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78章 病房施针醒政委 胡同候灯暖归人

部队总院的 VIp 病房里,白色的窗帘拉着大半,柔和的光线落在病床边的监护仪上,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平稳而规律。负责观察的护士见刘院长一行人进来,立刻起身立正敬礼,声音清脆:“院长好!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心率 78 次 \/ 分,血压 120\/80mmhg,暂无异常。”

刘院长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病床上的人,才转头对陈墨说:“小陈,开始吧。” 他身后的张副院长和徐主任也站到一旁,眼神里带着期待 —— 刚才陈墨在会议室的笃定,让他们多了几分信心。

陈墨接过战士递来的挎包,斜挎在肩上,从里面拿出那个牛皮针包 —— 这是师傅杨老留下的,针包边缘已经磨出了浅褐色的包浆,里面的银针排列得整整齐齐,针尾还刻着细小的 “杨” 字。他将针包放在床头柜上,取出三根一寸半的银针,递给身边的护士:“麻烦您用酒精灯消毒,温度不用太高,避免针尖变脆。”

护士接过银针,熟练地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快速燎过,每根针都转动着消毒,确保针尖、针身都无死角。病床上的张政委自从抢救后就没穿上衣,古铜色的皮肤上还留着淡淡的监护仪电极印,省了脱衣的麻烦,也避免惊动病人。

陈墨走到病床左侧,俯身仔细观察张政委的面色 —— 虽然依旧苍白,但唇色比刚才多了几分血色。他抬手轻轻按在张政委的手腕上,再次确认脉象:细而有力,气血虽虚但根基未垮,正是施针唤醒的好时机。

“可以了。” 护士将消毒好的银针递回来,陈墨接过,指尖捏着针尾,手腕微沉,对准人中穴轻轻刺入 —— 动作又快又稳,针尖只入三分,恰好抵达皮下筋膜。接着是内关穴,他拇指和食指捏住针身,轻轻捻转三下,感受到针下传来的 “得气” 感,才停下手。最后是百会穴,他让徐主任帮忙轻轻托住张政委的后颈,将针斜刺进头皮,角度控制得丝毫不差。

“现在需要等半小时,让针效慢慢发挥。” 陈墨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薄汗 —— 虽然施针只有几分钟,但精神高度集中,比做一台小手术还累。刘院长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对众人说:“去外间等吧,留护士在这观察,有情况随时叫我们。”

病房外间是个小会客室,摆着两张沙发和一张茶几。刚坐下,刘院长就看向陈墨,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小陈,刚才施针时我看你表情,你是不是认出病人了?”

陈墨端起茶几上的温水喝了一口,才点头:“认出来了。两年前我在老旅长陈国栋家见过张政委,当时老旅长感冒,我去给他送药,正好碰到张政委来拜访。”

张副院长闻言,惊讶地看了陈墨一眼 —— 陈国栋主任是政务院办公厅的大人物,他只在重要会议上见过两次,没想到陈墨竟然能私下接触,还帮对方看病。看来这年轻人的人脉,比他想象的要深。

刘院长倒没太意外,反而笑了笑:“老陈啊,我跟他在抗大时是同学,他那人就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 他转头看向张副院长,“说起来,你我都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你是在慕尼黑大学,我比你早两年,在柏林大学。”

“是啊,当时咱们国内的西医还刚起步,去德国学急救的时候,我还跟教授请教过中医针灸的事,可惜他们都不太懂。” 张副院长感慨道,“现在看来,中医在急症调理上,确实有西医比不了的地方。”

陈墨坐在旁边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中医急救的理念,比如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正好契合现在张政委的情况 —— 先唤醒,再调理。三人聊得投入,不知不觉就过了二十五分钟,里间的护士突然推门出来,语气带着兴奋:“院长!病人手指动了,眼睫毛也在颤,有苏醒迹象!”

