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45章 四合闲谈窥心事,密档谋呈定良策

陈墨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院心石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竹椅扶手 —— 方才还围着孩子喧闹的角落,此刻只剩几只麻雀啄食着散落的小米粒。他转向身旁的一大爷,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一大爷,平安呢?半天没见这小家伙蹦跶了。”

易中海往中院方向努了努嘴,烟袋锅在鞋底磕出清脆的声响:“跟院里几个半大孩子疯去了,许是钻哪棵老槐树下掏鸟窝了。” 他眼角的皱纹里漾着笑意,语气里满是为人祖父的宽和,“这孩子两岁多正是淘的时候,整天跟在大孩子屁股后面当小尾巴,好在院子里都是熟面孔,不用跟刚出生那会儿似的寸步不离。”

陈墨望着中院方向隐约传来的嬉闹声,心头泛起一阵恍惚。80 年代初的孩子大抵都是这般 “野养” 的,不像后世动辄用围栏圈着、监控盯着,可偏偏就是这样在胡同里跑跳着长大的孩子,反倒少了些娇弱气。他想起自家文轩和文蕙,虽也常带出来透气,却总免不了丁秋楠在一旁反复叮嘱 “别碰灰”“慢着点”,倒显得太过金贵了。

正思忖着,眼角余光瞥见何雨柱的脑袋又往许大茂家的方向探了探 —— 自打秦淮茹进屋陪娄晓娥说话,这位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大厨就跟丢了魂似的,手里的搪瓷缸子端了半天,愣是没喝上一口水。陈墨暗自叹气:何雨柱这人,是真藏不住心事。论品性,他算不上十全十美,嘴臭、冲动,可对一大爷的孝心、对邻里的热心是实打实的,上次三大爷家孙子发烧,还是他连夜蹬着自行车送的医院。要是真能和秦淮茹成了,那孤儿寡母的日子也能松快些。可一想到秦淮茹那难缠的婆婆,陈墨又皱了眉 —— 那位老太太对儿媳本就诸多挑剔,怕是绝不会容忍儿子跟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走近。

“大茂,” 陈墨刻意转移了话题,目光落在许大茂紧绷的侧脸上,“晓娥预产期就在眼前了,你们打算在哪家医院生?我认识协和产科的老主任,要是需要帮忙……”

这话刚出口,许大茂的脸 “唰” 地白了半截,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半晌才含糊道:“不用麻烦陈哥,我们…… 明天就搬回晓娥娘家去。”

院角顿时安静了几分。在座的都知道,按老规矩,女人生孩子该在婆家坐月子,回娘家待产总归是透着些不体面。二大爷刘海中刚想开口说些什么,被一大爷用眼神制止了 —— 谁都看得出,这话题戳到了许大茂的痛处。

陈墨心里也明白了七八分。他来四合院这些日子,从没见过许大茂的父母露面,偶尔听三大爷阎埠贵念叨过一句,说许母当初撮合这门亲事时,就嫌娄晓娥家 “成分不清不楚”,只是架不住儿子软磨硬泡才松了口。如今儿媳要生了,婆家却连个人影都不见,想来是还在为成分的事膈应。他放缓语气,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和:“回娘家也好,丈母娘照顾亲闺女最上心,晓娥也能更自在些。”

“可不是嘛!” 许大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接话,“她娘家在西四那边的大杂院,丈母娘以前是纺织厂的厂医,接生、坐月子的门道都懂。” 他说着,语气里的郁结散了些,“就是得麻烦陈哥多费心,要是晓娥有啥不舒服,我还得上门请教。”

“这有啥说的。” 陈墨笑着摆手,指尖在袖管里无意识地摩挲 —— 作为中医,他倒真能帮上忙。前阵子给娄晓娥诊脉时,就察觉她有些气血不足,本想给她开个 “当归补血汤” 的方子,后来忙着琢磨密档的事倒忘了。“我明早把安神安胎的草药包好给你送去,煮水喝能缓解孕晚期的失眠,另外再写张食疗单子,用红枣、枸杞炖老母鸡,既补气血又不燥。” 他想起之前调研中医产科时学到的知识,补充道,“孕晚期别让她久站,每天用温水泡脚十五分钟,加两克艾叶能消肿,比西药安全。”

许大茂连连道谢,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意。几人又闲聊了会儿院里的琐事,比如前院老李头家腌了雪里蕻、三大爷正盘算着给煤炉搪新泥,天色渐渐暗得沉了下来,西厢房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丁秋楠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陈墨,该回家给孩子冲奶粉了。”

陈墨应了一声,起身跟众人道别。丁秋楠抱着已经有些犯困的文蕙走出来,娄晓娥倚在门框上挥手,许大茂则寸步不离地扶着她的腰。小黑早已跑到胡同口,尾巴扫着墙角的落叶,见主人出来,立刻蹦跳着迎上来。

深秋的胡同凉意渐浓,路灯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文轩趴在陈墨肩头,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盹,文蕙被丁秋楠裹在厚棉袄里,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时不时发出 “咿呀” 的轻哼。小黑在前头带路,爪子踩过枯叶发出 “沙沙” 的声响,把一家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今天院里人都在说,傻柱对秦淮茹上心过头了。” 丁秋楠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轻轻柔柔,“晓娥说,上次傻柱给人家办婚宴,特意留了一整只卤鸡给秦淮茹送去,还说是‘多做的’。”

陈墨脚步顿了顿,想起何雨柱方才魂不守舍的模样,倒也不意外:“傻柱本就心软,见不得孤儿寡母受苦。”

“心软?” 丁秋楠嗤笑一声,伸手替文蕙拢了拢围巾,“前阵子后院张大妈家孙子病了,家里连买退烧药的钱都没有,咋不见他送半块饼?我看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侧头瞥了陈墨一眼,眼尾带着狡黠的笑意,“你们男人那点心思,别以为我们看不出来。想当年你追我时,天天借口送‘治未病’的膏方,其实就是想多跟我搭句话吧?”

