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2章 养颜赠礼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第12章 养颜赠礼

作者:睡到几点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8:02:55

“嗨,哪儿能啊!” 陈墨笑着摆手,指了指桌上的玻璃小瓶和瓷罐,“跟姐你说好了的,哪能给别人?这不刚把药膏晾透装瓶,正琢磨明天休息给你送过去,你倒先来了。” 他把东西往陈琴面前推了推,指尖不小心碰到瓷罐,传来温润的触感 —— 这罐子还是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釉色虽旧,却很干净,专门用来装药膏。

陈琴拿起瓷罐,打开盖子,用指尖蘸了一点黑色药膏,在虎口处轻轻涂抹。药膏质地细腻,推开时没有颗粒感,还带着淡淡的杏仁香。她揉了揉虎口,抬头看向陈墨:“这药膏倒挺滋润,就是颜色黑乎乎的,抹脸上会不会像唱大戏的?”

“姐,您就放心吧!” 陈墨凑过去,指着她虎口处,“您看,吸收了就不黑了,还能提亮肤色。这是用珍珠粉和杏仁油熬的,珍珠粉得先磨成细粉,再用黄酒泡三天,不然不吸收;杏仁油是我自己榨的,比供销社卖的香油还纯。您用一个月,保证脸色比现在亮堂。” 他说起制药的过程,眼神里带着认真 —— 为了做这药膏,他前前后后试验了三次,第一次珍珠粉没磨细,药膏里有颗粒;第二次杏仁油榨糊了,带着苦味,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陈琴听得连连点头,又拿起玻璃小瓶,倒出一颗浅粉色的药丸:“这丸子每天晚上吃一颗?用温水送服就行?”

“对,温水送服,吃完别马上躺下,最好溜达五分钟,帮助消化。” 陈墨补充道,“这里面加了玫瑰花,不光能补气血,还能疏肝解郁 —— 您天天在街道办忙,难免有烦心事,吃这个正好。不过得记住,经期的时候别吃,等干净了再接着吃。”

“知道了,比你姐夫还啰嗦。” 陈琴笑着把药丸放回瓶里,连同瓷罐一起塞进帆布挎包,拉链拉到一半,又想起什么,“对了,你还没吃饭吧?跟我回家,你姐夫今天炖了排骨,让媛媛和家栋等着呢。”

陈墨揉了揉肩膀,语气带着疲惫:“姐,今天算了,产房抢救病人折腾半天,我有点累,想自己做点清淡的。您回去跟媛媛说,舅舅下次带她去公园玩。” 他话刚说完,突然一拍脑门,“哎,等一下!”

他快步走到橱柜前,柜门是老式的木头门,上面还贴着张褪色的 “福” 字。陈墨拉开柜门,借着柜门的遮挡,悄悄从空间里取出四串用牛皮纸包好的冰糖葫芦 —— 每串都裹着晶莹的糖壳,里面的山楂红彤彤的,还带着去核的小孔。他关上门,转身把冰糖葫芦递给陈琴:“这是给媛媛和家栋的,上次答应他们买的,您给带回去。跟媛媛说清楚,这是舅舅专门留的,别让她又说我说话不算数。”

陈琴接过冰糖葫芦,牛皮纸还带着点凉劲,她掂了掂:“你啊,就惯着他们俩!上次媛媛说要吃,你跑了三个供销社才买到。” 嘴上这么说,她还是把冰糖葫芦小心地放进挎包侧面的口袋里,生怕压坏了,“行,我回去就跟他们说,让他们等着下次跟你去公园。那你自己做饭别对付,多煮点饭,别总吃面条。”

“知道了姐,您放心吧。” 陈墨送她到门口,院子里的老槐树飘来阵阵花香,落在陈琴的肩膀上。三大爷阎埠贵还在树下的小马扎上坐着,手里拿着个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什么,见陈琴要走,赶紧放下算盘:“陈主任,这就走啊?不再坐会儿?小墨做的药膏您不用试试?”

“不了阎老师,家里还等着吃饭呢。” 陈琴笑着摆手,推起停在墙角的自行车 —— 那是辆 28 式的永久牌自行车,还是王建军去年评上先进工作者发的,车把上还缠着防滑的布条。她跨上车,又回头叮嘱陈墨:“记得做饭吃,别饿着!”

