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76章 邻里闲谈讽雨柱 总院会诊勇请缨

四合院的石桌旁,议论何雨柱的声音还没停。前院的王婶端着洗衣盆路过,听到大家聊得热闹,也凑过来搭话:“你们说何雨柱啊?前几天我在菜市场碰见他,跟卖白菜的师傅吵得脸红脖子粗,就因为人家少给了他两棵小白菜!最后还是市场管理员过来劝,他才骂骂咧咧地走了,丢死人了!”

“可不是嘛!” 后院的李叔磕了磕烟袋锅,“上周六我带孙子在胡同口玩,何雨柱喝了酒,非要抢我孙子手里的糖,我孙子不给,他还说‘小屁孩吃什么糖,给大爷吃’,最后把我孙子都吓哭了!”

陈墨坐在旁边听着,偶尔插一句嘴,大多时候只是笑着点头 —— 这些关于何雨柱的糗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倒也觉得新鲜。易忠海坐在石桌主位,手里的蒲扇扇得飞快,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显然是对何雨柱彻底没了辙。

“以前还觉得他是个实诚人,就是嘴笨,现在看来,是真没脑子。” 刘海中叹了口气,“上次许大茂结婚,他去喝喜酒,当着娄晓娥的面说许大茂‘配不上人家姑娘’,差点把许大茂气炸了,最后还是一大爷把他拉走的。”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陈墨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便起身说道:“几位大爷,天快黑了,我先回家了,媳妇还等着我吃饭呢。”

“去吧去吧,小墨,有空再过来聊。” 易忠海摆了摆手,其他几位也跟着附和。

陈墨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丁秋楠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抹布,脸上沾了不少黑灰 —— 显然是擦灶台时蹭到的,再加上额角的汗珠,活像一只小花猫。“你回来啦!快洗手,我刚烧好热水,咱们洗完澡再吃饭。” 丁秋楠笑着说,丝毫没察觉自己脸上的灰。

陈墨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媳妇,你照照镜子,脸上都成什么样了?”

丁秋楠愣了一下,伸手摸了摸脸,摸到一手黑灰,顿时羞红了脸,伸手在陈墨胳膊上捶了一下:“都怪你!看到了也不告诉我!”

“我这不是刚看见嘛。” 陈墨笑着躲开,“不过这样还挺可爱的,像只小花猫。”

“可爱你个头!” 丁秋楠瞪了他一眼,却忍不住笑了,“罚你今晚给我洗澡!不然我饶不了你!”

陈墨心里乐开了花 —— 这哪是惩罚,分明是福利!他二话不说,上前一把抱起丁秋楠,在她耳边小声说:“遵命!保证把我的小花猫洗得干干净净!”

丁秋楠惊呼一声,赶紧搂住他的脖子,脸颊贴在他胸口,小声嘟囔:“你轻点,别摔着我。” 陈墨抱着她走进卫生间,先把水壶里的热水倒进浴盆,又加了点凉水,试了试温度,才小心翼翼地帮她脱衣服。

卫生间里水汽氤氲,丁秋楠靠在陈墨怀里,手指轻轻划过他的后背,声音软软的:“你今天跟大爷们聊什么呢?聊了这么久。”

“还能聊什么,聊何雨柱的糗事。” 陈墨帮她搓着胳膊,“你是没听见,他最近又惹了不少事,跟卖菜的吵架,抢小孩的糖,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丁秋楠皱了皱眉:“他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虽然嘴碎,可也没这么混啊。”

“还不是因为没媳妇,又没人管,破罐子破摔了。” 陈墨叹了口气,“希望他以后能改改吧,不然真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洗完澡,陈墨抱着丁秋楠上了二楼。电风扇吹着徐徐凉风,丁秋楠趴在陈墨怀里,手指轻轻摸着自己的脸颊,忽然说:“陈墨,我感觉这段时间皮肤白了好多,以前我妈总说我皮肤黑,现在她看到了,肯定会惊讶的。”

“那是当然,我给你配的药膏可不是白用的。” 陈墨揉了揉她的头发,“那药膏里加了珍珠粉和白芷,都是美白的好东西,让你天天抹,就是为了让你变白。”

“我们办公室的刘姐昨天还问我呢,说我比刚到钢厂的时候白了不少,问我用了什么护肤品,我没告诉她。” 丁秋楠笑着说,眼里满是得意。

“没说是对的。” 陈墨点了点头,“那药膏配料复杂,珍珠粉还是我托姐夫从供销社买的紧俏货,要是别人都来要,我哪有那么多材料配?”

