦淮茹虽然累得睡着了,但精神头还不错。张大妈说,多亏了咱们院的邻居帮忙,不然还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呢。”

陈墨把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是当归和黄芪,还有几块红糖,你明天给秦淮茹送过去,让她每天用当归、黄芪各五克,加上红糖,熬水喝,能补气血。记得告诉她,别一次放太多,免得上火。”

丁秋楠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我知道了,明天一早就给她送过去。对了,刚才一大爷说,明天要帮着东旭他妈去厂里谈接班的事,要是谈不拢,还想让你帮忙托关系呢。”

陈墨点点头:“嗯,我知道了。要是真需要,我就给梁主任或者陈主任打个电话问问。不过先让他们自己去谈,咱们别太早插手,免得让厂里觉得贾家是在找关系施压,反而不好。”

丁秋楠应了一声,走到炕边坐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今天跑前跑后的,还真有点累了。不过看到秦淮茹平安生下孩子,心里也踏实多了。”

陈墨走过去,帮她捏了捏肩膀,声音温柔:“累了就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得忙呢。等过段时间咱们搬了新家,就不用这么挤了,到时候给你弄个专门做针线活的桌子,让你舒舒服服地做衣服。”

丁秋楠靠在他怀里,笑着说:“好啊,我等着。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有你在身边,还有这么多热心的邻居,日子虽然简单,但心里暖和。”

窗外的北风还在呼啸,但屋里的炉火却烧得正旺,映得两人的脸上都暖暖的。陈墨抱着丁秋楠,心里想着,这就是他重生回来想要的生活 —— 有爱人在侧,有邻里互助,用自己的医术,帮着身边的人,过好每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