“知道啦!” 陈墨看着姐姐的自行车消失在胡同口,才转身回屋。

进了屋,陈墨先倒了杯热水,喝了一口暖暖身子。他走到灶台前,灶台是老式的砖砌灶台,旁边放着个铝锅 —— 这是他刚到北京时买的,锅底已经有点变形了。他打开米缸,里面还剩小半缸大米,是上次姐姐送来的;又从空间里取出一把挂面 —— 这是系统签到送的,比市面上卖的粗,煮出来更筋道。他想了想,又拿出几根青菜和两个鸡蛋,打算下碗青菜鸡蛋面,再窝两个荷包蛋,简单又顶饿。

刚把锅架到灶上,他突然想起今天还没签到。赶紧在心里默念 “签到”,眼前立刻出现一个半透明的面板,上面写着:“叮!签到成功!奖励:百年野山参一棵(约 98 克,已炮制)。”

陈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心脏 “砰砰” 直跳。他赶紧从空间里取出野山参 —— 那是一棵用红绸布包着的人参,打开红绸布,人参的形态完整,主根粗如拇指,须根细密,还带着淡淡的土腥味,参体上有明显的 “铁线纹”,这是百年野山参的特征。他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将近二两重,而且是炮制过脱水的,要是新鲜的,起码得有半斤多。

“好家伙!” 陈墨忍不住感叹,这可是救命的宝贝啊!在这个年代,别说是百年野山参,就是五十年的都很难见到,更别说这么大的一棵。他想起师父杨承和 —— 师父生前也有一棵五十年的野山参,只有指头那么大,却用它救了好几个危重病人。后来那棵参用完了,师父还遗憾地说,要是能有棵百年参,就能治更多疑难杂症了。

陈墨从衣柜顶上取下一个木匣子 —— 这是师父留给她的,匣子是紫檀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里面铺着一层软布,以前就是用来装那棵五十年野山参的。他小心翼翼地把百年野山参放进木匣子里,轻轻盖上盖子,又把木匣子放进衣柜最里面的格子里,还压了件厚棉袄,生怕被人发现。

平复了半天激动的心情,陈墨才重新回到灶台前。他往锅里加了水,等水开的功夫,把青菜洗干净,切成段;又把鸡蛋打到碗里,搅散。水开了,他把挂面下进去,用筷子搅了搅,防止粘锅底;等面条快煮好的时候,淋上蛋液,做成蛋花,再放进青菜,最后加了点盐和香油 —— 香油是上次姐夫送来的,他平时都舍不得用。

一碗热气腾腾的青菜鸡蛋面端上桌,面条筋道,鸡蛋鲜嫩,青菜翠绿,闻着就香。陈墨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一碗面吃了个精光,连汤都喝了大半。吃饱了,他感觉浑身都有劲了,之前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收拾好碗筷,陈墨走到大门口,院子里已经聚集了几个人 —— 三大爷阎埠贵、一大爷易忠海,还有几个邻居,正坐在槐树下抽烟聊天。陈墨也走过去,找了个小马扎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烟 —— 是前门牌的,还是上次陈向东送的,他平时不怎么抽,只有跟邻里聊天的时候才拿出来。

“小墨,今天怎么没去食堂吃饭?” 易忠海问道,他手里拿着个大蒲扇,慢慢扇着风。

“今天有点累,自己在家煮了碗面。” 陈墨笑着回答,给易忠海和阎埠贵各递了一根烟,又帮他们点上。

就在这时,何雨柱兴高采烈地走了过来,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手里还拿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着茶水。阎埠贵眼尖,先开口了:“傻柱,啥事这么高兴?是不是找到媳妇了?”

何雨柱嘿嘿一笑,把搪瓷缸子往石桌上一放,声音洪亮:“比找媳妇还高兴!今天厂里把我的厨师等级调到 9 级了,从下个月开始,工资就涨到 27 块 5 了!” 他说着,还得意地拍了拍胸脯 ——9 级工在厂里可是最高等级的工人,工资比一般的干部还高,整个轧钢厂没几个。

“哎哟!这可是大喜事啊!” 阎埠贵立刻凑过去,眼睛都亮了,“傻柱,你这涨了工资,是不是该请大家吃顿饭?比如去国营饭店点几个菜,让大家也沾沾你的喜气。” 他这话说得理直气壮,好像何雨柱不请客就对不起他似的。

旁边的邻居也跟着起哄:“是啊傻柱,请客请客!”