丁秋楠乖巧地点头,侧过身,头枕在陈墨胸口,静静听着他的心跳声。陈墨拿起床头的《中医内科学》,翻到 “心绞痛调理” 的章节,慢慢看了起来。丁秋楠看他看得认真,也不打扰,只是偶尔伸手摸一摸他的手,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光。

不知过了多久,丁秋楠轻轻动了动,伸手抢过陈墨手里的书,放在一边,抬头看着他:“看书有什么意思,不如陪我聊聊天。”

陈墨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好,聊什么?聊咱们搬新家后的规划?”

“好啊!” 丁秋楠眼睛亮了,“我想在院子里种点月季花,再养几只小鸡,这样就能吃新鲜鸡蛋了;还要在葡萄架下摆个石桌,夏天咱们坐在那里吃西瓜,肯定很舒服。”

陈墨耐心听着,偶尔补充一句:“再给小黑搭个新窝,放在桃树下,让它能晒到太阳;厨房旁边再搭个小棚子,放杂物,省得屋里乱。”

两人聊着未来的规划,不知不觉就到了睡觉时间。丁秋楠靠在陈墨怀里,很快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陈墨看着她的睡颜,心里满是踏实 —— 有这样一个知冷知热的媳妇,还有一个充满期待的新家,这样的日子,真好。

第二天一早,陈墨照例带着小黑出去跑步。清晨的胡同很安静,只有清洁工扫地的声音和偶尔的鸡鸣。小黑在前面跑前跑后,时不时对着路过的猫叫两声,活力满满。

回到家,丁秋楠已经醒了,正在厨房准备早餐。陈墨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四个鸡蛋,打在碗里,加了点温水和虾皮,搅拌均匀,放进蒸锅 —— 这是丁秋楠最爱吃的虾皮蒸蛋羹,软嫩鲜香,还补钙。

“你回来啦!快洗手,蛋羹马上就好。” 丁秋楠笑着说,手里正在切黄瓜,准备做凉拌黄瓜。

两人吃完早餐,陈墨骑车送丁秋楠去钢厂,然后才往医院赶。到了医院,他先去食堂找采购王师傅和厨师长李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两包牡丹烟,递给他们:“王师傅,李师傅,新年好!一点小意思,你们尝尝。”

王师傅和李师傅笑着接过烟,塞进兜里:“小墨,你太客气了!昨天你让我买的五花肉,我已经让李师傅做好肉丸子了,中午给你送过去。”

“谢谢王师傅,麻烦你们了。” 陈墨笑着道谢,又聊了几句,才往中医科办公室走。

办公室里空荡荡的,没有病人 —— 这年头,除非是急病,很少有人大早上来医院。陈墨坐在办公桌前,拿出笔记本,继续整理中医急救知识。刚写了没几页,就听见办公室门被推开,梁明远主任和张副院长一起走了进来。

“小墨,跟张院长出去一趟,把你的针包带上。” 梁主任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几分严肃。

陈墨心里一愣 —— 看样子是要去出诊,他没多问,赶紧收拾好针包,跟着张副院长往外走。医院门口已经停着一辆黑色吉普车,司机站在车旁,看到他们过来,赶紧打开车门。

张副院长坐到副驾驶,陈墨则坐到后排。车子发动后,张副院长才扭头对陈墨说:“小墨,到地方后,你什么都不要问,不要说,安安静静听就行,就当是去学习,明白吗?”

陈墨心里咯噔一下 —— 这显然不是普通的出诊,更像是院外会诊,而且病人身份不一般。他赶紧点头:“知道了,张院长,我一定不多话。”

当时的北京,马路上的汽车很少,大多是自行车和三轮车。吉普车开得很快,沿着长安街一路向东,路边的建筑大多是红墙灰瓦,偶尔能看到穿着军装的士兵走过。不到二十分钟,车子就停在了一座大门前 —— 门口挂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总院” 的牌子,门口有哨兵持枪站岗,气氛严肃。

车子直接开到后院的一个拱门前才停下。陈墨跟着张副院长下车,刚走到拱门前,就看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军人迎了上来,肩上的军衔是少校。他对着张副院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张院长,您来了!刘院长已经在里面等您了,请跟我来。”

陈墨跟着他们走进拱门,来到一栋三层小楼前 —— 楼下有两名哨兵端着枪站岗,眼神锐利地盯着他们。白大褂少校回头对张副院长说:“张院长,不好意思,按照规定,需要例行检查。”

张副院长点了点头:“应该的,你们检查吧。”

两名哨兵上前,对陈墨和张副院长进行了仔细的搜身,连陈墨的针包都打开检查了一遍。上楼时,他们的挎包被留在了楼下的值班室,只让陈墨带着针包上去。

在白大褂少校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二楼的一间会议室。会议室里的长桌旁已经坐了十几个人,有穿军装的,也有穿白大褂的,气氛严肃。看到他们进来,坐在长桌首座的一位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张副院长坐到长桌旁,陈墨则在他身后找了个凳子坐下。