刘院长立刻站起身,张副院长和陈墨也紧随其后。陈墨快步走到病床前,先俯身观察张政委的眼皮,果然看到睫毛在轻轻颤动,他伸手搭在对方手腕上,脉象比刚才更有力了些。“可以取针了。” 他轻声说,指尖捏住针尾,逆时针轻轻捻转半圈,再缓缓拔出 —— 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病人,三根银针取出后,针尾依旧光亮,没有一丝血迹。

没过半分钟,病床上的张政委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茫,像是没看清周围的人。刘院长上前一步,声音放得温和:“老张,是我,老刘。”

张政委的目光慢慢聚焦,落在刘院长脸上,半天才沙哑地开口:“老刘…… 我这是在哪?怎么浑身没力气……” 他说话时气息很弱,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徐主任赶紧凑过来,小声问陈墨:“小陈,张政委现在能喝水吗?”

“可以,少量温凉水,别刺激喉咙。” 陈墨点头,护士已经端着温水和小勺过来,徐主任亲自接过,小心翼翼地给张政委喂了两勺。

凉水滋润了喉咙,张政委精神好了些,才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刘院长:“我记得昨晚心口疼得厉害,后来就没意识了……”

“你突发心绞痛,是玉珍连夜打电话,让战士把你送过来的。” 刘院长刚说完,病房门就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藏青色连衣裙的中年女人快步走进来,正是张政委的妻子周玉珍。她手里还攥着一个保温桶,看到病床上睁开眼睛的人,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快步冲到床边,双手紧紧抓住张政委的手:“老张!你可算醒了!昨晚我差点吓死,守在急诊室门口,一夜都没敢合眼……”

张政委抬起没被抓住的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没看见还有客人在?” 他眼神扫过站在旁边的陈墨和张副院长,周玉珍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赶紧低下头,用袖口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地说:“对不住,我太激动了。”

刘院长笑着打圆场:“玉珍,不怪你,换谁都得着急。对了,老张,我这儿有个新的治疗方案,能治你的老毛病,让小陈跟你说说。”

周玉珍抬头看向陈墨,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 这大夫看着也太年轻了,顶多二十五六岁,自家老张的心绞痛是老毛病,西医都没辙,这么年轻的中医能行吗?她刚想开口问 “你行不行”,张政委却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别说话。周玉珍愣了一下,疑惑地看向丈夫,却见张政委的目光落在陈墨身上,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你是…… 小陈?两年前在老旅长陈国栋家,给老旅长把脉的那个年轻人?”

陈墨没想到张政委还记得自己,笑着点头:“张政委好记性!当时您还问我‘年轻人学中医苦不苦’,我跟您说‘跟着师傅学,不觉得苦’。”

“哈哈!还真是你!” 张政委的精神一下子好了不少,连声音都洪亮了些,“既然是你,那还用说什么方案?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我听你的!需要我配合什么,你尽管说。”

周玉珍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刚想追问,张政委又捏了捏她的手,眼神里带着 “回头再说” 的意思。陈墨也没多解释,走到茶几旁,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快速写下药方 —— 黄芪、党参补气血,当归、川芎通脉络,还有少量酸枣仁安神,每味药的用量都精确到克,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

“张政委,您现在身体太虚,这副‘益气固本汤’您先喝两天,每天两次,早晚饭后温服。” 陈墨把药方递给杨医生,“第四天我再来,咱们用‘透骨针’调理心脉,到时候需要您配合着调整呼吸,不用太紧张。”

杨医生接过药方,看向刘院长,见院长点头,才拿着药方快步往药房去 —— 他得盯着药房抓药、煎药,确保半小时内能把药送过来。徐主任也上前跟张政委寒暄了几句,叮嘱他好好休息,有不舒服随时按呼叫铃。张副院长自始至终没多说话,只是站在一旁观察,眼神里的欣赏越来越浓 —— 陈墨不仅医术好,待人接物也沉稳,一点都不像年轻大夫。

刘院长又跟张政委夫妇交代了几句 “别下床”“少说话”,才对陈墨和张副院长说:“走吧,咱们不打扰老张休息了。”

三人走出病房时,走廊里的路灯已经亮了,暖黄色的光洒在地面上,映得影子长长的。刚下到一楼,张副院长就拍了拍陈墨的肩膀:“小陈,今天辛苦你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张政委的事,有我和刘院长在,你尽管放手治。”

“谢谢张院长,我会尽力的。” 陈墨笑着说,心里却没什么压力 —— 师傅的手艺、自己的判断,再加上张政委的信任,他有把握把病治好。

吉普车已经在门口等着,陈墨和张副院长道别后,坐上车往家赶。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指针已经指向晚上七点半 —— 这个点,丁秋楠肯定已经做好晚饭,在胡同口等他了。