何雨柱乐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却故意装糊涂:“请客?行啊!等我下次休班,买二斤猪肉,在家炖了,请大家来吃!” 他心里清楚,阎埠贵是想让他去国营饭店请客,那得多花不少钱,还不如在家炖肉,又实在又省钱。

易忠海赶紧打圆场:“柱子,这是好事!快去后院跟老太太说说,老太太肯定高兴。雨水也在老太太那儿呢,刚才看你没回来,跟我们一起吃的饭。”

“哎,好!谢谢一大爷!” 何雨柱赶紧应着,跟众人打了个招呼就往后院跑 —— 再不走,阎埠贵肯定要缠着他,非让他去国营饭店不可。

“嘿,这个傻柱,跑的还真快!” 阎埠贵看着何雨柱的背影,撇了撇嘴,“涨了这么多工资,连顿像样的饭都不请,也太小气了。” 他嘴里念叨着,手里却把陈墨递的烟抽得津津有味。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天渐渐黑了下来,槐树上的知了也不叫了,只有路灯的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大家收拾好小马扎,准备各自回家。

陈墨起身的时候,看到易忠海的背影 —— 一大爷的背好像比以前更驼了,走路也慢了些。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喊道:“一大爷,您稍等一下!”

易忠海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疑惑:“小墨,怎么了?有事?”

“一大爷,您回家有事吗?一大妈在家吗?” 陈墨走到他面前,语气诚恳。

“没事,你一大妈应该在家呢,正缝衣服呢。” 易忠海笑了笑,“你找我们有事?”

“有点小事想跟您二位商量一下,” 陈墨顿了顿,斟酌着用词,“您先回去,我取点东西,随后就到。”

“行,那我跟你一大妈在家等你。” 易忠海点了点头,慢慢往家走。

陈墨回到屋里,先喝了杯热水,心里却在琢磨 —— 他记得上辈子看的剧里,一大爷和一大妈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一大爷后来费劲心思把何雨柱和秦淮茹撮合到一起,就是为了老了能有人养老。可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大爷不领养一个孩子呢?那个年代虽然领养手续麻烦,但也不是不行,总比指望别人养老靠谱。

他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小包自己做的芝麻糖 —— 是用芝麻和麦芽糖熬的,香甜可口,一大妈平时爱吃甜食。又把上次陈琴送来的白面馒头拿了两个,装进布包里,才锁上门往一大爷家走。

一大爷家就在前院,离他家不远,门口挂着个红灯笼,还是过年的时候挂的,现在有点褪色了。陈墨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一大爷,一大妈,我来了。”

门很快开了,一大妈笑着站在门口:“小墨来啦!快进来,外面凉。” 她穿着件蓝色的土布褂子,手里还拿着针线,显然是刚放下活计。

易忠海坐在桌边,桌上放着杯茶水,见陈墨进来,赶紧起身:“快坐,我给你倒杯水。”

陈墨把布包放在桌上,笑着说:“一大爷,一大妈,不用忙,我就是过来坐坐。这是我姐给我的芝麻糖,还有两个白面馒头,您二位尝尝。”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东西干啥。” 一大妈拿起芝麻糖,拆开包装纸,递给易忠海一块,“你尝尝,小墨姐做的糖就是好吃。”

易忠海咬了一口,点了点头:“嗯,香甜,比供销社卖的还好吃。小墨,你找我们有事,就直说吧。”

陈墨看着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一大爷,一大妈,我看您二位最近气色不太好,想给您俩号号脉,看看身体情况。要是有啥不舒服的,也能早点调理。” 他没直接提孩子的事,怕触到两人的伤心处,打算先号脉,看看是不是身体原因导致的不孕,再想办法帮忙。

一大妈愣了一下,随即眼睛红了:“小墨,谢谢你啊…… 我们俩这身体,也去医院看过,都说没啥大毛病,可就是……” 她说着,声音哽咽了,说不下去了。

易忠海拍了拍她的手,叹了口气:“是啊,去医院检查过好几次,都没查出啥问题。算了,不提这个了。小墨,你要是不忙,就给我们号号脉吧,看看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陈墨点了点头,先让一大妈伸出手,指尖搭在她的腕脉上 —— 脉细弱,气血不足,还有点肝郁。他又给易忠海号脉,脉沉缓,肾阳不足。他心里有了数,两人的身体确实有问题,不过不算严重,通过中药调理,应该能改善。

“一大爷,一大妈,您俩的身体没啥大问题,就是有点气血不足,肾阳亏虚。” 陈墨斟酌着说道,“我给您俩开个方子,调理一段时间,气色就能好起来。平时也别太劳累,一大爷您少干点重活,一大妈您也别总熬夜缝衣服。”

一大妈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哎,好,听你的。小墨,真是麻烦你了。”

“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 陈墨笑了笑,“我明天把方子写好给您送过来,药材我去中药房给您抓,您俩就等着喝药调理就行。”

又聊了一会儿,陈墨看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辞。走出一大爷家,夜色更浓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路灯的光在地上洒下长长的影子。陈墨想,要是能帮一大爷和一大妈调理好身体,说不定他们就能有自己的孩子,也不用再为养老的事操心了。他觉得,能帮到邻里,也是件挺有意义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