坐下时,陈墨悄悄抬头看了一眼首座的老人 —— 他穿着军装,领章上有一颗金星,显然是位将军。张副院长扭头在他耳边小声说:“这位是部队总院的刘院长,少将军衔,等会儿说话要注意分寸。”

陈墨赶紧点头,心里更加确定 —— 这次会诊的病人,身份绝对不一般。

刘院长看所有人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时间紧急,废话不多说。小杨,你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刚才接待他们的白大褂少校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份病历,声音清晰地说:“病人男性,68 岁,前天凌晨突发心绞痛,经抢救后暂时平稳,但仍有反复,心率不稳定,血压也偏高。做过心电图和 x 光检查,排除了心梗,但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用西药维持,但效果不太理想,想请各位专家会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陈墨认真听着,心里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 这是典型的 “胸痹” 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血瘀滞、心脉不通导致的,用针灸加中药调理,应该能缓解症状。不过他也清楚,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只能继续听。

白大褂少校介绍完情况,坐在长桌旁的两位老中医率先开口:“我们想先去病房看看病人,把脉后才能确定具体方案。”

刘院长点了点头:“可以,小杨,你带他们过去。张院长,你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多个人多份参考。”

张副院长回头对陈墨说:“小墨,你也一起去,学学人家老中医的经验。”

陈墨赶紧起身,跟着他们走出会议室。三楼的楼梯口同样有两名哨兵站岗,白大褂少校上前说明情况后,才带着他们走进一间 VIp 病房。病房里很宽敞,配备了各种先进的监测仪器,一名护士正坐在床边,密切关注着仪器上的数据。

病床上躺着一位老人,头发花白,面色苍白,身上插着输液管,眼睛闭着,呼吸平稳。陈墨看到老人的脸,心里愣了一下 —— 他在报纸上见过这位老人,前几年授衔时是中将军衔,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

两位老中医上前,轮流给老人把脉,偶尔问护士几句仪器上的数据,低声讨论着什么。陈墨站在旁边,等两位老中医看完,才在张副院长的示意下,上前给老人把脉 —— 脉象细弱,气血不足,心脉瘀滞,跟他之前的判断一致。

走出病房时,两位老中医还在激烈地讨论,一个说要用 “丹参饮” 调理,一个说要加 “失笑散”,却没人搭理站在旁边的陈墨。陈墨也不介意,默默记着他们的讨论,心里却在琢磨着更合适的方案 —— 针灸选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再配合 “血府逐瘀汤” 加减,应该能更好地疏通心脉、缓解心绞痛。

回到会议室,众人继续讨论治疗方案。两位老中医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西医专家则建议加大西药剂量,密切观察病情。陈墨坐在张副院长身后,始终没说话,只是低头在心里完善自己的方案。

刘院长看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便说道:“时间不早了,先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再继续。”

众人起身往食堂走,陈墨犹豫了半天,还是快步追上张副院长,小声说:“张院长,我想试试给病人治疗。”

张副院长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他:“小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不是普通病人,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责任!”

陈墨直视着张副院长的眼睛,语气坚定:“张院长,我知道病人身份特殊,但我有把握。我想用针灸配合中药调理,最起码能稳定病人的病情,缓解心绞痛的症状。之前我在医院治过类似的病人,效果都很好,您可以相信我。”

张副院长皱着眉头,沉默了几秒 —— 他知道陈墨的医术,上次热电厂事故中,陈墨用针灸救了不少人,确实有两把刷子。可这次的病人身份太特殊,一旦出了差错,不仅陈墨要倒霉,整个协和医院都要受牵连。

“你再考虑考虑,这不是小事。” 张副院长的语气软了下来,“吃完饭再说,别冲动。”

陈墨点了点头,心里却没动摇 —— 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本分,不管病人身份如何,只要有机会,他就不能放弃。

食堂的饭菜很简单,两荤两素一汤,却做得很精致。陈墨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几口,就坐在座位上等着。张副院长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 这孩子,跟年轻时的自己一样,有股不服输的劲,也有医者的仁心。

吃完饭,众人回到会议室。刘院长刚要开口,张副院长忽然站起身,说道:“刘院长,我有个提议。我们医院的陈墨大夫,对中医针灸和调理很有经验,上次热电厂事故中,他用针灸救了不少重伤员,我想让他试试给病人治疗,您看行吗?”

刘院长愣了一下,看向陈墨,眼里带着疑惑:“这位年轻大夫?有把握吗?”

