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79章 微妙的平衡,如履薄冰

洛阳城的春日,暖阳融融,万物复苏,但笼罩在福王府军工坊上空的空气,却仿佛凝结着一层无形的、越来越厚重的寒霜。

自那日李自成视察演武场、苏俊朗被迫婉拒大规模制造“神兵”的请求之后,一种极其微妙而危险的变化,如同无声的瘟疫,悄然蔓延开来。

苏俊朗的神经,早已被残酷的现实和潜在的危机磨砺得异常敏锐。

他几乎是立刻就捕捉到了那股来自权力顶峰的、冰冷刺骨的寒意。

以往,军工坊、医院、学堂的各项物资申请,只要理由充分、数额合理,经由刘宗敏那边过一道手,基本都能得到优先满足。

李自成对他的“技术奇思”虽未必全懂,却向来秉持着“有用就行”的实用主义态度,慷慨支持。

然而现在,情况截然不同了。

一份申请精铁用于打造新式燧发枪撞针的公文,被户曹以“库藏紧张,需统筹调配”为由打了回来,要求“详细列明用途、耗材明细、产出预期”,层层审批,拖延了足足五日才勉强拨付,数量还被削减了两成。

一批医院急需的止血消炎药材采购清单,被牛金星主管的部门反复质疑“用量过大”、“可有替代”,来回扯皮,险些耽误了伤兵的救治。

就连学堂申请一批最普通的笔墨纸张,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切”和“审核”。

这些看似“照章办事”的流程,背后透出的却是一种冰冷的、刻意为之的阻滞与疏远。

以往畅通无阻的渠道,如今布满了无形的荆棘。

李自成召见苏俊朗的次数明显减少。

即便偶尔在银安殿偏殿或因公事遇见,那位闯王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客套而程式化,眼神深处不再是往日那种带着欣赏和依赖的热切,而是多了一层难以捉摸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几句简单的问询后,便往往以“军师事务繁忙,且去忙吧”为由打发他离开,不再有推心置腹的交谈,更不再有对“新玩意”的好奇追问。

这种变化,无声无息,却重如千钧。

苏俊朗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被一点点地推出那个核心的权力圈层,一道无形的隔阂正在迅速形成。

牛金星那日的谗言,如同毒藤的种子,已然在李自成心中生根发芽,开始散发出猜忌的毒气。

危机已然临头,生存成了第一要务。

苏俊朗深知,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失去最高统治者的信任,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他这样手握“异术”、拥有独立体系、且刚刚“拒绝”过王命的人,一旦被彻底贴上“不可靠”的标签,下场将极其凄惨。

他必须立刻调整策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重新维系那根已然变得脆弱无比的信任之线。

他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一套极其谨慎的生存策略。

首先,是主动示好,展现价值与忠诚。

他暂时压下了对基因药剂稳定性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深远忧虑,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军工坊的常规武器生产上来。

他亲自督工,日夜赶工,将最新改进的一批燧发枪(射速和可靠性均有提升)和精心打造的五百套优质鳞甲、环锁铠,以“孝敬闯王,武装亲军”的名义,整批、无偿地优先装备给了李自成的中军亲卫营。

当刘宗敏带着这批焕然一新的精锐,盔明甲亮、火器精良地出现在校场上时,李自成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真心的笑容,对刘宗敏大为赞赏。

刘宗敏是个直肠子,得了好处不忘本,大大咧咧地在李自成面前给苏俊朗表功:

“闯王!

苏老弟可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先紧着咱们老营弟兄了!

这枪,这甲,没得说!”

这份实实在在的“孝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李自成因“神兵”被拒而产生的不快,至少表明苏俊朗在“常规领域”依旧尽心尽力,且懂得尊卑上下。

其次,是频繁汇报,透明化操作,削弱“藏私”印象。

苏俊朗一改以往埋头做事、不喜汇报的风格,变得“勤快”无比。

他事无巨细,几乎每日都会向李自成提交一份“工作简报”,内容涵盖军工生产进度、医院收治情况、学堂授课内容(经过严格筛选),甚至包括一些无关紧要的“技术难题”请教。

汇报中,他极其强调工作中的“困难”和“资源匮乏”,反复陈述“若非闯王洪福、将士用命,此事断难为之”,处处流露出对李自成支持的“依赖”和“感恩”。

这种近乎“表演”的过度汇报,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展示“透明”与“恭顺”,潜移默化地抵消牛金星“藏私”、“挟技”的指控,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依赖闯王、为闯王办事”的纯粹技术官僚,而非一个拥有独立资本和野心的潜在威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极致低调,深藏核心秘密。

对于“龙雀”项目,苏俊朗下达了最严厉的封口令,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

王栓子、张魁被严格限制在加固后的地下区域,日常饮食由绝对心腹专人配送,所有训练转为完全内循环,严禁与任何外界人员接触。

对于依旧被禁锢、状态极不稳定的陈远,更是加派了双岗看守,配备了强效(但危险)的镇静剂,确保万无一失。

苏俊朗本人也绝口不再提任何关于“力士”、“强化”的字眼,仿佛那日的演示从未发生过。

他将这个巨大的秘密和隐患,深深地埋藏了起来,如同埋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在这如履薄冰的艰难维系中,刘宗敏的态度,成了苏俊朗唯一能感到些许安慰的支撑。

这位粗豪的悍将,对苏俊朗的“神兵”计划兴趣不大,但他对军工坊源源不断产出的精良常规军械,以及医院高效救治伤兵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依旧会在李自成面前为苏俊朗说话,抱怨户曹和牛金星的人“拖后腿”、“不给好东西”,也会在苏俊朗遇到物资刁难时,直接带着亲兵去“理论”,用最直接的方式施加压力。

“苏老弟!

有啥难处跟老子说!

牛鼻子那帮人就会耍嘴皮子,老子看哪个敢卡咱们的脖子!”

刘宗敏拍着胸脯的保证,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苏俊朗心中唯有苦笑。

刘宗敏的支持,源于直接的利害关系和江湖义气,简单而有力,但他无法理解权力场中那些微妙而恶毒的猜忌与算计,更无法体会到苏俊朗此刻正行走在何等纤细脆弱的钢丝之上。

刘宗敏的保护,或许能解决一时的物资问题,却无法消除李自成心中那根越扎越深的毒刺。

日子,就在这种表面平静、内里惊涛骇浪的微妙平衡中,一天天过去。

苏俊朗周旋于军工坊、医院、学堂和银安殿之间,脸上挂着谦恭谨慎的笑容,应对着各种或明或暗的试探与刁难,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没有一刻敢放松。

他感觉自己仿佛一个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的人,手中握着沉重的平衡杆,一端是必须维持的技术体系和未来威胁,另一端是愈发猜忌的最高权力。

一阵微风,一句谗言,一次意外的失控,都可能让他失去平衡,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心力交瘁,如影随形。

他一方面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李自成名义上的支持和实际的资源来维持这个庞大体系的运行,并应对那远在关外、却日益迫近的巨大威胁;

另一方面,他又必须时刻警惕来自那最高宝座的、可能随时落下的冰冷目光和无情打击。

这种撕裂般的困境,几乎要将他压垮。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站在密室中,望着窗外洛阳城稀疏的灯火,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疲惫。

“这平衡…还能维持多久?”

他低声自问,声音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沉重。

答案,隐藏在深不可测的黑暗未来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