车子刚拐进熟悉的胡同,陈墨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 丁秋楠站在路灯下,穿着那件他给她买的浅灰色棉袄,双手揣在兜里,时不时搓一搓,脚边的小黑看到汽车灯光,立刻摇着尾巴跑过来,对着车子 “汪汪” 叫了两声。

司机停下车,陈墨推开车门,小黑立刻扑到他脚边,用头蹭他的裤腿。丁秋楠也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担忧:“你怎么才回来?我做好饭热了两次,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她伸手摸了摸陈墨的手,发现冰凉,赶紧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套在他手上,“怎么不戴手套?手这么凉。”

“跟院长讨论方案,忘了戴。” 陈墨心里暖暖的,把丁秋楠搂进怀里,“让你等久了,对不起。”

“没事,你没事就好。” 丁秋楠靠在他怀里,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药味,“今天会诊顺利吗?病人怎么样了?”

“顺利,病人已经醒了,我开了药方,过两天再去复诊。” 陈墨牵着她的手往家走,小黑跟在旁边,尾巴摇得像朵花,“对了,今天还碰到个熟人,病人是我以前认识的张政委,他还记得我,特别信任我。”

丁秋楠眼睛亮了:“真的?那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最厉害!” 她拉着陈墨的手,脚步都轻快了些,“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还炖了鸡汤,现在热一热就能吃。”

胡同里的路灯亮着,两人的影子依偎在一起,小黑在旁边跑前跑后。陈墨看着身边的丁秋楠,心里满是踏实 —— 男人这辈子,不就是盼着忙碌一天后,有盏灯为自己亮着,有口热饭等着,有个心疼自己的人守着吗?以前他不懂师傅说的 “医者仁心,亦需家暖”,现在终于明白了 —— 家里的温暖,才是支撑他在医院救死扶伤的最大力量。

刚走到院门口,丁秋楠就拉着陈墨进了厨房,掀开锅盖,一股红烧肉的香味瞬间飘了出来。“你先坐,我把鸡汤热一下,很快就好。” 她手脚麻利地往锅里添了点煤,又把红烧肉端出来,放在餐桌上,“小黑,过来,给你留了肉骨头。”

小黑立刻跑到餐桌旁,蹲在地上,眼睛盯着盘子里的肉骨头,尾巴摇得更欢了。陈墨坐在沙发上,看着丁秋楠忙碌的背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 —— 重生一世,他不仅能继承师傅的手艺,救死扶伤,还能遇到丁秋楠这样的媳妇,有个温馨的小家,这大概就是最圆满的人生了。

“吃饭啦!” 丁秋楠端着热好的鸡汤走过来,放在陈墨面前,“快尝尝,我放了点枸杞,补气血的。”

陈墨拿起勺子,喝了一口鸡汤,温热的汤滑进喉咙,暖到了心里。丁秋楠坐在他对面,托着下巴看着他:“今天跟我说说,你是怎么给张政委治病的?是不是用了你师傅教的针灸?”

“嗯,用了‘透骨针’的入门手法,先把他唤醒。” 陈墨边吃边说,把今天在总院的经历细细道来 —— 从会议室的争论,到病房的施针,再到和张政委相认,丁秋楠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 “哇” 的惊叹,眼里满是崇拜。

“陈墨,你太厉害了!” 丁秋楠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他碗里,“等你把张政委的病治好,肯定能让更多人认可中医,师傅要是知道了,肯定特别高兴。”

“嗯,我也希望师傅能看到。” 陈墨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 —— 等忙完张政委的治疗,就带丁秋楠去新院子看看,葡萄架应该已经爬满藤蔓了,到时候在架下摆张桌子,吃着饭,聊着天,多舒服。

晚饭过后,丁秋楠收拾碗筷,陈墨坐在沙发上看中医笔记,小黑趴在脚边,时不时蹭蹭他的腿。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屋里的一切,安静又温馨。陈墨抬头看向厨房门口的丁秋楠,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守护这个家,守护身边的人,用师傅教的手艺救更多人,不负初心,也不负这份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