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8章 诊费收讫与屋改定案

陈墨扶着王崇安躺到诊室角落的病床上,又仔细拉好蓝布帘子 —— 帘子是深蓝色的粗布,上面还沾着点中药味,是专门为扎针病人准备的,能挡住外面的视线,让病人更放松。他从牛皮包里取出三枚一寸半的毫针,先在酒精棉上反复擦拭,针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又用棉片在王崇安后背的肾俞、命门穴和腹部的关元穴上仔细消毒,动作轻柔却不失利落。

“您放松,别紧张,扎针的时候就像被蚂蚁叮了一下,不疼。” 陈墨一边安抚,一边手腕微沉,针尖对准肾俞穴,“嗖” 地一下刺入 —— 这是他练了十年的 “飞针” 手法,快得几乎看不见残影。王崇安只觉得后背微微一麻,果然没有疼痛感,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

接着,陈墨又在命门穴和关元穴各扎了一针,每扎完一针,都会轻轻捻转半圈,感受针下的 “得气” 感 —— 当指尖传来轻微的沉紧感时,他就知道穴位找对了。“好了,您保持这个姿势,我每隔十分钟给您捻一次针,留针半小时,期间要是觉得有酸胀感,都是正常的。” 他把针灸针的针尾整理好,避免王崇安翻身时碰到,又在床边放了个小枕头,“要是觉得累了,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姿势,别碰到针就行。”

王崇安点点头,闭上眼睛,很快就感受到一股暖流从穴位处扩散开来,顺着脊椎往下走,原本冰凉的腰部渐渐暖和起来,连之前频繁的尿意都缓解了不少。“陈大夫,您这针真神了!我现在觉得腰里暖暖的,舒服多了。” 他忍不住开口赞叹,语气里满是惊喜。

陈墨笑了笑,没多说话 —— 针灸的效果本就立竿见影,尤其是针对这种功能性的病症。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拿起《针灸大成》翻了几页,时不时抬头观察王崇安的状态,到了十分钟,就起身轻轻捻针,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他。

半小时后,陈墨小心地拔出针灸针,用酒精棉按压针眼片刻,确认没有出血,才帮王崇安整理好衣服。“您起来活动活动,看看感觉怎么样。” 他递过一杯温水,王崇安接过喝了一口,起身走了两步,腰再也没有之前的僵硬感,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太谢谢您了,陈大夫!” 王崇安激动地握住陈墨的手,“我这毛病治了快一年了,都没见好,您这一针就管用!”

陈墨示意他坐下,拿起纸笔开始写药方:“您这是肾阳虚,针灸只能缓解症状,还得靠中药调理。我给您开‘金匮肾气丸’的加减方,加了鹿茸和海马,温补肾阳的效果更好。” 他一边写,一边念出药名和剂量,“熟地黄 15g、山药 12g、山茱萸 10g、茯苓 10g、泽泻 8g、牡丹皮 6g、桂枝 6g、附子 6g(先煎)、鹿茸 3g(研末冲服)、海马 5g(研末冲服)。”

写完药方,他又在旁边详细标注煎服方法:“附子要先煎半小时,再放其他药材,加水 800ml,文火煎 40 分钟,取药汁 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鹿茸和海马研成末,用热药汁冲服。连喝三天,每天两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对了,还有几件事要注意。” 陈墨放下笔,认真叮嘱,“喝药期间不能吃辛辣、生冷的东西,也不能同房,不然会影响药效。平时晚上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 40 度左右,加艾叶和生姜各五钱,泡 15 分钟,能帮助温补肾阳。三天以后您再来复诊,我根据情况调整方子。”

王崇安赶紧掏出个小本子,把注意事项一一记下来,生怕漏掉。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红着脸问道:“陈大夫,我…… 我想问问,这药喝了以后,那个…… 同房的时间能增加多少啊?” 说完,他的头垂得更低了,耳朵都红透了。

陈墨忍着笑,语气平和地解释:“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效果也会有差异。根据您刚才的脉象来看,您的肾阳亏虚不算严重,只是寒邪滞留日久,喝完这三天药,再配合调理,应该能增加到 20 分钟以上。后续再巩固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正常了。”