陈墨站起身,语气恭敬却坚定:“刘院长,我有把握。我想用针灸先缓解病人的心绞痛,再配合中药调理,稳定病情。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陈墨,有惊讶,有怀疑,也有期待。两位老中医皱着眉头,显然是不相信这个年轻人能有什么本事;西医专家则抱着看戏的心态,想看看这个年轻的中医能玩出什么花样。

刘院长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好!年轻人有闯劲!我相信你!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要是出了问题,谁都帮不了你。”

“谢谢刘院长!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陈墨激动地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张副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说:“别紧张,好好干,我相信你。”

陈墨点了点头,跟着白大褂少校走进病房。护士已经做好了准备,把病人的上衣解开,露出胸口。陈墨从针包里拿出银针,在酒精灯上消毒后,对准内关、膻中、心俞三个穴位,快速刺入 —— 手法又快又准,每根针都刺入恰到好处的深度。

他轻轻捻转银针,眼睛紧紧盯着监测仪上的数据 —— 心率渐渐平稳,血压也慢慢降了下来。护士惊讶地看着仪器,又看了看陈墨,眼里满是佩服。

十几分钟后,陈墨拔出银针,对护士说:“等会儿我写个药方,让药房抓好药,煎好后给病人服下,一天三次,连服三天,应该能稳定病情。”

护士点了点头,赶紧拿出纸笔。陈墨写下药方,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走出病房。

会议室里,刘院长看到他出来,赶紧问道:“怎么样?”

“病人的心率和血压都稳定下来了,我写了个药方,让病人服三天,后续再根据情况调整。” 陈墨笑着说。

刘院长拿起药方,递给身边的老中医:“你看看这个药方怎么样。”

老中医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惊讶地说:“这药方好!血府逐瘀汤加减,既疏通心脉,又补气血,比我刚才想的方案还周全!”

其他专家也凑过来看,纷纷点头称赞。刘院长看着陈墨,眼里满是欣赏:“年轻有为!张院长,你们医院真是藏龙卧虎啊!”

张副院长笑着说:“都是小墨自己努力,我们只是给了他机会。”

会议结束后,刘院长让白大褂少校送陈墨和张副院长出门,还特意给陈墨留了电话:“小墨大夫,三天后我给你打电话,你再过来看看病人的情况。”

“好的,刘院长。” 陈墨点头答应。

坐在回程的吉普车上,张副院长笑着说:“小墨,你今天可是给咱们医院长脸了!刘院长刚才还跟我说,想让你以后常来部队总院会诊呢。”

陈墨心里很开心,却没骄傲:“都是张院长您给我机会,不然我也没机会展现自己。”

“机会是你自己争取的。” 张副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回到医院,陈墨刚走进办公室,梁主任就迎了上来:“小墨,怎么样?顺利吗?”

“顺利,病人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刘院长还让我三天后再去复诊。” 陈墨笑着说,把今天的情况跟梁主任说了一遍。

梁主任听了,高兴地说:“好!好!你这孩子,真是给咱们中医科争光!以后有这种机会,我还推荐你去!”

陈墨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成就感 —— 他不仅救了人,还为中医争了光,这比任何奖励都让他开心。他坐在办公桌前,拿出笔记本,把今天的治疗方案记录下来,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把中医发扬光大,救更多的人,不辜负自己重生一世的机会。

傍晚下班时,陈墨去食堂拿了肉丸子,骑车往家赶。刚进四合院,就看见丁秋楠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一个布包:“你回来啦!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快进来吃!”

陈墨笑着把肉丸子递给她:“今天有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今天去部队总院会诊,救了一位重要病人,刘院长还让我三天后再去复诊呢!”

丁秋楠眼睛亮了,拉着他的手走进屋:“真的?你太厉害了!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墨坐在沙发上,把今天的经历跟丁秋楠说了一遍。丁秋楠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惊叹,眼里满是崇拜:“陈墨,你真了不起!我就知道你最棒了!”

陈墨笑着把她搂进怀里:“都是因为有你支持我,我才能这么安心地工作。走,吃饭去,尝尝你做的红烧肉,还有食堂做的肉丸子。”

丁秋楠点了点头,靠在他怀里,心里满是幸福 —— 她的丈夫,不仅对她好,还这么有本事,她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晚饭时,小黑趴在桌旁,时不时能分到一块肉丸子,吃得不亦乐乎。陈墨和丁秋楠边吃边聊,聊着未来的日子,聊着新院子的规划,聊着即将到来的复诊。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屋里的一切,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的味道。

陈墨看着身边的丁秋楠,心里满是感激 —— 是她的陪伴,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温暖;是她的支持,让他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让她永远这么开心,永远这么幸福,一起迎接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