陈墨老脸一红,伸手挠了挠后脑勺。这话倒没说错 —— 重生回来刚进协和那会儿,他得知丁秋楠有痛经的老毛病,特意按《黄帝内经》的方子熬了红糖姜枣膏,每天借口 “主任交代的调理方案” 送去,一来二去才捅破了窗户纸。“那不一样,咱俩是两情相悦。” 他嘟囔着辩解。

“是是是,两情相悦。” 丁秋楠笑着点头,语气却带着促狭,“当初是谁借着给我爸看腰椎,硬是赖在我家吃了三顿饺子?”

陈墨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加快脚步往家走。逗得丁秋楠在后面笑个不停,怀里的文蕙也跟着 “咯咯” 直乐,笑声在寂静的胡同里荡开老远。

回到家时,两个孩子已经彻底蔫了。丁秋楠熟练地冲好奶粉,陈墨则去厨房烧热水 —— 按他的讲究,冲奶粉的水得是刚烧开晾到四十度的,既杀菌又不破坏营养。文轩和文蕙喝完奶,往床上一放,没几分钟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小脸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收拾完碗筷,陈墨坐在书房翻了会儿医案,可眼神总也落不到纸上。仓库里那六箱资料的影子,像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脑海里反复盘旋。他起身回到卧室时,丁秋楠正趴在床上翻杂志,见他进来,立刻像小猫似的挪到床边,拍了拍身边的空位。

“想啥呢?从四合院回来就魂不守舍的。” 丁秋楠伸手勾住他的胳膊,鼻尖蹭了蹭他的衣袖 —— 还带着外面深秋的凉意。

陈墨顺势躺下,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没什么,就是琢磨医院里的事。” 他不敢说实话,怕吓着她。

丁秋楠却不依不饶,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我才不信。你下午看许大茂的眼神都不对劲,是不是知道他家啥隐情?” 见陈墨不说话,她又自顾自地说起来,“晓娥偷偷跟我说,许大茂他妈其实来过一次,见了晓娥就摔门走了,说‘资本主义家的种,我们许家不认’。你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讲成分……”

陈墨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头发。丁秋楠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呼吸也变得平稳 —— 她向来这样,只要窝在他怀里,不出三分钟准能睡着。他低头看着妻子恬静的睡颜,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可这暖意很快就被密档的愁绪淹没。

黑暗中,陈墨悄悄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月光洒在窗台上,映出他眼底的愁云。他又开始琢磨那堆资料的事 —— 直接送政务院肯定不行,姐夫王建军在粮食局,跟军工八竿子打不着;姐姐陈琴管的是街道琐事,说了也是白搭;梁明远主任虽然赏识他,可老中医一辈子钻研医道,哪懂什么机要保密?想来想去,还是只有政务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国栋这条路可行。

上次给陈国栋调理腰椎时,他曾无意中听对方说过,办公厅有专门的机要通道,直接对接各部委的核心部门。而且陈主任为人严谨,上次给他开的 “杜仲牛膝汤”,对方特意追问了每味药材的配比来源,说 “凡事讲依据,才对得起岗位职责”。这样的人,或许能理解他 “偶然得到” 资料的苦衷?

可怎么送过去才安全?陈墨皱紧眉头。直接抱着资料上门,怕是会被当成敌特分子抓起来。或许可以借着复诊的由头,把资料伪装成古籍医案?他记得陈国栋喜欢收集老医书,上次还跟他聊起过《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要是把涡扇 - 10 的图纸夹在《外科正宗》里,把导弹资料伪装成 “经络图谱”,说不定能蒙混过关。

而且办公厅有严格的保密审查流程,只要资料能送进去,自然会流转到相关部门。他只要说是 “整理祖传医书时偶然发现的旧文件”,既不会暴露系统的秘密,也能撇清自己的关系。至于陈国栋会不会怀疑…… 陈墨咬了咬牙 —— 事到如今,也只能赌一把了。

他抬手看了眼腕上的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胡同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狗吠。陈墨深吸一口气,心里渐渐有了主意:明天先去医院给陈国栋打个电话,说要上门复诊,顺便 “请教古籍问题”;后天把资料整理好,用牛皮纸包成医书的样子;等见到陈主任,再找机会把东西交出去。

这个计划算不上完美,可却是目前唯一的出路。陈墨关上窗户,回到床边轻轻躺下,小心翼翼地把丁秋楠搂进怀里。妻子在睡梦中蹭了蹭他的胸口,发出满足的呓语。陈墨看着她的睡颜,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护住这家人的平安。

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把房间照得一片朦胧。陈墨闭上眼睛,脑海里反复推演着明天的每一个细节,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