“真的?” 王崇安一下子抬起头,眼睛亮得像灯泡,“那真是太好了!陈大夫,我在建国门邮政所上班,您要是有需要寄信、寄包裹的,尽管去找我,我给您走最快的流程!”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五张一元的纸币,轻轻放在桌上,“这是诊费,您收好,要是不够,我再给您补。”

“够了,您太客气了。” 陈墨没有推辞 —— 靠自己的医术挣钱,不丢人。他把钱放进白大褂的内兜,那里还放着之前陈向东送的烟,“王同志,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不用这么客气。”

王崇安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拿着药方高高兴兴地离开。他刚走没两分钟,丁秋楠就提着装满热水的搪瓷茶缸回来了,手里还拿着本《温病条辨》,显然是从阅览室借的。“陈大夫,病人走了?” 她把茶缸放到桌上,语气带着好奇。

“嗯,刚走。” 陈墨点点头,“你刚才借的书看完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丁秋楠赶紧坐到陈墨对面,翻开书本,指着其中一段:“陈大夫,这段‘湿温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胸闷不饥,苔白腻,脉濡缓’,我不太明白‘身热不扬’是什么意思,对应的治法应该是什么?”

陈墨接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身热不扬’就是摸上去觉得皮肤不热,但病人自己觉得浑身发烫,尤其是午后更明显,这是湿邪困脾导致的。治法应该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以用三仁汤加减,杏仁宣上焦肺气,白蔻仁畅中焦脾气,薏苡仁利下焦湿气,再配合滑石、通草清热利湿……”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脏腑图,标出湿热滞留的部位,帮助丁秋楠理解。

丁秋楠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笔飞快地动着,时不时还会提出疑问,陈墨都一一耐心解答。直到下班的广播响起,两人才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陈墨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医院食堂吃了晚饭 —— 食堂今晚做的是玉米糊糊和炒白菜,虽然简单,却管饱。他吃完饭后,慢慢往家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胡同里飘着家家户户做饭的香味,偶尔能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格外温馨。

刚走进四合院,就看见三大爷阎埠贵坐在他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个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什么,见陈墨进来,赶紧放下算盘,笑着打招呼:“小墨,下班啦?吃饭了没?”

“三大爷,吃过了,在医院食堂吃的。” 陈墨走过去,在他旁边的石头上坐下,“您这是算什么呢,这么认真?”

阎埠贵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道:“小墨,我听你大妈说,昨天你跟傻柱闹矛盾了?还把他一个手扔到院子里了?” 他眼神里满是好奇,显然是想打听清楚。

陈墨无奈地笑了笑:“就是点小误会,傻柱以为我跟一大爷吵架,冲动了点。没什么大事,您别听院里人瞎传。”

“误会就好,误会就好。” 阎埠贵嘿嘿笑着,又上下打量了陈墨一番,“没看出来啊,小墨你看着挺瘦,劲还不小!傻柱在院里可是出了名的力气大,你居然能一个手把他扔出去。”

“以前跟着师父走街串巷行医,经常要帮病人搬运东西,练出来的力气。” 陈墨随口解释道,不想过多纠缠这个话题。

两人又聊了会儿家常,阎埠贵一直在打听陈墨改造房子的事,想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比如让富老大顺便帮他家修补一下屋顶,又不想花钱。陈墨假装没听出来,岔开话题聊起了天气,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富老大背着个工具包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卷图纸。

“陈同志,我过来了!” 富老大笑着打招呼,眼神里带着期待 —— 他下午回去后,又跟老二、老三商量了一下改造方案,还特意把图纸改得更详细了,就怕陈墨不满意。

阎埠贵赶紧问道:“小墨,这位是?”

“这是富师傅,我找他帮我改造房子,今晚过来商量具体方案。” 陈墨站起身,对富老大笑道,“富师傅,咱们进屋里说,外面有点凉。”

富老大对阎埠贵点了点头,跟着陈墨进屋了。阎埠贵坐在原地,眼睛滴溜溜地转,心里琢磨着:“改造房子肯定要用到水泥、木料,说不定能让小墨帮我也弄点水泥,修补一下屋顶……”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决定等会儿找机会跟陈墨提提。

进屋后,陈墨先给富老大倒了杯热水,然后把桌子收拾干净,让他把图纸铺在上面。富老大的图纸是画在一张厚牛皮纸上的,用炭笔和铅笔标注得清清楚楚,连楼梯的坡度、二楼的高度都标得很详细。“陈同志,您看,这是一楼的布局,堂屋右边隔卫生间,里间分厨房和杂物间;这是二楼的布局,隔两个卧室,每个卧室都留个天窗,采光好。” 他指着图纸,一边比划一边讲解,“我跟我弟商量了,里间的地面得往下挖四五寸,不然二楼层高不够,人待在里面会觉得压抑。挖完之后,用石灰和沙子打底,再做防水,保证不返潮。”

陈墨仔细看着图纸,越看越满意 —— 富老大的方案比他预想的还周到,连卫生间的排水坡度、厨房的烟道位置都考虑到了。“富师傅,您考虑得真细致。” 他指着图纸上的天窗位置,“这个天窗的防水一定要做好,别下雨的时候漏水。还有二楼的地面,用厚木板铺,再铺层油毡防潮,您看可行吗?”

“可行!” 富老大连连点头,“天窗我们用双层玻璃,中间夹橡胶条,周围再用沥青密封,保证不漏水。二楼的木板用松木,结实耐用,铺之前先刷一遍防腐漆,能用十几年没问题。” 他顿了顿,又问道,“陈同志,您这地面准备怎么处理?是用水泥抹,还是用砖铺?”

“我想用水泥抹地面,又平整又好打扫。” 陈墨说道,“不过水泥我得自己想办法,您帮我算算,大概需要多少水泥?”

富老大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一圈,又用脚步量了量地面面积,嘴里念念有词:“堂屋大概 15 平米,里间 20 平米,卫生间 5 平米,一共 40 平米。抹 5 厘米厚的水泥,大概需要 20 袋水泥,每袋 100 斤,一共 2000 斤。不过您放心,沙子和碎石我们能弄来,不用您操心。”

陈墨点点头,心里有了底 —— 姐夫王建军在粮食局当副局长,认识物资局的人,应该能弄到水泥。“水泥的事我来解决,沙子、碎石、木料、砖头这些材料都包给您,您给我算个总价,还有工期和工钱。”

富老大在心里默算了一会儿,抬头说道:“材料方面,沙子、碎石、砖头、木料这些,一共需要 300 元。工期的话,我把老二、老三都叫来,再找两个熟练的师傅,人多干得快,半个月就能完工,最多 20 天您就能住进来。工钱的话,您给 50 元就行,不过中午您得管我们一顿饭,这是行里的规矩。”

陈墨想了想,自己这段时间要住医院宿舍,根本没地方做饭,不如多给点钱,让他们自己解决午饭。“富师傅,这样行不行?材料费 300 元,工钱 100 元,中午的饭钱我再给 50 元,一共 450 元,午饭你们自己解决,不用我管。您看这样合适吗?”

富老大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 —— 原本以为午饭要自己带,没想到陈墨还额外给 50 元饭钱,这单活算下来,能挣不少呢!他赶紧点头:“合适!太合适了!陈同志您放心,我们肯定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的,绝对不偷工减料!”

陈墨从抽屉里拿出一叠 “大黑拾”—— 这是他攒了半年的工资,一共 30 张,递给富老大:“这是 300 元材料费,您先拿着买材料。剩下的 150 元,等活干完了,我检查没问题,再一次性给您。”

富老大双手接过钱,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数了一遍,确认没错,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衣兜里,又拍了拍,生怕掉了。“陈同志您放心,明天中午我们就过来开工,保证按时完工!”

“好,那我明天中午在家等你们。” 陈墨送富老大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才转身回屋。他开始收拾自己要带到医院宿舍的东西 —— 几件换洗衣物、常用的书籍、脉枕和针灸包,还有那个装着百年野山参的紫檀木匣子,他特意把匣子放进一个旧布包里,藏在行李最下面,生怕被人发现。

收拾完东西,陈墨坐在桌前,看着墙上的日历,心里满是期待 —— 等房子改造好,隔出二楼,弄好厨房和卫生间,以后就能在自己的家里舒舒服服地生活了。他甚至开始琢磨,等丁秋楠进修结束,要是有机会,就跟她表白,说不定以后就能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组建自己的家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